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宋史·米信傳出自《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1]

目錄

原文

米信,舊名海進,本奚族,少勇悍,以善射聞。周祖即位,隸護聖軍。從世宗征高平,以功遷龍捷散都頭。太祖總禁兵以信隸麾下得給使左右遂委心焉改名信署牙校及世宗即位補殿前指揮使遷直長平揚州日,信執弓矢侍上側,有游騎將迫乘輿,射之,一發而斃。後遷內殿直指揮使。太祖受禪,從征太原,為行營馬步軍指揮使,與田重進分督行營諸軍。並人潛師來犯,信擊敗之,殺其將裴正。并州平,遂移兵攻范陽。師還,以功擢保順軍節度使。時信族屬多在塞外。會其兄子全自朔州奮身來歸,俾乘傳詣代州,伺間迎致其親屬。既而全宿留逾年,邊境斥候嚴,競不能致。

信慷慨嘆日:「吾聞忠孝不兩立,方思以身徇國,安能復顧親戚哉!」北望號慟,戒子侄勿復言。雍熙三年,征幽薊,信為幽州西北道行營馬步軍都部署,敗契丹於新城。契丹率眾復來戰,王師稍卻,信獨以麾下龍衛卒三百禦敵,敵圍之數重,矢下如雨,信射中數人,麾下士多死。會暮,信持大刀,率從騎大呼,殺數十人,敵遂小卻,信以百餘騎突圍得免。坐失律,議當死,詔特原之,責授右屯衛大將軍。明年,復授彰武軍節度。端拱二年,改鎮橫海軍。信不知書,上命何承矩為之副,以決州事。及承矩領護屯田,信遂專恣不法,軍人宴犒甚薄,嘗私市絹附上計吏,稱官物以免關征,上廉知之。四年,召為右武衛上將軍。明年,判左右金吾街仗事。未逾月,吏卒以無罪被捶撻者甚眾,又強市人物。競為人所告。下御史鞫之,信具伏,獄未上而卒,年六十七。 (選自《宋史·米信傳》,有刪改)

譯文

米信原名海進,本來是奚族人,年輕時勇悍,以擅射聞名。周太祖即皇帝位後,把他編在護聖軍。跟隨世宗征代高平,因戰功升任龍捷散都頭。宋太祖統領禁兵時,把米信收用在軍中,得以追隨左右,於是成為太祖心腹,改名信,署任為牙校。周世宗即皇帝位後,補任他為殿前指揮使,升任直長。平定揚州時,米信執弓箭侍奉在太祖身邊,有一個散騎兵將接近皇帝車駕,米信一箭射去,一發而射死對方。後來升任內殿直指揮使。太宗即皇帝位,米信跟從他征伐太原,被任命為行營馬步軍指揮使,與田重進分別督率行營諸軍。并州人軍隊秘密地來進攻,米信打敗了他們,殺死敵將裴 正。并州平定後,於是移兵進攻范陽。部隊回師後,因戰功提升為保順軍節度使。當時米信的宗族親屬們都在塞外,恰逢他哥哥的兒子米全從朔州奮不顧身跑來歸附他,他讓米全乘驛車到代州,等待機會把親屬接來。

後來米全住了一年,邊境警戒很嚴,竟然不能迎其親屬。米信慨嘆說:「我聽說忠孝不兩立,現在正想以身殉國,怎能顧及親戚呢!」向北面痛哭,誡令子侄們不要再提這件事。雍熙三年,征伐幽薊,米信為幽州西北道行營馬步軍都部署,在新城打敗契丹軍隊。契丹率領部隊又來進攻,宋軍逐漸退卻,米信獨以部下龍衛卒三百人抗禦敵軍,敵軍把他們重重包圍起來,箭如雨下,米信射中幾名敵兵,部下士卒大多戰死。到天黑,米信手持大刀,率領跟從的騎兵大聲吶喊,殺死幾十名敵人,敵軍才略微退卻,米信指揮百餘騎兵突圍得以免死。米信因為違反軍律獲罪,被判死罪,皇帝特地下詔原諒他,貶任右屯衛大將軍。

第二年,又授任彰武軍節度使。端拱二年,改任橫海軍節度使。米信不識字,皇上命令何承矩給他做副手,處理州中政事。承矩兼管屯田時,米信就專斷放肆不遵法度,宴請犒勞軍人非常刻薄,曾經私人買絹時,向主管計稅的官吏謊稱是官府購買逃避關稅,皇上查訪得知這些情況。端拱四年,召他入朝任右武衛上將軍。第二年,任判左右金吾街仗事。不滿一月,吏卒無罪被他鞭打的很多,強行購買人口和貨物,最後被人告發。皇帝把他送給御史審訊,米信供認。案情還未上報他就去世,終年六十七歲。[2]

作者簡介

蔑里乞・脫脫

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至正三年(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3]

阿爾拉·阿魯圖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繼脫脫之後,主持了纂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條格》等工作,特別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爾拉·阿魯圖主持的。阿爾拉·阿魯圖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時間上是相當倉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儘管如此,《宋史》仍為極其重要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阿爾拉·阿魯圖功不可沒[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