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慧根】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huì gēn。一指聰明天資,二指佛教用語,為二十二根之一,五根之一,觀達真理,稱為慧;智慧具有照破一切、生出善法之能力,可成就一切功德,以至成道,故稱慧根,多指能信入佛法根機[1] 另有玉佛寺的創建人和首任住持慧根上人。該詞來源於梵語prajn~a^-indriya,巴利語pan~n~indriya的翻譯。 中文名 慧根 拼 音 huì gēn 注 音 ㄏㄨㄟˋ ㄍㄣ 釋 義 一指聰明的天資,二指佛教用語 梵 語 prajn~a^-indriya 巴利語 pan~n~indriya 梵語prajn~a^-indriya,巴利語pan~n~indriya。為二十二根之一,五根之一。觀達真理,稱為慧;智慧具有照破一切、生出善法之能力,可成就一切功德,以至成道,故稱慧根。大乘義章卷四(大四四·五五五下):『言信根者,於境決定,名之為信;信能生道,故名信根。(中略)言慧根者,於法觀達,目之為慧,根同前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俱舍論卷二]]]

慧根
圖片來自百度

目錄

【示例】

玉佛是怎麼來的呢?】 清光緒年間,號稱「海天佛國」的普陀山上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慧根法師,他並不滿足于山上古寺中坐而論道,也不是蜷伏於大佛菩薩旁頻敲木魚,安守陳規。這天,他對眾僧說:「我想外出朝拜佛教名山,弘揚佛法,關愛眾生。」並當眾發心,許下六大願:一報國恩、二報寺恩、三報師恩、四報佛恩、五報父母恩、六報眾恩。慧根法師的心愿是一種承諾、一種行動、一種體驗、一種投入、一種奉獻法師擇個吉日,告別眾僧,踏上朝拜之路。一路上風塵僕僕,經歷了千辛萬苦。他到過五台山峨眉山,又從西藏費了許多周折才到達緬甸。這裡是佛國天地佛教氣氛很濃。從國王到臣民都很敬重僧侶,慧根也受到當地佛教界的熱情接待。一天,慧根走在街上,見到商店、地攤等處許多潔白玉石,不少藝術品十分精良,慧根為之驚嘆不已。「若把潔白無瑕的玉石雕刻成玉佛,那該多好呵!」慧根驀然萌發了此願。但是,他一打聽,嚇了一大跳,單單雕刻一尊玉佛就要上千兩白銀,慧根哪來這麼多錢?這下為難了法師。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信仰是力量的源泉。慧根法師為雕刻玉佛,四處奔走募化,籌集銀兩。數個月下來,銀兩還遠遠不夠數。正當他愁面苦臉無奈之際,真是老天有眼,慧根幸遇富商華僑陳君普,陳得知慧根在做一件功德無量的善事,他毫不猶豫地捐資白銀2萬餘兩,讓慧根感激得兩眼充滿了淚花。資金籌足後,慧根法師還得當面求國王恩准開山取玉。因為以前緬甸從未有過外國人在他國家開山取玉的先例。國王聽了慧根的請願後,不勝驚訝地問:「你是中國和尚,為何千里迢迢來我國請玉佛?」「這叫緣,是佛緣。它能聯結兩國人民的心愿呀!」慧根的話,深深地打動了國王的心,當即他破例恩准慧根開山取玉。慧根請當地能工巧匠刻造了大小玉佛共5尊。光緒八年(1882年),慧根法師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朝拜、化緣、弘揚佛法……他認為基本上完成了他出山許諾的六大願。於是慧根法師滿懷興奮的心情,奉護玉佛回國了。途經上海,他準備乘船回到普陀山。不料遇到難題,當時他乘江天號輪船,因無法把又大又重的兩尊玉佛帶上船,急得慧根團團轉。輪船沒有起重設備,玉佛看來難以啟程。這時,清政府洋務大臣盛宣懷的父親和叔父便懇求說:「這是我們上海人有佛緣了,大法師啊,玉佛就留在上海供奉吧。讓上海人瞻仰佛的法相,沐浴佛的法露吧!」慧根聽了他倆一番肺腑之言後,覺得有道理,於是高興地留下了一尊坐佛、一尊臥佛。玉佛是留下了,可當時沒有現成寺院供奉,玉佛又風風雨雨經歷了張華浜、江灣、淮安路三地的中轉,最後第四次由盛宣懷親屬獻出安遠路11畝地基建寺院,玉佛總算有了供奉地,這就是如今的玉佛寺院。玉佛寺玉佛,精美絕倫,舉世無雙。禮佛、瞻仰的人絡繹不絕。當人們看到玉佛,想到慧根法師的功德,一種神聖超凡脫俗之感會油然而生。

慧根
 
圖片來自百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