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招致

來自 騰訊網 的圖片

招致漢語詞彙,拼音:zhāo zhì,釋義:指招來;引起;招引;收羅等。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招致 [1]

拼音 zhāo zhì [2]

注音 ㄓㄠ ㄓㄧˋ

解釋 招而使至;收羅

釋義

1、招而使至;收羅。2、引起;導致。多指不良的後果。

出處

《荀子·君道》:夫人主欲得善射,射遠中微者,縣貴爵重賞以招致之。

基本解釋

1、[incur]引起。例:招致意外的損失。

2、[recruit]招來;羅致。例:招致人才。

引證解釋

1、招而使至;收羅。

《史記·秦始皇本紀》: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招致賓客游士,欲以並天下。

漢應劭《風俗通·正失·淮南王安神仙》:俗說:"淮南王安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

《漢書·梁懷王劉揖傳》:梁國之富,足以厚聘美女,招致妖麗。

《舊唐書·崔胤傳》:(胤)慮全忠急於篡代,乃與鄭元規謀招致兵甲,以扞茂貞為辭。

明 孔邇《雲蕉館紀談》:又開寶市於偽都,招致海商大賈。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五回:(樂毅)聞燕王築黃金台,招致天下賢士,欲往投之,乃謀出使於燕。見燕昭王說以兵法,燕王知其賢,待以客禮。

清 李漁 《閒情偶寄·種植·凌霄》:"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然望之如天際真人,卒急不能招致,是可敬亦可恨也。"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此人若招致而來,與二位先生一談,才見出他管、樂的經綸,程、朱的學問。

魯迅《南腔北調集·論"第三種人"》:左翼作家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神兵,或國外殺進來的仇敵,他不但要那同走幾步的"同路人",還要招致那站在路旁看看的看客也一同前進。

2、引起;導致。多指不良的後果。

《後漢書·陳龜傳》:呼嗟之聲,招致災害。

魏巍《東方》第三部第七章:他一面埋怨自己沒有攔住他,一面又痛恨陸希榮由於動搖招致的嚴重後果。

胡德培《寫出新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如果尊重事實,辯明是非,那就要承擔愛情生活中被誤解的風險,可能招致與男家關係的破裂。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