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官倉鎮(四川金堂縣官倉鎮)

官倉鎮(四川金堂縣官倉鎮)隸屬於四川省金堂縣,地處金堂縣、德陽市、廣漢市三市縣交界處,以境內歷代設官府糧倉而得名。位於金堂縣城北10公里,距成都50公里,已融入成都市「一小時經濟圈」。全鎮平壩、丘陵、山區兼有。幅員面積37.25平方公里,2004年耕地面積1.9萬畝。2004年總人口為2.4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3萬人,非農業人口0.16萬人;鎮人口生育率96.5%,出生率6.7%。

2018年7月3日,農業農村部公布「前六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監測合格名單」,官倉鎮在列。[1]

[]

目錄

投資環境

  官倉鎮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農業優勢、旅遊優勢和政策優勢: 1、區位優勢

  官倉鎮 位於金堂縣城以北10公里,距成都50公里,已融入成都市「一小時經濟圈」。和德陽、廣漢交界,素有「黃金三角」之稱,人流,物流較為繁榮。

  2、農業優勢

  全鎮優質伏季水果面積達1800畝,糧經比例2.5:7.5,鎮內「中日友好柑橘園」占地上千畝,紅旗水庫常年用於灌溉,白馬泉村蘿蔔、鵝蛋山的甘蔗等土特產享譽全川。蔬菜複種面積28000畝,2002年獲得四川省農牧廳命名的「優質無公害蔬菜基地」稱號。

  3、旅遊優勢

  官倉鎮的「白馬湧泉」市金堂縣著名的八大景點之一,該湧泉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以及豐富的地熱資源,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現已投入資金上千萬元,完成了前期勘探以及配套的基礎設施。

  4、政策優勢

  官倉鎮制定和完善了農業、工業、及其他產業政策優惠條件,可享受金堂縣制定的各種優惠政策。對在鎮內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生態觀光業、農業水利基礎建設項目及農業科技項目開發、興辦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和集中經營農業用地的投資商及農村致富帶頭人等,都制定了各種優惠政策;對取得國家、省、市龍頭企業稱號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建設開發旅遊項目(遊樂項目、景點建設、賓館建設)的新辦旅遊企業等,也享受相應的各種優惠政策。

內設機構

城鄉管理辦公室   負責城鄉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環境保護的指導、監督、管理工作;負責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指導、監督、管理工作;負責土地保護工作;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財經管理辦公室   負責鎮(公司)、村、組的財務收支、財產管理、財務監督工作;負責企業服務、稅收征管工作;負責協稅護稅、對上爭取工作;負責、財務統計工作;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黨委行政辦公室   負責機關日常事務的協調管理工作;負責辦文、辦會、後勤服務工作;負責機關、村(社區)目標工作;負責機關、直屬單位組織、紀檢、宣傳、人事、保密工作,以及人民團體、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城鄉統籌辦公室   負責農村「四大基礎工程」建設的相關工作;負責農業經濟發展、商業流通的規劃、協調和服務工作;負責蔬菜市場的開發、營銷、管理工作;負責林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防汛管理工作;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榮譽記錄

2018年7月3日,農業農村部公布「前六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監測合格名單」,官倉鎮在列。

歷史沿革

  清乾隆時改名中孚場。民國24年(1935),於此建置官倉鎮聯保。以境內歷代設官倉而得名。民國29年建置為官倉鄉。解放後仍名官倉鄉。1953年6月分置新合鄉。1954年4月撤銷新合鄉歸還本鄉土地。1958年10月改置為官倉人民公社。1984年3月仍名官倉鄉。鄉域東與鹽井鄉、南與棲賢鄉和趙鎮、西與清江鄉、北與廣漢市松林鄉相鄰。轄有蓮花、七道溝馮家林鳳凰干堰塘、白馬、安家、虎形、盤海店、順河、新安、新合、方家橋、鵝蛋山、將軍、爪龍溪16個行政村,132個組。

經濟建設

  官倉鎮種植業以蔬菜、水果、糧油為主,養殖業以生豬、黑山羊、小家禽為主。2005年地區生產總值23296萬元,人均GDP0.95萬元。全年財政收入112.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00元。

  官倉場鎮位於官倉鎮偏西方向,是官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場鎮內有初級中學一所,小學一所,衛生院一所。有線電視、寬帶網絡、移動、聯通機站覆蓋全鎮,水電氣三通。

  鄉境地處龍泉山脈中段支脈山區,綿遠河從境西流過,有支流爪龍溪經本鄉南流入該河。地勢東高西低。山、壩、丘陵相間。建有紅旗水庫。有公路穿境通往廣漢、德陽等市。農業主產玉米、小麥、紅苕等,為縣柑橘及其他四季水果、油菜籽、甘蔗、花生、沙石的主產區之一,其中紅甘蔗以皮脆味甜為本鄉特產。境內建有中日友好柑橘園。該鄉也是鄉鎮企業的建材砂石生產基地。

氣候特徵

  官倉鎮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7度,雨量充沛,日照偏多,四季分明

  。

自然資源

  官倉鎮是平壩、丘陵、山區兼有的農業大鎮。位於北河(綿遠河)上游,屬金堂縣城的取水區。壩區沿河有豐富的沙石資源,其顆粒級配良好,含鐵量極低,是建築、制水工藝的理想材料。

  平壩的土壤以衝擊土為主,適合種植各種蔬菜,是理想的綠色蔬菜基地;丘陵地區土壤屬紫色土壤,土壤成分適合種植柚類、柑橘和各類伏季水果;鵝蛋山區由於特殊的小區氣候和含有特殊礦物質的微酸性土壤等獨特條件,種植的甘蔗脆甜皮薄,享譽川西。鵝蛋山「中日友好柑橘園」出產的名優臍橙量大質優,成都、重慶、上海等城市各大型超市均設立了銷售專櫃。

  省級重點重點水利工程紅旗水庫,蓄水量達1127立方米,具有很大的旅遊開發價值。

  官倉境內有「川西第一泉」美譽的白馬氡溫泉,日自溢水1.4萬立方米,四季自流,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是上乘的保健醫療用水。獨具開發開發價值。

社會事業

  全鎮已形成了場鎮、行政村和居民點三級自上而下的體系結構,場鎮為全鎮結構的中心,整個村鎮體系呈放射狀。轄葉家店、雙鳳、白馬泉、紅旗、雙新、鵝蛋山和柿子樹7各村民委員會(含132各村民小組)和位於場鎮的中孚社區

  。官倉鎮現有職能機構部門12各,包括黨政辦、經濟發展辦、社會事務辦、科教文衛與計劃生育辦和財政所等部門,通過政府、中小學、衛生院、信用社、糧站、畜牧站、農機站等鎮一級社會服務機構和設施來體現其職能。

基礎設施

  (一)交通設施現狀鎮域內 交通便捷,現有縣級公路趙官路官倉段全長2.9公里,屬三級水泥路面,並有3路公交車(趙鎮---官倉)通行,同時以官倉場鎮交通為發展中心,2004年底,全鎮前面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瀝青路),「村村通」道路總長67公里,結合現狀道路形成聯結各村的樹狀路網,進一步改善了村與村及相鄰鄉鎮的交通樞紐。

  在場鎮內。已建成中孚街、蒼松街、圍城路、安家街等街道完善了路燈、綠化、底下管網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街道總長3200米,房屋面積4.3萬平方米,商業鋪面470間。

  (二)水利設施現狀

  省級重點水利工程紅旗水庫,蓄水量達1127萬立方米,其中官倉段的渠系長度16500米,壩區溝渠長度約位29000米,鎮內泵站108個水利設施能滿足全鎮生活需要。

  (三)給排水設施現狀

  現有自來水廠一座,日供水550噸,能滿足場鎮的生產和生活用水需要。城鎮已建成的道路均敷設雨水管道,通過地面溝渠排入爪龍溪。

  (四)燃氣設施現狀

  「黃--金」天然氣輸氣管道穿境而過,在距場鎮2000米的雙鳳村設有配氣站一座,接入中孚社區倉松街延伸至官倉鎮加油站,並接入白馬泉。整個場鎮的天然氣管網已形成。

  (五)郵電通訊設施現狀

  鎮內有郵電通訊大樓一座,並建有小靈通機站聯通網站、移動網站覆蓋全境,現有郵電所、電信代辦點各一個。已安裝電話1550門,平均16人一部電話,實現了村村通電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