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懲前毖後

來自 網絡網 的圖片

懲前毖後 治病救人--是1942年開始的延安整風運動中為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而採取的兩條宗旨,也是正確地進行黨內鬥爭所採取的一項重要政策,實行這一方針能夠達到弄清思想、團結同志兩個目的,使黨的建設更加興旺發達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提出時間 1942年 [1]

所屬運動 延安整風運動

主要提出者 毛澤東

目的 達到弄清思想、團結同志

背景 為反對延安整風運動中的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

簡介

在延安整風運動中,毛主席總結我們黨內鬥爭的歷史經驗,提出了一條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的方針:"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進一步闡述

1944年4月,毛澤東在《學習與時局》的報告中對這一方針又作了進一步闡述。

毛澤東提出:"實行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藉以達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志這樣兩個目的。對於人的處理問題取慎重態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損害同志,這是我們的黨興旺發達的標誌之一。"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也有出現。

"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處理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應當實行懲戒與教育相結合。"

具體方法

毛主席反覆強調指出:"要相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幹部是好的和比較好的。犯了錯誤的人,大多數是可以改的","打擊面要小,教育面要寬"。

意義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是毛澤東主席在深刻總結了中共黨內鬥爭經驗的歷史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延安整風運動的宗旨。實行這一方針能夠達到弄清思想、團結同志兩個目的,使黨的建設更加興旺發達。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