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奧古斯特威廉霍夫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奧古斯特威廉霍夫曼
原文名 August Wilhelm Hofmann
出生 1818年
吉森
逝世 1892年
國籍 德國
教育程度 吉森大學
職業 化學家、教授
知名作品 苯胺、苯、萘、蒽、甲苯、苯酚等


奧古斯特威廉霍夫曼德國化學家、政治活動家、教授,發明了苯胺等大量化學產品,[1]

求學

August Wilhelm Hofmann 1818一1892

霍夫曼1818年4月8生於德國的吉森, 18歲時進入吉森大學學習法律,但他最感興趣的課程不是法律,而是哲學,尤其是自然哲學。

在霍夫曼學習期間,吉森大學的李比希實驗室和李比希的講學、實驗吸引了許多學生聽課多霍夫曼就是這些聽講的學生之一。他被李比希的講課迷住了,決心放棄法律專業改學化學。霍夫曼找到李比希,說明了他的想法,同時又和校方進行了交涉。最終,霍夫曼戍了李比希的得意學生。

成就

苯胺

霍夫曼跟隨李比希所研究的第一個課題是"煤焦油中的鹼性物質",他經過反覆實驗,在1841年4月,以《關於煤焦油中有機鹼的化學研究》的論文,獲得了博士學位。由於霍夫曼實驗技術精湛,博學多才,思維敏捷,所以,1843年,被聘為李比希實驗室的助理。

1845年,霍大曼開始研究苯胺,並發現了用苯製取苯胺的方法,先用硝酸處理苯,在處理過程中,苯被硝酸硝化,形成硝基苯,然後,再用氫還原硝基苯,從而得到苯胺。當時所用的苯,主要從二苯乙醇酮樹脂中獲得,來源極少。霍夫曼試着從煤焦油低沸點部分製取,這個方法的成功,[2]

霍夫曼研究了大量的有機化合物,證明在有機化合物中,正電性的氫可以被負電性的氯敢代。他還製成了氯苯胺二氯苯胺三氯苯胺,苯胺的鹼性隨着氯原子的增加而逐漸減弱,三氯苯胺幾乎顯示出中性。這一研究成果,證明了取代學說,是對當時杜馬提出的理論的支持,但是,也並不排斥大化學家貝采里烏斯的電化二元說,它說明兩種理論都有不足之處,從而調和了杜馬和貝采刊烏斯的爭論。為此,巴黎藥學會授予他200法朗的獎金和一枚金質獎章。

英國皇家化學學院,霍夫曼有着良好的實驗條件,他的研究興趣也很廣泛。他早期研究苯胺及其化合物,發現苯胺、甲苯胺與氨有許多相似的地方。1850年,他把這一類有機化合物統統稱為"氨型有機物"。當時的化學界,人們習慣把複雜的有機物與簡單的無機物相類比,從而把有機物分為多種類型,化學史上把這種分類法叫做類型論,如把有機物分為氨型、水型。氫型等等。這種分類方法現在看來雖然不夠科學,但可以把複雜紛繁的有機化合物理出一個頭緒來。

染料

霍夫曼十分重視化學的應用研究,他把煤焦油的研究列為重點課題。隨着冶金和煤氣工業的發展,黑、粘、臭的煤焦油帶來了對環境的污染,這在當時工業發達的國家,已成了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在霍夫曼等化學家看來,煤焦油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化工原料。他和他的同事,從煤焦油中分離出苯、萘、蒽、甲苯、苯酚、苯胺等一系列的芳香族化合物,並研究了它們的應用。

霍夫曼經過研究,發現治療瘧疾的喹寧組成中包含了苯和苯胺,於是他設法與助手帕金合作,用氧化苯胺衍生物的辦法製取喹寧,"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喹寧沒有製成,卻制出了一種染料,這種美麗的紫色染料,叫做苯胺紫。後來帕金就辭去了學院的工作,創辦了專門生產苯胺紫的染料工廠。

1858年,霍夫曼用四氯化碳處理粗苯胺,成功地製取了鹼性品紅的紅色染料。1860年又製成了苯胺藍。他還發現,用乙基碘能合成三乙基鹼性品紅,用甲基碘可以合成三甲基鹼性品紅。霍夫曼合成的紫色染料在當時被稱為"霍夫曼紫"。此外,他還研究了苯胺綠等其他染料。

除了苯胺染料之外,霍夫曼還對鹼性藏紅和吲哚作過認真研究,製成了具有美麗藍色和黃色的喹啉染料,經過幾年努力,霍夫曼和其他化學家,合成了多種美麗的染料。1860年,倫敦國際博覽會上,這些彩色的染料,受到廣泛的稱讚,[3]

霍夫曼反應

霍夫曼還發現了二苯肼(1863年)、二苯胺(1864年)、異腈(1866年)、甲醛(1867年);研究了芥子油和芥子素,並發現了苯基芥子油;發現了用苛性鈉、鹵素與羧酸酰胺作用來製取胺的方法,[4]

職業

社會活動家

霍夫曼知識淵博、思維敏捷、待人熱情、為人正派,在倫敦贏得了許多朋友。他不僅是科學家,同時也是很有名望的社會活動家。工業界人士尊重他,政府當局對他的建議和忠告也非常重視,除了科學技術問題以外入關稅、食品管理、教育衛生,甚至審判的難題,政府官員都常來徵求他的意見,他也坦率地向他們提供諮詢服務。霍夫曼還多次被聘為國際博覽會的審查員,由於他在工作上認真負責,1867年,巴黎國際博覽會特別授予他10萬法郎的大獎。從1867年起,霍夫曼連續被選為倫敦化學會的外籍會員。

柏林大學化學教授

霍夫曼在英國度過了20個春秋,1865年回到德國,在柏林大學化學教授米希爾里希逝世後,霍夫曼接替了這個職位。任職後,他改建了柏林大學的化學實驗室,並在實驗室中為德國培養了一大批化學新秀。

1868年,在霍夫曼的倡導下,德國創辦了化學學會,他被推舉為第一任會長。此後,他的許多精力,都奉獻給了這個學會的組織工作,成功地組織了各種會議和學術活動。他還創辦和主編化學學會的刊物《化學年報》,該刊物很快成了歐洲最有影響的化學刊物之一;在這個刊物上,霍夫曼領導的研究室,共發表了889篇論文,其中150篇是他親自撰寫的。霍夫曼一生著述極多,除250篇論文以外,他還著有《現代化學概論》(1877年),此書被多次再版和重印,並被譯成多種外國文字。霍夫曼對化學史也有深入的研究,著有《柏林的煉金家和化學家》、《霍亨索倫家族保護下的一百年間的化學研究》。此外,他還為許多著名科學家寫了傳記,這些傳記匯集成三卷,在1899年出版,書名為《憶亡友》。霍夫曼很重視學術交流,特別是國際學術交流,除了創辦刊物進行資料交流以外,還經常組織學術會議,邀請外國學者參加,聘請外國著名專家擔任德國化學會會員,從而使德國化學會成了歐洲化學活動的中心之一。他的傑出工作,為德國化學研究、化工生產、化學人才培養做出了很大貢獻,促使德國在1870年以後約半個世紀的時間內,在化學化工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波恩大學講師

1845年,霍夫曼被聘為波恩大學講師,主講農藝化學。在波恩工作不到一年,霍夫曼就被英國皇家化學學院聘為教授,他任這個教職將近20年,一直到1864年。霍夫曼在英國工作期間,努力促進英國化學教育的發展,他培養出一大批教授和專家,如,第一個合成苯胺染料的帕金、分析化學家克魯克斯、分離出甲苯的曼斯菲爾德、火藥專家阿貝爾等。

本段辭世

霍夫曼於1892年5月5日逝世、臨終前還在工作。那天的上午他做了學術報告,下午在學院審查了兩個學生的學術論文,晚上在家中招待了幾位來訪的客人。臨睡前,他突然覺得不適,當醫生趕來時,他呼吸急促,面色蒼白。也許知道自己不行了,他艱難地向助手述說了應撰寫的最後一篇論文。當晚,他就停止了呼吸。霍夫曼去世時,享年74歲。他的逝世,給科學界帶來了巨大的悲哀。德國化學會為了紀念霍夫曼,把他們的會址命名為[5]

文獻參考

  1. 被譽為「霍夫曼反應」
  2. 為煤焦油的綜合利用開闢了道路。
  3. 霍夫曼也因此獲得了極高的榮譽。
  4. 這種方法被稱為"霍夫曼反應"。
  5. "霍夫曼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