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安德鎮是成都市郫都區下轄鎮,位於成都平原腹心地帶,成灌高速、國道317線、溫彭快速通道的交匯處,西靠都江堰風景名勝區,屬成都市「半小時經濟圈」範圍。

安德鎮被譽為「川西工貿重鎮」,迄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其得名源於下場石碑上鐫刻的「安平德正」四字,意為一方土地平安,人民品德純正。安德鎮自古以來它就是川西平原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享有「旱碼頭」之美譽。[1]

目錄

鄉鎮簡介

安德鎮圍繞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安德鎮在農業發展上突出產業化這個核心,狠抓重點區域、重點項目依託川菜產業化基地帶動,發展特色產業,提升競爭能力,幫助農民從粗放型生產的低效益循環中解放出來。在大批川菜餐飲企業落戶川菜產業化基地後,以珍稀食用菌、蔬菜、韭菜等基地建設為依託強力推進,帶動安德鎮及周邊地區形成10000畝的川菜加工原輔料生產基地,農業產業聚集效應初步成形。在深化農村經營體制改革中,組建了郫縣食用菌營銷聯合體(合作社)、京韓四季蔬菜合作社和廣福韭菜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帶基地的形式加速了農產品種植技術的研發、創新和推廣,推進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在產業發展定位上,抓住「郫縣豆瓣」這一特色品牌優勢,集中打造「中國川菜產業化基地」,此基地成為我國首批以地方菜係為核心,行業協會為紐帶,並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相關開發商聯合開發建設,聯合相關品牌企業,涵蓋聚合相關各上下游產業企業和相關輔助產業與服務的特色產業集群,使之建設成為川菜餐飲企業的原輔料加工配送基地、現代川菜餐飲企業的服務培訓基地和現代川菜餐飲企業連鎖化品牌展示基地的特色經濟。

農業產業

安德鎮依託川菜產業化基地,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突出重點區域、重點項目,探索出企業、大戶推動農業產業化工作方式,大力發展蔬菜、珍稀食用菌、韭菜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推動農業集約化發展。截止目前,已建成食用菌基地1000餘畝、廣福韭菜1470.3畝種植基地和規範化、集約化的中國川菜產業化基地配套種植基地3800餘畝。「珍稀食用菌合作社、川菜產業化基地蔬菜種植合作社、廣福韭菜生產合作社」等農村專合組織的建立,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加速了農產品種植技術的研發、創新和推廣,進而提高了土地的產業率和收益率,把農田變成了「第一車間」,廣大農民成為延長產業鏈中的車間工人。目前,川菜產業化基地已帶動周邊地區形成近萬畝川菜加工原料種植基地,農業產業聚集效應初步呈現。

安德鎮鼓勵農業產業化企業到農村從事土地經營開發,建立規模化農業生產基地,對租用土地30畝以上的經營戶給予100元/畝的租金補貼,有效促進了農村土地流轉,提高了土地節約水平。目前,全鎮土地規模流轉面積達13000畝,占耕地總面積的43%,流轉後每畝土地平均年收益達2000元。

工業立鎮

安德鎮被確定為全市優先發展重點鎮後,按照科學定位、培育優勢主導產業的思路,堅持把做大做強工業作為加快優先發展重點鎮的突破口,把工業向園區集中作為推進「三個集中」的核心,工業集中發展區建設取得明顯實效。在產業定位上,抓住「郫縣豆瓣」這一特色歷史品牌優勢,按照錯位發展思路,集中打造「中國川菜產業化基地」,聚集發展以川菜原輔料、調味品、川菜製成品及其配套設備加工為主導的特色產業。同時,針對川菜餐飲行業的連鎖、擴張化趨勢,強化產業諮詢、人員培訓、人才輸出等相關產業配套功能。目前,已初步形成基地標準化生產、產品精細化研發、企業專業化加工、市場規模化配送的完整產業鏈,影響力與日俱增。截止2007年底共引進川菜產業化及其相關項目56餘個,投資總額達到25.38億元,到位資金14.19億元,建成投產27個。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6個,實現了安德沒有上億元投資項目的重大突破。通過招大引強,進一步強化了川菜產業支撐,推動了城市化進程,帶動農業產業化和第三產業發展,形成了一、二、三產業互動發展的良好局面。[2]

特色產業

安德鎮位於成都西部的郫都區國家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區內,擁有良好的區位和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再加上流經域內的走馬河與徐堰河是都江堰的主要支流,擁有良好的水資源與溫和的氣候條件,該區域是食品生產和加工的寶地,具備了發展特色型規模化的食品生產加工的自然環境條件。川菜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其底蘊十分深厚。早在1000多年前,西晉文學家左思所著《蜀都賦》有云:「金壘中坐,餚隔四陳、觴以清酊,鮮以紫鱗」的描述。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將巴蜀飲食加以歸結,為「尚滋味」,「好辛香」。唐宋時期,川菜更為膾炙人口。詩人陸游曾有「玉食峨眉木耳,金齏丙穴魚」的詩句讚美川菜。杜甫則以「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的詩句高度概括、讚美巴蜀美酒佳肴。川菜作為中華八大菜系之首,其味、香、色、形均得到世人的肯定。

這些均歸結其使用的佐料,而這些佐料的「魂魄」——郫縣豆瓣的故鄉就在郫都區安德鎮。2005年,安德鎮被成都市委、市政府確定為「優先發展重點鎮」,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為認真實施「三個集中」,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必須構建產業支撐。安德提出了緊密圍繞傳統商貿基礎和豆瓣加工優勢,在安德鎮打造中國川菜產業化基地的發展思路:通過包括川菜的原、輔料供應到菜品標準化制定、廚師培訓等各個環節的建設和培育,為全國的川菜企業提供包括上游原材料供應到終端產品認證等各個環節的服務。在輔料供應環節,他們一方面培育壯大原有的輔料(如豆瓣、山珍精等)加工業的生產規模,另一方面,發揮傳統商貿優勢,把郫縣安德鎮建設成為川菜原料輔料集散地。川菜產業化基地由安德鎮負責建設,國家商務部經過調研,建議將這裡命名為「中國川菜產業化基地」,這也是中國惟一的川菜工業園。

川菜產業化基地的建設,吸引了成都一流的餐飲企業和食品企業紛紛入駐,而這些企業又吸引了更多的餐飲食品企業的「物以類聚」。隨着入駐企業的增多,有效地帶動了農民的增收致富。安德鎮在郫都區的地位日顯重要。川菜產業化基地正式成為現代工業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目標是把川菜基地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都叫響的品牌!」高建倫書記談到。在園區管理調整之後,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川菜產業化基地就敲定了4個項目,總投資近2億元。安德鎮籌備着聯手西部高級職業中學,培訓餐飲企業大堂經理以下的工作人員,如點菜師、餐廳服務員等,以及農業產品加工企業中的產業工人,計劃每年培訓3000人。與此同時,鎮上又邀請來西南交大的大學生,對城鎮的風貌改造進行摸底。安德鎮和四川飯店與餐飲行業協會及其旗下知名餐飲企業的攜手合作,將是一次優勢互補、互惠雙贏的合作,雙方的合作必將推動川菜的產業化發展,推動安德鎮的發展。特色安德將創造出特色的產業,特色的產業將創造出美麗的奇蹟。[3]

小城鎮建設

安德鎮加強基礎設施配套。按照「舊城改造出新貌,環境建設見成效」的要求,實施317線舊城片區拆遷改造和317線城鎮兩側風貌整治。目前,已投入資金5000萬元,完成了2.1萬平方米舊城拆遷和8.3萬平方米城鎮風貌整治;新增城市雨污管網長度24.63公里;建成沼氣池和化糞池共10790立方米,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約為85%;全鎮城區道路面積共計635300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為23.57平方米;新增城市道路面積463232.4平方米,其中2005年完成205110平方米,2006年完成180129.5平方米,2007年新增77992.9平方米;全鎮綠地面積126.4萬平方米,綠地率達35.1%;全鎮城鎮常住人口為26950人;城鎮建成區面積由0.8平方公里增至3.6平方公里。投資1870萬元,完成1250平方米的安德社區休閒文化活動中心、占地230畝的安德活水公園和安德客運站建設;完成新建110KV變電站規劃選址;預計總投資2900萬元、日處理污水近期1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廠已開始進行施工總承包招標;投入資金270萬元,完成餐飲休閒步行一條街拆遷工作,完成休閒街800米雨污管網、水、電、氣、光纖等基礎設施建設,一期建成面積3600m2。

2004年以來,先後投資720萬元啟動國道317線兩側及以南舊城改造。完成安德糧站舊城房屋拆遷建設,共計新建房屋面積達7230平方米。德興苑農民集中安置小區,已建成8.5萬平方米,實現400人拆遷農民安置;舊城改造居民安置房工程,已建成建築面積53830平方米。安德鎮首個房地產項目—蜀郡•杜鵑城,已建成5.8萬平方米;園區配套工程天府•上河居正式啟動,已建成5萬平多方米。

安德鎮加快推進以天府商貿城為龍頭的市場建設,培育壯大物流商貿產業支柱。投資5000萬元,占地80畝的天府商貿城一、二期工程已建成投運,商家入駐率達80%以上,年交易額達6億元以上,商貿城已被命名為省、市兩級民族商貿市場。2005年結合舊城改造,投入資金300萬元,已建成占地50畝的安德生產資料交易市場。同時通過實施「校園」經濟,快速聚集人氣和商機,為城鎮經營建設開闢了新的空間。西華大學動漫學院、內江鐵路機械學校先後落戶安德,投資1800萬元的兩所九年制標準化學校建設全面完成。

安德鎮通過提高城管規範化和市場化運作水平,城市管理逐步由粗放型向精細化管理過渡,城管質量明顯提高。工業園區及城區主幹道路燈實現全面亮化;城區街道清掃保潔、全鎮垃圾轉運、農貿市場及蔬菜批發市場、綠化帶委託給專業公司管護,實行市場化管理。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城鎮管理工作成效顯著,在全市城管工作考核中名列前茅,並順利通過市級衛生城鎮檢查驗收工作。通過經營建設城鎮,城市價值得到迅速提升,城鎮經營性用地價格由2004年的10萬元/畝上升到目前的25萬元/畝左右。[4]

榮譽稱號

安德鎮先後被授予2007年中國食品安全年會示範鎮榮譽、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成都市政治思想工作先進集體、市級文明鎮、市級衛生集鎮、教育強鎮、雙擁工作先進鎮、村民自治示範鎮等省市級專項目標和縣委、政府各項榮譽80多個。同時被省市定為「四川省安德民族工業園區」、「四川省安德民族貿易市場」、「成都市安德民族工業園區」、「成都市安德民族貿易市場」。成都市成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2017年10月,成都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小鎮名單公布,安德鎮入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