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意志第三帝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德意志第三帝國

來自 網易博客 的圖片

本名 德意志第三帝國

簡 稱 德國、德意志

所屬洲 歐洲

首 都 柏林

主要城市 維也納法蘭克福

慕尼黑漢堡

國慶日 11月9日

官方語言 德語

貨 幣 帝國馬克

政治體制 法西斯共和制

國家領袖 保羅·馮·興登堡

阿道夫·希特勒卡爾·鄧尼茨

人口數量 7880 萬(1938年)

德意志第三帝國:即納粹德國(1933年—1945年),是由納粹黨執政的德國,又稱「德意志第三帝國」。官方國名一是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國」;二是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國,首都柏林[1]

簡介

納粹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之一,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分別在1938年與1939年被德國占領。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並與蘇聯共同瓜分波蘭,隨後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其占領區內的猶太人不斷受到迫害。

1940年9月27日,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結成了侵略性軍事同盟。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德軍一度兵臨莫斯科。

1944年,盟軍諾曼底登陸後,戰爭的天平已倒向另一方。1945年初,盟軍自西向東,蘇軍自東向西,不斷推進。4月,蘇聯工農紅軍攻入柏林,30日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自殺。按元首遺囑,由海軍元帥卡爾·鄧尼茨出任德國總統。5月8日,德國宣布投降。23日,鄧尼茨政府解散,納粹德國宣告滅亡。

至1940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占領了大半個歐洲,包括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丹麥、波蘭、挪威等。

國號

納粹德國先後有兩個官方國名:一是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國」;二是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國」。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認為,他的第三帝國,是繼「神聖羅馬帝國」與威廉一世和奧托·馮·俾斯麥創立的「德意志帝國」之後的第三帝國。「第三帝國」一詞源於意大利末世神學家、佛羅倫薩教派創始人尤阿興姆·菲奧雷斯與其他中古世紀神學家對聖經經文的解釋,原初意義是指「聖父之國」、「聖子之國」之後的「聖靈之國」,即上帝拯救世界後,完美、無盡止、由聖父、聖子、聖靈統治、以基督為王的第三階段神國(Reich,即三位一體)。到了近代,「第三帝國」的概念已脫離神學領域,而被運用在浪漫主義文學甚至保守政治革命中。 1923年,阿圖·莫勒·凡登布魯克在「第三帝國」一書中主張創建一個取代魏瑪共和國、同時在傳統上與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以及由普魯士主導建立的德意志帝國一脈相承的新國家。這個概念在魏瑪共和國時代被反民主份子與激進右派團體(包括納粹)廣為引用。根據一本由一位保守派作家亞瑟所寫的書,神聖羅馬帝國是第一帝國,1871-1918德意志帝國為第二帝國。亞瑟認為魏瑪共和國在1919年的失敗後,德國人要為德國重奪榮耀,建立「第三帝國」。

歷史沿革

納粹崛起

20世紀20年代初期,納粹運動在一些年輕的退伍士兵中間興起。他們反對1919年簽訂的《凡爾賽條約》以及魏瑪共和國的制度,認為需要復興雅利安民族並把猶太人當作導致德國諸多問題的原因。納粹宣傳利用「刀刺在背傳說」,即認為猶太人、共產黨和柏林的顛覆者是導致戰敗的原因。

在1929年的全球大蕭條前,納粹運動並不具有很大規模。大蕭條使魏瑪共和國的民主制度受到壓力。納粹黨由於中產階級受到排擠而力量得以加強。 許多德國人認為,納粹黨可以恢復秩序、平息社會的不穩定並恢復德國的國際聲望。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額賠款使魏瑪共和國的民主共和政府無法負擔,之後遭遇的經濟大蕭條和未能解決失業、其他社會問題(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動),使許多德國人轉向支持右翼。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納粹黨)則屬右翼中之一支。元首希特勒承諾,減少失業人口及對經濟、文化和軍事進行改革。 在1932年的聯邦選舉後,納粹黨成為了國會最大黨,占有230席。 在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第二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

掌控政權

在1933年2月27日,國會縱火案後,元首希特勒稱其為德國共產黨(納粹黨的主要政敵)所為,於是逮捕共產黨領袖。動員衝鋒隊將全國所有共產黨黨部占領封禁,並限制共產黨員參加3月初的國會選舉。 納粹黨贏得了44%的席位,聯合國家人民黨強行通過了《授權法》(只有社會民主黨未贊同),是為德國踏入納粹時代的第一步。最終,納粹黨利用《授權法》取締了其它政黨。 1933年5月10日,納粹主義者學生響應納粹黨號召,在柏林市內,公開焚燒兩萬本被認為違背日耳曼民族精神的書籍。 9月1日,元首希特勒在紐倫堡召開的納粹黨代表大會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國」,以望德國「國祚千年」。 1934年8月2日,興登堡死後,作為德國總理的希特勒順理成章地接任,宣布自己為第三帝國總理並代行總統職權,立法成為德國元首,並派出間諜,監察國內評論家及異見者。

1938年,薩茨的德意志人以「德意志禮」致敬德國士兵。 1938年3月,德國與奧地利(Austria)合併。 元首希特勒認為,奧地利與德國原本就有同民族的血統,故德奧合併是一種「統一」。德軍入駐奧地利,伴隨着奧地利人民的鮮花和掌聲。 奧地利有着豐富的石油資源,為擴軍備戰所須。這也是第三帝國興盛的原因之一。

1939年7月10日,宣傳部長戈培爾正式宣布不再使用「德意志帝國」作為官方名稱,改以「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s Reich)。

發動二戰

1929年—1933年爆發的經濟危機泱及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元首希特勒就職後,積極挽救經濟,大規模修建高速公路,並成功舉辦了1936年柏林奧運會。獲得民心的同時,也使世界見證到德國的「崛起」。 在此之後,德國開始為戰略擴張做準備。 1939年9月1日,德國與蘇聯聯合,對波蘭第二共和國宣戰。德國以閃電戰戰術,聯合蘇聯迅速瓜分了波蘭。 此後,英法對德宣戰,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 據估計,從1935年至1945年的納粹德國國防軍陸軍(以下簡稱德軍)士兵,總共約有1300萬人,約陣亡160萬人。截止至1945年2月19日,德國的總死亡人數在440—531萬人左右,另外在1942年邊界範圍內的有43.7萬平民死於英美聯軍轟炸機機群的轟炸,還有220萬以上的平民在蘇聯紅軍於1944年1月—1945年2月的攻入奧得河—尼斯河以東的前德意志東部領土的西里西亞、波美拉尼亞、西普魯士、波森、東普魯士等地過程中,被蘇聯紅軍殘忍殺害。蘇聯武力驅逐了該地的1200萬德意志人。

1940年4月9日,德國對挪威、丹麥宣戰,發動挪威戰役。丹麥在不到24小時之內便宣布投降;而挪威在國王哈康七世的帶領下堅決抵抗德國,但終因寡不敵眾,最終在6月10日,德國完全占領挪威,國王哈康七世流亡英國。德國由此獲得了足夠的從瑞典運輸鐵礦石線路的保障。 1940年5月,法國戰役爆發。德軍集結141個師和3000多架飛機和3000多輛坦克在一個月內完成了法國戰役,到6月25日戰役結束,完全占領荷蘭、比利時和法國。

在英、法的壓迫與希特勒的威脅下於1938年9月29日使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這一軍事要區劃分給了德國,這便是《慕尼黑協定》,史稱「慕尼黑陰謀"但德國並不罷休1939年3月吞併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既而希特勒的矛頭指向了波蘭,1939年4月希特勒發布了「永遠消滅波蘭」的作戰計劃。9月1日德國出動了62個師、160萬人,二千多輛坦克和二千多架飛機,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波蘭的倉促應戰加之武器落後、裝備又差,且一味的依賴英、法兩國。而英、法指望德國擊潰波蘭後進攻蘇聯。由于波蘭是英、法的盟國,所以對德宣戰其實是宣而不戰。那時候德軍在西線只有二十三個師,而英、法擁有一百一十個師的龐大兵力,卻不出擊,出現了所謂「奇怪的戰爭」、「靜坐戰」、「滑稽的戰爭」的狀態。而其實,德國與蘇聯已簽定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德軍進攻波蘭同時,據內幕消息,蘇聯也正式從東線進攻波蘭,蘇聯希望德國能與英法作戰。而英法也希望能"引水他流",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希特勒很好抓住了英法蘇這一心理,從中抓住機遇,不斷對周邊國家進行侵略擴張。但對波蘭的戰爭中我們也已看出,除了這個原因外,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德軍自身的戰鬥力很強,德軍的戰鬥力、士兵素質、戰略、戰術都處於世界先進水平,這一點從對法國戰爭中實力展露無疑。

橫掃西歐

當英、法軍隊錯失良機的時候,德國卻做好了西線進攻的準備,丹麥和挪威是控制北海和波羅的海必爭之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又是瑞典鐵礦輸往德國的交通要道,1940年4月9日清晨,德軍空襲丹麥和挪威,四小時占領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6月10日德軍占領整個挪威,1940年5月10日德國計劃繞過馬其諾防線,然後迫使法國投降,盧森堡國小力弱,不戰而亡,荷蘭抵抗了四天後,於14日宣布投降。比利時同一戰時一樣英勇抵抗,5月28日宣布投降,但不一樣的是沒有能挽救法國,德軍裝甲兵團開始發揮其優勢,前進速度之快讓人瞠目結舌。然而正當眾人都開始認為德軍將橫掃六合之時,希特勒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5月24日在比利時境內的英、法盟軍有四十餘萬人,被迫退到一塊狹小的三角形地帶敦刻爾克。而正當古德里安命令其所屬第二裝甲師挺進之時,希特勒卻突然下達了坦克部隊停止前進的命令。得以讓盟軍將33.8萬人運到英倫三島。這些人後來成為了反攻歐洲大陸的中堅力量。對這一命令有兩種說法可以解釋:一是不列顛民族是希特勒認為的僅次於日爾曼人的民族想放英國人一條生路為今後留有後路;二是因希特勒擔心自己心愛的裝甲部隊過於深入會陷入孤立。即使這樣,6月5號德軍兵不血刃的占領了巴黎,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極具諷刺的是,希特勒挑選的簽字地點正是當年「一戰」德國簽字投降的地點。這也進一步表明了英法推行的綏靖政策使法國葬送在希特勒的鐵蹄之下。 1940年5月10日,英國首相張伯倫被迫辭職,保守黨首領袖丘吉爾上台執行,決心挫敗希特勒。丘吉爾在政期間做了件罕為人知卻對「二戰」有着巨大影響的事件。他將政府在瑞士銀行里的資金用於買通西班牙政界人士,這才使西班牙在「二戰」時保持了中立。在1936年西班牙內戰中,由於德國的大力幫助使西班牙法西斯專政推翻共和國。所以憑此關係,西班牙一定會加入到德國這一邊來的,這樣以後的戰局就很難預測了。所以這算是一個「第三帝國」衰亡的外部原因。除此之外希特勒此時又犯了一個重大錯誤,他命令空軍司令戈林對不列顛進行空襲,但只持續了兩、三個星期,英國的主要軍用設施並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相反使英國人的鬥志更加堅強。德國空軍沒有實現沉重打擊英國的目標,而德國海軍又難以與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抗衡。在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情況下德軍無法對英國實施登陸。沒有完全解決英國,也就沒有完全解決德國腹背受敵的危險。希特勒便準備進攻蘇聯。

進攻蘇聯

納粹德國前後動員兵力大約在1700萬左右(占全國男性人口的40%左右)。此外德國還有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等眾多僕從國,共計有300多萬人的僕從軍。即使是在情況急劇惡化的1944年後期,第三帝國的軍隊仍然有900多萬。在入侵蘇聯之前,1941年德國武裝部隊8484000人,其中125萬文職人員,空軍168萬,海軍40萬4000,黨衛軍15萬,陸軍500萬(其中一線陸軍380萬人,後備軍120萬人)。 希特勒進攻蘇聯恰恰又是他犯的一個毀滅性錯誤。在沒有完全消滅英國之前,他對蘇聯的戰爭無疑是將自己的戰線拉得更長。此乃軍事上的大忌,但他別無選擇。納粹德國的戰爭機器一旦發動就無法停止下來,因為納粹德國的軍備擴張和財政擴張是無止境的,這種無限度的軍備擴張和財政擴張已經摧毀了納粹德國的造血能力,迫使他們必須一次又一次的發動戰爭獲取其他國家的收益和財富,並徹底從經濟上掠奪猶太人以及各個占領區,用掠奪到的財富來支付他們天文數字一樣的財政開支和軍費支出。假如這個過程一旦停止下來,那麼等待着他們的就是必然的經濟崩潰和軍事失敗!換句話說,納粹德國從發動戰爭起就註定會失敗。 1941年6月22日凌晨3點30分,第一批德軍轟炸機飛越了蘇德邊境,把炸彈投在白俄羅斯境內,三分鐘以後,烏克蘭的城市遭到空襲,十分鐘以後,波羅的海沿岸的考那斯和其它城市也落下了炸彈,緊接着,德國陸軍及其盟友共190個師,約350萬人,一舉越過了長約2000公里的邊境線,向蘇聯發起了全面進攻,蘇德戰爭爆發了。 1941年10月2日—1941年12月1日—1942年1月7日,颱風行動莫斯科戰役失敗,起初德軍約100萬人兵分多路在1941年10月2日—11月30日向東逐步的突破蘇聯紅軍的防禦德軍的防禦線推進;南線到圖拉城下,北線到了卡林努,中線也就是莫斯科的正西面到了莫扎伊斯克和納羅—福明斯克,其中還有一個師到了離莫斯科24公里的希姆基。但是就是在這個之後這個約100萬人的德軍就再也無法突破蘇聯紅軍的防禦線了,只好在12月1日停止下來建造了幾道臨時的根本無效的防禦線,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此時蘇聯紅軍正在莫斯科附近集結起來了125萬(包括從遠東調遣來的25萬紅軍士兵)。 1941年12月5日,蘇聯紅軍發動了反攻。 125萬蘇聯紅軍反攻,將約100萬德軍向西擊退了250—320公里。 德軍失敗,在颱風行動莫斯科戰役(1941年10月2日—1941年12月1日—1942年1月7日)中,德軍陣亡35757人,失蹤9721人;一共有45478人的陣亡和失蹤數,德軍在巴巴羅薩計劃未能成功,接下來則要面臨着打長期戰爭的可能。 1942年1月8日—1943年3月的熱澤夫—瑟切夫卡—維亞濟馬戰鬥導致了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一些集團軍付出傷亡慘重的代價,並且牽制住了中央集團軍群未能全力配合其他集團軍群的行動。 1942年1月8日—5月21日的德米揚斯克包圍戰,德軍最終成功突圍,並且第6集團軍在1942年5月12日—5月28日的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中成功的瓦解了蘇聯紅軍的謝苗·季莫申科的集團軍的進攻並成功的迂迴包圍了其進攻的紅軍。導致了參戰兵力有10個集團軍和131萬人的藍色行動的實施。

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投入了10個集團軍(A集團軍:第1裝甲集團軍、第17集團軍、第11集團軍、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和B集團軍:第2集團軍、匈牙利第2集團軍、羅馬尼亞第2集團軍、意大利第8集團軍、第4裝甲集團軍、第6集團軍)和131萬德軍和軸心國盟友軍隊的藍色行動開始階段,起初在沃羅涅日戰役中成功,但是接着由A集團軍擔任的在高加索戰役中沒能獲得預想中的成績,並在擁有4個步兵軍(有27萬人的組建規模和500輛坦克;平均每個步兵軍6.75萬人,一共12個師,平均每個師2.25萬人)組建規模的德軍第6集團軍於1942年9月13日之後進入斯大林格勒的展開全市範圍內的戰鬥中未能迅速完全消滅蘇聯紅軍第62集團軍和第64集團軍而一再拖延並而失敗,是為東方戰線的戰爭轉折點。 德軍第6集團軍在1942年9月13日後進入斯大林格勒城區展開全市範圍內的戰鬥,最終被蘇聯紅軍在天王星行動(1942年11月19日—11月22日)的反攻給包圍和在土星行動的反攻中給打敗了其餘的外圍的德軍和軸心國盟友軍的9個集團軍,並且成功的在1943年12月12日—2月19日的土星行動中的收復了在藍色行動初期被德軍的10個集團軍占領的南部領土。是役超過30萬極富作戰經驗和有戰鬥力的德軍陣亡,之後德軍再也無力發動全線大規模的進攻,並使軸心國獲勝的可能性完全消失。之後蘇聯紅軍取得了戰爭的戰略主動權,開始不斷的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和收復了失地,在1943年—1944年兩年間發動了無數次大型進攻戰役消滅了大約100萬德軍,並迫使德軍不斷的向西敗退。 1943年2月8日—2月16日,蘇聯紅軍在土星行動中收復了哈爾科夫,在1943年2月9日—2月19日收復頓河畔羅斯托夫。這導致了當時德軍面臨着全面大潰敗和被包圍的危險。 於是埃里希·馮·曼斯坦因在1943年2月19日—3月15日的頓涅茨克戰役中成功收復了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頓涅茨克等地區,阻止了蘇聯紅軍的進攻。使得德軍有了一次寶貴的機會。 1943年7月5日—7月15日,庫爾斯克戰役爆發。由於蘇軍事先得知了德軍要在此地展開進攻並加強了該地的防禦線和增強足夠的3個方面軍(中央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草原方面軍)的一共191萬兵力準備,因而未能成功實現戰前預期的計劃。 在隨後的1943年7月16日之後的庫圖佐夫行動和魯緬采夫行動中,德軍被五個方面軍(中央方面軍、西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草原方面軍)的一共262萬蘇軍反攻中被擊退,由此完全喪失了戰爭的戰略主動權。 1944年6月6日,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德軍不得不抽調兵力應對西線的壓力。

帝國滅亡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 蘇軍共集中了白俄羅斯第1、2、烏克蘭第1方面軍等三個方面軍100個師共150萬部隊,另配屬1000架飛機、3萬門火炮、120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當面之敵為德軍維斯瓦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共100萬人。 戰役於1945年4月16日發起,先後突破奧得河、尼斯河防線。25日又對柏林形成包圍。 蘇軍在對柏林的強攻中採取多路向中心突擊,經激烈巷戰,突入柏林中心區,29日開始強攻國會大廈。 30日下午3時30分,德國元首希特勒和妻子愛娃·布勞恩在總理府地堡自盡。 5月2日,柏林衛戍司令H·魏德林將軍率部投降。

8日,德軍統帥部代表凱特爾元帥在柏林簽署向蘇軍和盟國遠征軍無條件投降書。 整個戰役,蘇軍共消滅德軍93個師,殲滅德軍近100萬人,其中俘獲官兵約48萬人,繳獲火炮86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餘輛、飛機4500架。蘇軍陣亡30.4萬人、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輛、火炮1220門和飛機527架。 柏林戰役的結局,標誌着第三帝國的滅亡、蘇德戰爭和歐洲戰爭的終結。

參考來源

  1. 德意志第三帝國, 豆瓣電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