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魯諾·瓦爾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布魯諾·瓦爾特
原文名 Bruno·Walter
出生 1876年9月15日
德國柏林
逝世 1962年2月17日
國籍 德國
民族 猶太族
職業 指揮家
信仰 猶太教-天主教

人物介紹

布魯諾·瓦爾特 (Bruno·Walter,1876年9月15日-1962年2月17日),著名德裔美籍指揮家、鋼琴家。 1901年被聘為維也納宮廷歌劇院樂長;1913年至慕尼黑歌劇院任音樂指導;1922年後,活躍於柏林、萊比錫和薩爾茲堡音樂節;1933年後,因受納粹迫害而離德去奧、法;1939年到其去世定居美國的22年中,達到了他藝術成就的最高峰;瓦爾特的指揮風格柔和優美,將管弦樂的各聲部都處理得富於歌唱性;他繼承和發展了德國的指揮傳統,被譽為「莫扎特專家」。他特別擅長於指揮貝多芬、勃拉姆斯、馬勒的作品;他是馬勒第九交響曲和大地之歌首演指揮者。曾任巴伐利亞州立管弦樂團音樂總監(1913-1922)、萊比錫格萬特豪斯管弦樂團音樂總監(1929-1934)以及紐約愛樂樂團藝術指導(1947-1949) 布魯諾·瓦爾特(1876—1962)布魯諾·瓦爾特(1876—1962)生於德國柏林一個猶太中產階級家庭,有一兄一妹。8歲入柏林斯特恩音樂學校學習,以「小莫扎特」見稱。 12歲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出莫舍勒斯《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以及貝多芬《第二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獲得成功,繼而又被約瑟夫·霍夫曼(Josef Hofmann 1876-1957)的演出打動,立志作鋼琴家。後受漢斯·馮·彪羅(Hans von Bülow 1830-1894)影響,改志做指揮家。16歲作為學生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出自己的《平靜的海與順利的航行》(Meeresstille und glückliche Fahrt 合唱團與樂隊,歌德詞)。 1894年3月21日他以歌劇指揮身份在科隆歌劇院首次登台(先為人聲教練),指揮羅爾津(Gustav Albert Lortzing 1801-1851)《軍械士(Der Waffenschmied)。同年秋季他在漢堡歌劇院結識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第一歌劇指揮),先為合唱指揮,後為歌劇指揮。 這一時期,馬勒糾正了他為保證音樂生動性(情感、戲劇性、詩意)犧牲精確性的錯誤,指點他保持節奏的高度精確是最充分體現瓦格納戲劇表現力的最好辦法,以及在嚴格的音樂範圍內,努力表達情感有益無害。 布魯諾·瓦爾特之友——音樂家、指揮家馬勒1896年2月,更名為布魯諾·瓦爾特;1896-1898年任布雷斯勞城市劇院和普雷斯堡歌劇院第一指揮。 1898年秋季任里加歌劇院第一指揮,在那裡遇見了後來的妻子。同年10月馬勒(時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院長)發來邀請,他以在馬勒巨大魅力下個人風格無法自然發展為由拒絕,二人友誼出現裂痕。 1900年秋季任柏林皇家歌劇院(後柏林國家歌劇院)皇家普魯士指揮。同年致信馬勒重申此前拒絕緣由,二人重修舊好。 1901年秋季應馬勒再次邀請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第一指揮,9月27日首次登台,指揮威爾第《阿依達》。 1901-1907年他與馬勒一同工作,為他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馬勒詮釋者之一奠定了基礎。 馬勒與瓦爾特1907年馬勒辭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院長一職(宮廷要求馬勒保守主動辭職這一秘密)赴美,瓦爾特留在這裡工作到1912年。 1910年2月21日在英國考文特花園首次登台,指揮瓦格納《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 1911年入奧地利籍;1913年1月1日任慕尼黑歌劇院首席皇家巴伐利亞音樂總指導。1月25日在莫斯科首次登台,此後多次前往莫斯科、列寧格勒等地指揮,作為馬勒在蘇聯傳播的重要紐帶(特別是20年代的藝術活動)影響了包括肖斯塔科維奇在內的蘇聯藝術家。他在慕尼黑歌劇院一直工作到1922年10月3日,以貝多芬《費德里奧》作為告別劇目。 1923年2月15日在紐約首次登台;1925年8月26日在薩爾茨堡音樂節首次登台,指揮多尼采蒂《唐·帕斯夸萊》(Don Pasquale)。同年9月18日作為新組建的柏林市立歌劇院音樂總指導首次登台,指揮瓦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 1926年6月23日在斯卡拉歌劇院首次登台。在米蘭他與托斯卡尼尼首次碰面。同年11月6日,指揮普契尼《圖蘭朵》的柏林首演。 1928年2月6日,他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出肖斯塔科維奇《第一交響曲》(俄羅斯境外首演),向西方有效引介了這位作曲家。1929-1933年任萊比錫布業會堂管弦樂團首席指揮。 瓦爾特與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合影1933年3月納粹先後阻止他繼續指揮布業會堂管弦樂團和柏林愛樂樂團,瓦爾特離德赴奧。 1933-1936年再度居無定所;1934年8月4日在薩爾茨堡指揮莫扎特《唐璜》。 1936-1938年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原維也納宮廷歌劇院)藝術指導與維也納愛樂樂團指揮;1938年德國吞併奧地利,瓦爾特離奧。 1938年9月入法國籍。 1939年11月1日舉家赴美,1940年定居比弗利山(Beverly Hills),1946年入美國籍。 1941年2月14日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首次登台,指揮貝多芬《費德里奧》。1946年返歐巡迴指揮。 布魯諾·瓦爾特之墓1947年2月接受紐約愛樂樂團音樂顧問(實即音樂總監)一職。9月9日自1938年離奧後再次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1950年9月24日自1933年離德後再次指揮柏林愛樂樂團。 1949年後醉心人智學。 1957年3月7日心臟病發作後暫時退出舞台。 1959年3月以威爾第《安魂曲》告別大都會歌劇院,次年以舒伯特《未完成交響曲》和馬勒《第四交響曲》告別維也納,12月4日以與凡·克萊本(Van Cliburn 1934-)合作的音樂會告別公開演出生涯。 布魯諾·瓦爾特於1962年2月17日5時45分逝世於家中,當日,納蒂婭·布朗熱(Nadia Boulanger 1887-1979)指揮紐約愛樂樂團演奏弗雷《安魂曲》為其送別。布魯諾·瓦爾特葬於瑞士蒙塔諾拉(Montagnola)的聖·阿邦迪奧教堂墓地(S.Abbondio Church Cemetery)。 布魯諾·瓦爾特錄製的貝多芬田園交響曲1876年 拜洛伊特:8月13、14、16、17日——瓦格納全本《指環》首次公演。 柏林:9月15日——布魯諾·施林格爾(後來的瓦爾特)出生。 卡爾斯魯厄:11月4日——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首演。 1882年 拜洛伊特:7月26日—瓦格納《帕西法爾》首演。 1884年 柏林:8歲的瓦爾特進入斯坦音樂學院,被人稱做「小莫扎特」。 1889年 柏林:3月16日,瓦爾特在一次學生演出中,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貝多芬第2鋼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 1893年 柏林:3月18日——作為一名學生,瓦爾特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出他自己改編的作品。 科隆:秋季——瓦爾特開始擔任科隆歌劇院聲樂輔導。 1894年 科隆:3月21日——瓦爾特作為歌劇指揮首次登台。 漢堡:秋季——瓦爾特作為合唱指揮加入漢堡歌劇院,並會見作曲家馬勒。 1896年 漢堡:瓦爾特完成了為女低音和樂隊創作的Allerseelen。 漢堡:2月——在馬勒和他的妹妹的建議下,瓦爾特正式把自己的名字從施林格爾改成瓦爾特。 1897年 布雷斯勞:3月23日——Louis Bauer在音樂會上演唱瓦爾特的歌曲Vorbei。 Pressburg(現斯洛伐克境內): 秋季——瓦爾特開始擔任當地歌劇院的首席指揮。 1898年 里加(拉脫維亞):秋季——開始擔任里加歌劇院首席指揮。 結識抒情女高音Elsa Korneck,他們在1901年5月2日在柏林結婚。 1900年 柏林:秋季——成為柏林普魯士宮廷歌劇院的指揮,他的同事包括理查·施特勞斯和卡爾·穆克。與普菲茨納的建立長期友誼,在瓦爾特的指揮下,普菲茨納的歌劇Der Arme Heinrich 12月19日在柏林首演。 1901年 維也納:9月17日——在維也納歌劇院劇院作為首席指揮登台,指揮《阿伊達》。 1902年 柏林:2月和3月——瓦爾特的兩本歌曲集在柏林出版。 1903年 維也納:10月4日——大女兒Lotte出生。 維也納:11月17日——瓦爾特的弦樂四重奏由ROSE四重奏團首演。 1904年 維也納:3月——完成了管弦樂作品Symphonische Phantasie,5月在法蘭克福上演。 1905年 維也納:2月20日——瓦爾特作為鋼琴家與ROSE四重奏團首演他的鋼琴五重奏。 維也納:春季——發表文章嚴厲抨擊當時的音樂評論家。 1906年 維也納:9月21日——小女兒Gretel出生。 1907年 維也納:1月8日——瓦爾特與Arnold Rosé 、Friedrich Buxbaum一起首演他的鋼琴三重奏。 1909年 維也納:2月6日——瓦爾特的第一交響曲在金色大廳首演。 倫敦:3月3日——在女王音樂廳與愛樂協會首次合作。 維也納:3月9日——瓦爾特與Arnold Rosé演奏他的小提琴奏鳴曲。 1910年 倫敦:2月21日——瓦爾特在科文特花園歌劇院首次登台,指揮《特里斯特坦和伊索爾德》。 維也納——瓦爾特的6首歌曲和小提琴出版。 1911年 羅馬:2月12日——瓦爾特在意大利首演,指揮聖西里亞協會管弦樂團。 維也納:5月18日——馬勒去世。 慕尼黑:11月20日——瓦爾特指揮馬勒《大地之歌》首演。 1912年 維也納:6月26日——瓦爾特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進行馬勒第9交響曲的首演。 1913年 慕尼黑:1月1日——瓦爾特被任命為巴伐利亞宮廷劇院總指揮。 莫斯科:1月25日——瓦爾特指揮在俄羅斯指揮首場音樂會。 1914年 薩拉熱窩:6月28日——斐迪南大公被暗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6 慕尼黑:3月28日——瓦爾特指揮科恩格爾德的歌劇《維奧蘭塔》和《波利克拉特的指環》的首演。 1917年 慕尼黑:6月12日——瓦爾特指揮普菲茨納的歌劇《帕萊斯特里納》。 1920年 慕尼黑:10月-11月——為紀念貝多芬誕辰150周年,瓦爾特指揮《莊嚴的彌撒》,並撰寫了關於這部作品的長篇文章。 1921年 慕尼黑:5月15日——希特勒最早的支持者Hermann Esser開始攻擊瓦爾特。 1922年 慕尼黑:10月3日——瓦爾特指揮《費德里奧》,作為他在慕尼黑擔任音樂指導的告別演出。接替他的是克納佩布施。 1923年 紐約:2月15日——瓦爾特在美國舉行首場音樂會,指揮紐約交響樂團在卡耐基音樂廳的演出。 1925年 薩爾斯堡:8月26日——瓦爾特第一次在當地的音樂節亮相,指揮《唐帕斯夸萊》。 柏林:9月18日——瓦爾特作為新成立的Städtische歌劇院的音樂指導,指揮演出《紐倫堡的名歌手》。 1926年 米蘭:6月23日——瓦爾特首次在斯卡拉劇院登台,並第一次見到托斯卡尼尼。 1928年 柏林:2月6日——瓦爾特和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出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一交響曲,這是這部作品第一次在俄羅斯之外的地方演出。 1929年 萊比錫:10月10日——瓦爾特接替富特文格勒,在格萬特豪斯指揮首場音樂會。 1930年 德國:9月——國家社會主義者成為這個國家的第二大黨。 1932年 紐約:1月14日——首次指揮紐約愛樂交響樂團。 1933年 萊比錫:3月16日——納粹分子阻止瓦爾特指揮格萬特豪斯管弦樂團。 柏林:3月20日——納粹分子阻止瓦爾特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激起了瓦爾特的憤怒。瓦爾特離開德國。 1934年 薩爾斯堡:8月4日——瓦爾特指揮演出歌劇《唐璜》,平扎擔任主演。 1935年 維也納:瓦爾特出版了小冊子《音樂的精神力量》。 1936年 維也納:瓦爾特撰寫的《古斯塔夫·馬勒傳記》出版。 1938年 維也納:1月16日——瓦爾特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進行馬勒第9交響曲首次錄音。 維也納:3月——奧地利與德國合併,瓦爾特無法繼續在奧地利居住。 阿姆斯特丹:3月17日——瓦爾特指揮了Ernst Krenek的第二鋼琴協奏曲,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演奏,作曲家演奏鋼琴。 巴黎:9月——瓦爾特接受了法國公民身份。 1939年 蘇黎士:8月18日——瓦爾特二女兒Gretel被她的丈夫殺害,原因是她與平扎的浪漫交往。 熱納亞:11月1日——瓦爾特舉家前往美國,並在那裡定居。 1940年 美國——瓦爾特舉家定居在加州的貝弗利山,他的鄰居包括許多流亡人士,包括托馬斯·曼一家。 1941年 紐約:2月14日——第一次在大都會歌劇院登台演出《費德里奧》,主要演員包括弗萊格斯塔德、馬森和基普尼斯。 紐約:第一次與紐約愛樂樂團合作錄音。 1945年 紐約:1月23日——瓦爾特指揮紐約愛樂樂團進行巴伯第一交響曲的首次錄音。 紐約:3月26日——瓦爾特夫人埃薩去世。 1946年 紐約:瓦爾特自傳《主題與變奏》英文譯本出版,德文原著於1947年出版。 1947年 紐約:2月——接受紐約愛樂樂團顧問的職位。他在這裡工作了兩個演出季。 紐約:2月10日——瓦爾特指揮紐約愛樂樂團進行馬勒第5交響曲的首次錄音。 愛丁堡:9月9日——離開奧地利後第一次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開始與凱瑟琳·費麗爾的合作。 1950年 柏林:9月24日——自1932年後,瓦爾特首次指揮柏林愛樂樂團。 1952年 維也納:5月15、16日——瓦爾特第一次在錄音室錄製《大地之歌》,與費麗爾、帕扎克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 1953年 倫敦:10月8日——費麗爾去世。 紐約:12月30日——瓦爾特完成了紐約愛樂樂團的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錄音計劃。 1956年 紐約:2月23日——瓦爾特回到大都會歌劇院指揮新製作的《魔笛》,這是瓦爾特指揮的最後一部歌劇,最後一場演出於1957年3月1日舉行。 1957年 紐約:3月7日——遭受心臟病打擊,取消了當年的音樂會。他的著作《音樂與音樂製作》出版。 1958年 洛杉磯:1月6日——瓦爾特開始與哥倫比亞交響樂團進行立體聲錄音。 1959年 紐約:3月27日和19日——在大都會歌劇院指揮威爾第的《安魂曲》,這是瓦爾特最後一次在大都會亮相。 1960年 洛杉磯:12月4日——最後一場公開音樂會,與洛杉磯愛樂樂團和克萊本合作。 1961年 洛杉磯:3月29日、31日——最後與錄音,與哥倫比亞交響樂團合作莫扎特的序曲。 1962年 貝弗利山:2月17日——心臟病復發,瓦爾特於早晨5:45在家中去世。 布魯諾·瓦爾特(中)在排練間隙他稱自己是個維也納人,他將維也納人的抒情和樂觀帶進了藝術。人們對他早年頻繁使用自由速度頗有微辭,但很少有人指出這些地方使曲子聽起來更糟,圍繞自由速度,他和馬勒進行過長期的討論。 長期以來人們以為他早期和晚期(錄音中的時間)風格一樣傾於溫和,但事實是他並非總是如此,特別是在他早期錄音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他,即便是到了中晚期,在特定的場合、針對特定體裁,如在歌劇院中和對歌劇序曲,他仍能製造出令人興奮的效果,只是自始至終他的風格都不會讓他的樂隊和聽眾感到焦慮和壓迫。他將管弦樂各聲部處理得層次分明且富於歌唱性。 通過他與哥倫比亞交響樂團合作錄製的立體聲唱片我們了解到50年代中期後他的演繹風格發生了一些變化,在內斂、典雅、流暢、鬆弛、舒緩、細膩和富有親和力的整體外觀下使音流在運動過程中折射出不同的表情、色調、氣質和質感,在保持整體性前提下使不同樂句(段)自然形成各自的音響內核與和聲效果。他對音樂的詮釋具有持久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他擅長指揮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斯、瓦格納、布魯克納和馬勒的作品。 他是馬勒音樂的痴迷者和推廣者。除了是馬勒《第九交響曲》和《大地之歌》的首演者,並參與馬勒《第八交響曲》首演排練(受馬勒委託)外,馬勒其他交響曲的首演他幾乎都在場。馬勒交響曲總譜付印前,都交與他修改定稿。他是馬勒《第五交響曲》的備選首演者。 布魯諾·瓦爾特錄製的貝多芬田園交響曲對瓦爾特的工作,阿爾瑪·馬勒給予了很高評價——「瓦爾特在馬勒生前完全理解他作為一個音樂家和作曲家;在他死後,瓦爾特偉大和振奮人心的藝術在全世界為他服務。他掌握了其中每一個微妙之處,作為獨創性的演繹,作為一個闡述的音樂家,他把馬勒作品的精神作為自己作品的基調」。 布魯諾·瓦爾特對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的演繹,是本世紀指揮家中的傳奇,而他也一向對這部作品情有獨鍾,早在78轉的錄音時代,他就傳有兩版。其中1960年的錄音被歐美樂評視為他指揮藝術的顛峰之作。在此片中,他驅使一腔熱血,駕馭手下的哥倫比亞交響樂團,展現出最具人文關懷和人性的演出,沒有激昂,沒有矯作,只是想盡辦法把音樂中屬於人的一面,盡情宣洩。 作為二十世紀德國最偉大的指揮家之一,瓦爾特把音符鑿刻成音我,那溫柔與人性的光輝是失落已久的真心。 布魯諾·瓦爾特錄製的貝多芬田園交響曲他反對指揮誇張的體態活動和指揮動作。他指揮時好像不是依靠雙手的動作,而是通過眼神和面部表情來協調整個樂隊。他很重視樂隊隊員的情緒,並善於發現他們每個人的表演才能,從而充分調動每個演奏員的積極性。瓦爾特不僅堅持不懈地追求理想的音響,而且他有辦法使樂隊奏出他所追求的理想音響。 他不是一位獨裁者,而是一位教師,他強調完美的表演是樂隊和指揮共同的成果。在指揮要求的所有要點得以保證的基礎上,他留給樂隊成員以自由發揮的空間,他不是通過強加的方式實現自己的理想,而是採用啟發、引導、培育的方式使完美的聲音從樂隊成員內心自然流淌出來。 他反對不加排練就匆匆上場。他堅持即興發揮必須建立在紮實的排練基礎之上。 他反對摒棄使用指揮棒,認為那會令已發展到高級階段的指揮專業走向衰敗。 布魯諾·瓦爾特錄製的貝多芬交響曲瓦爾特不但是一位傑出的指揮大師,他還是優秀的鋼琴家,他錄過莫扎特《第二十鋼琴協奏曲》及巴赫、肖邦、舒伯特、舒曼等的曲子。 瓦爾特是一位具有超常天賦和豐富經驗的指揮大師,他能以適中的手勢幅度獲得他所要達到的樂隊效果,在當代指揮家中獲得完美的古典主義者的聲譽。他對維也納學派名作的演釋尤為著名,被公認為馬勒交響曲的第一流的指揮家。 他自己的作品有:兩部交響曲,弦樂四重奏,鋼琴四重奏,鋼琴三重奏及幾部歌曲集。曾出版的著作有:〈音樂的精神力量〉,1935年維也納出版,〈古斯塔夫·馬勒〉,1936年維也納出版。〈主題與變奏,自傳〉,1946年紐約出版,關於音樂及其演奏〉,1957年法蘭克福出版。(資料自「外國著名指揮家詞典」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年6月版) 布魯諾·瓦爾特錄製的馬勒交響曲他的錄音生涯開始於1923年(貝多芬、柏遼茲、比才),結束於1961年3月31日(莫扎特四首歌劇序曲和《共濟會葬禮音樂》)。他留下了大量高水平的錄音。這些錄音包括馬勒五部交響曲(一、二、四、五、九)、《大地之歌》(包括《第五交響曲》、《第九交響曲》和《大地之歌》的世界首錄)、《亡兒悼歌》、《青年流浪者之歌》、巴赫《馬太受難曲》、貝多芬全套交響曲、《三重協奏曲》、《莊嚴彌撒》、歌劇《費德里奧》、《小提琴協奏曲》、《第五鋼琴協奏曲》、勃拉姆斯全套交響曲、《德意志安魂曲》、兩部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雙重協奏曲》、《女低音狂想曲》、《學院慶典序曲》、《命運之歌》、《悲劇序曲》、《海頓主題變奏曲》、柏遼茲《幻想交響曲》、布魯克納四部交響曲(四、七、八、九)、《感恩頌》、肖邦《第一鋼琴協奏曲》、海頓六部交響曲、德彪西《大海》、《牧神的午後前奏曲》、德沃夏克兩部交響曲(八、九)、門德爾松《小提琴協奏曲》、莫扎特九部交響曲(二十五、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五、三十六、三十八—四十一)、《安魂曲》、歌劇《唐璜》、《費加羅的婚姻》和《魔笛》、三部小提琴協奏曲(三、四、五)、五部鋼琴協奏曲(十四、二十、二十二、二十三、二十七)、拉威爾《左手鋼琴協奏曲》、舒伯特三部交響曲(五、八、九)、舒曼三部交響曲(一、三、四)、《鋼琴協奏曲》、斯美塔納《伏爾塔瓦河》、《被出賣的新嫁娘序曲》、理查·施特勞斯的《唐璜》、《死與淨化》、《梯爾·歐倫施皮格爾的惡作劇》、柴可夫斯基兩部交響曲(五、六)、《第一鋼琴協奏曲》、威爾第《安魂曲》、歌劇《假面舞會》、《命運之力》、瓦格納《女武神》(不完整)、《齊格弗里德牧歌》等。 布魯諾·瓦爾特錄製的布魯克納交響曲瓦爾特不遺餘力提攜後進,伯姆(Karl Bohm 1894-1981)、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萊因斯多夫(Erich Leinsdorf 1912-1993)、朱里尼(Carlo Maria Giulini 1914-2005)、索爾蒂(Sir Georg Solti 1912-1997)、肖斯塔科維奇(Dmitri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 1906-1975)、列夫·奧博林(lev Nikolayevich Obrin 1907-1974 )、凡·克萊本(Van Cliburn 1934-2013)、庫貝立克(Rafael Kubelik 1914-1996)、瑪麗亞·伊沃金(Maria Ivogün 1891-1987)、米拉諾芙(Zinka Milanov 1906-1989)、費麗爾(Kathleen Ferrier 1912-1953)、厄納·薩克(Erna Sack 1898-1972)、弗蘭茨·魏克斯曼(Franz Waxman 1906-1967)、喬治·倫敦(George London 1920-1985)、科恩戈爾德(Erich Wolfgang Korngold 1897-1957)、祖賓·梅塔(Zubin Mehta 1936-)、格奧爾格·丁特納(Georg Tintner 1917-1999)等都受過他提攜、幫助或指導。 布魯諾·瓦爾特對十二音體系、序列音樂和爵士樂持反對態度。 晚年對勛伯格的音樂理念有所體諒。瓦爾特接受採訪時候曾經說到:「最近美國出現了一種新的音樂形式,叫做爵士樂,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浮躁的音樂,如果人們經常聽這種音樂,那將是非常危險的!」 20世紀指揮家系列錄音/布魯諾·瓦爾特EMI唱片公司20世紀大指揮家系列(布魯諾·瓦爾特專集) 唱片號:EMI CLASSICS/IMG ARTISTS CZ5 75134 2 勃拉姆斯:第2交響曲 紐約愛樂樂團 錄音:1953年12月29日,紐約 貝多芬:第6交響曲《田園》維也納愛樂樂團 錄音:1936年12月5日,維也納愛樂廳 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序曲 英國交響樂團 錄音:1932年4月15日,倫敦維斯敏斯特會堂 海頓:第92交響曲《牛津》巴黎藝術學院交響樂團 錄音:1938年5月7日,巴黎比加里劇場 瓦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序曲 英國交響樂團 錄音:1930年5月16日 《女武神》第2幕第5場 Lotte Lehmann(女高音,奇格林德),Ella Flesch(女高音,布侖希爾德),Lauritz Melchior(男高音,齊格蒙德),Alfred Jerger(男低音,沃坦),Emanuel List(男低音,洪丁) 馬勒:悼亡兒之歌:第1首「太陽再次升起在東方」Kathleen Ferrier(女低音)維也納愛樂樂團 錄音:1942年10月4日,倫敦金斯威音樂廳 第5交響曲中的慢板 維也納愛樂樂團 錄音:1938年1月15日,維也納愛樂廳 約翰·斯特勞斯:蝙蝠序曲 巴黎藝術學院交響樂團 錄音:1938年5月17日,巴黎比加里劇場 用任何一個標準來衡量,「20世紀偉大的指揮家」系列都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因此如果這個系列沒有收錄布魯諾·瓦爾特的錄音將是不可思議的。瓦爾特出生於1872年,他在世紀交疊的時候成為了馬勒的門生,並且追隨他的導師去維也納開始他的事業,他那傑出的職業生涯一直持續到20世紀60年代他去世為止。 因此,瓦爾特最後的一些錄音得益於更加優秀的錄音技術和器材。但是,這些錄音是為CBS錄製的,因此這個EMI系列的質量就有些疑問。在唱片所收的錄音中,最晚的錄音是勃拉姆斯的《第2交響曲》,錄製於50年代早期。與兩張唱片中的其他錄音相比,它確實有着更多的細節和更加真實的音質,但是如果與當時所能達到的錄音水平相比較,它在錄音質量上仍然顯得非常不足。唉!這是整個行業的故事。對於那些為78轉蟲膠唱片所進行的錄音,即便是加入了一些努力使其「變得清澈」,它們仍然很肯定地被歸為「歷史」系列的唱片。 坦白地說,這就是對整個情況的總結。你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享受瓦爾特那無庸置疑的優雅的音樂才能,取決於你能多大程度地放棄你的疑慮,忍受乾澀的弦樂和缺乏堂音的合唱,以及其他的一些在LP時代之前錄音的局限。從任何方面來看,這些錄音都不會是最好的錄音。 如果剛才所述的這些都是些壞消息,那麼有什麼好消息呢?與瓦爾特合作演出的是一些非常優秀的樂團,特別是維也納愛樂樂團,這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最好的樂團,以及沒有生存到二戰結束的英國交響樂團,他們演奏莫扎特和瓦格納的序曲得到了金斯維音樂廳聲響效果的幫助,雖然從音樂的質感上缺乏細節很大程度上妨礙了音樂的表現力。 瓦格納的《女武神》第2幕中的場景有一些1930年代著名的歌唱家參與演出,特別是扮演齊格林德的Lotte Lehmann和齊格蒙德德的Lauritz Melchior。這確實是令人感興趣的歷史記錄。瓦爾特對音樂速度和表達的詮釋一向顯得非常合理,這同樣也包括占滿了一整張唱片的貝多芬的《第6交響曲》和勃拉姆斯的《第2交響曲》,它們也是這套唱片所收錄的最長的曲目。 從其他一些方面來看,這套唱片非常傑出,另外還提供了令人興奮的關於指揮家和音樂的介紹短文。然而,與這個系列的其他一些唱片相比較,如上所述,這套唱片更適合「歷史」系列這個稱謂。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