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宋史·蔡齊傳出自《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1]

目錄

原文

蔡齊,字子思,其先洛陽人也。曾祖綰,為萊州膠水令,因家焉。齊少孤,依外家劉氏。舉進士第一。儀狀俊偉,舉止端重,真宗見之,顧宰相寇準曰:「得人矣。」詔金吾給七騶,傳呼以寵之。狀元給騶,自齊始也。錢惟演守河陽,請曲賜鎮兵錢,章獻太后將許之。齊曰:「上新即位,惟演外戚,請偏賞以示私思,不可許。」遂劾奏惟演。太后大出金修景德寺,遣內待羅崇勛主之,命齊為文記之。崇勛陰使人誘齊曰:「趣為記,當得參知政事矣。」齊久之不上,崇勛讒之,罷為龍圖閣學士、知河南府。


太后崩,遺詔以楊太妃為皇太后,同裁製軍國事。閣門趣百官賀,齊使台吏毋追班,乃入白執政曰:「上春秋富,習知天下情偽,今始親政事,豈宜使女後相踵稱制乎?」有飛語傳荊王元儼為天下兵馬都元帥者,捕得系獄,連逮甚眾。帝怒,使齊按問之。齊曰:「此小人無知,不足治,且無以安荊王。」帝悟,遽釋之。蜀大姓王齊雄坐殺人除名。齊雄,太后姻家,未更赦,復官。齊曰:「果如此,法撓矣!」明日,入奏事曰:「齊雄恃勢殺人,不死,又亟授以官,是以恩廢法也。」 帝曰:「降一等與官可乎?」齊曰:「以恩廢法,如朝廷何!」帝勉從之,乃抵齊雄罪。契丹祭天於幽州以兵屯境上輔臣欲調兵備邊與齊迭議帝前齊畫三策料契丹必不叛盟尋出知潁州卒年五十二,贈兵部尚書,諡曰文忠。潁人見其故吏朱宩會喪,就號泣思之。齊方重有風采,性謙退,不妄言。有善未嘗自伐。丁謂秉政,欲齊附己,齊終不往。少與徐人劉顏善,顏罪廢,齊上其書數十萬言,得復官。顏卒,又以女妻其子庠。所薦龐籍、楊偕、劉隨、段少連,後率為名臣。 (節選自《宋史・蔡齊傳》)

譯文

蔡齊字子思,他祖上是洛陽人。他曾祖父蔡綰,做萊州膠水縣令,因而就在那裡安家。蔡齊少時便成為孤兒,依附外祖父劉氏家長大。考中進士第一。蔡齊生得儀表俊偉,舉止端莊,真宗見了,回頭對寇準說:「得到合適的人才啦。」並下詔金吾儀仗給七馬騎從,沿途傳呼來顯示尊寵。狀元給以騎從,從蔡齊開始。錢惟演鎮守河陽,奏請特別賞賜鎮兵錢,章獻太后將要答應這件事。蔡齊說:「皇上剛即位,錢惟演是外戚,奏請偏賞以顯示私恩,不可答應。」於是上奏彈劾錢惟演。太后大出資金修景德寺,派遣內侍羅崇勛主持,命蔡齊作文記述此事。羅崇勛暗中派人引誘蔡齊說:「趕快作記,就可以得到參知政事了。」

蔡齊久久不獻上記文,羅崇勛就進讒言,將蔡齊罷為龍圖閣學士、出知河南府。太后去世,遺誥讓楊太妃作皇太后,與皇帝共同掌管軍國大事。百官都到皇宮側門朝賀,蔡齊卻要求下屬官吏不要去湊熱鬧,併入見執政者說:「皇上風華正茂,熟知天下政事,現在才開始親理政事,難道可以讓女後相接執掌國政嗎?」有謠言流傳說荊王元儼擔任天下兵馬都元帥的人,被逮捕入獄,並且連捕了許多人。皇帝發怒,讓蔡齊審訊懲處。蔡齊說:「這不過是小人無知,不值得處治,而且處治了又拿什麼去安撫荊王。」皇帝醒悟,並立即命令將被捕者釋放。蜀地大姓王齊雄犯了殺人罪被罷職除名,齊雄,是太后的姻親,未經赦免,便恢復官職。

蔡齊說:「如果這樣,那豈不歪曲擾亂了法律!」第二天,入朝奏事時說:「齊雄仗勢殺人,不僅不死,又很快授給官職,這是因為私恩而破壞法律。」皇帝說:「降他一等給他小一點的官可以嗎?」蔡齊說:「若如此以恩廢法,那讓朝廷以後怎麼辦!」皇帝只好勉強聽從,讓齊雄抵罪。契丹到幽州去祭天,並在邊境上屯兵。朝中輔臣要調兵備戰於邊境,輔臣與蔡齊輪番在皇帝面前獻策建議,蔡齊獻三策,料定契丹不會背叛盟約。不久又出知潁州,後去世,享年五十二,贈兵部尚書,諡號文忠。後來穎州的百姓看見蔡齊原來的下屬官吏朱寀去參加喪禮,仍然痛哭思念蔡齊。蔡齊莊重而有風采,性格謙遜退讓,從不妄言。有善行從不自誇。丁謂執政,想要蔡齊依附自己,蔡齊最終也沒有如他所願。年少時與徐人劉顏友好,劉顏因罪被罷官,蔡齊為其上書洋洋數十萬言,終使劉顏得以復官。劉顏去世,蔡齊又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的兒子劉庠。蔡齊一生所舉薦的龐籍、楊偕、劉隨、段少連,後來相繼成為一代名臣。 [2]

作者簡介

蔑里乞・脫脫

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至正三年(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3]

阿爾拉·阿魯圖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繼脫脫之後,主持了纂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條格》等工作,特別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爾拉·阿魯圖主持的。阿爾拉·阿魯圖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時間上是相當倉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儘管如此,《宋史》仍為極其重要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阿爾拉·阿魯圖功不可沒[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