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揭秘孝莊為何停靈37年才入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孝莊太后

來自網絡的圖片

揭秘孝莊為何停靈37年才入葬?她13歲便嫁給了皇太極,冊封永福宮莊妃,即後來的孝莊文皇后,大清國入主中原後第一帝順治皇帝的生母、康熙大帝的祖母,被譽為清初女政治家。貴為皇后的她卻又為何沒有與自己的夫君皇太極合葬?難道真如傳說中所說,她在皇太極死後下嫁給了小叔子多爾袞而無顏在九泉之下面對皇太極?若傳說有虛,又是什麼原因讓她在死後一直沒有下葬,停靈了37年之久才得以入土為安?[1]

一、昭西陵是雍正皇帝建的

清朝皇后陵內葬的皇后都是死於自己的夫君入葬之後的皇太后,所以在正常情況下,皇后陵都應該是由兒子輩的皇帝給建的。清朝的7座皇后陵中,有5座屬於這種情況,但也有例外,嘉慶帝的孝和皇后的昌西陵是由她的孫子咸豐帝建的,而孝莊文皇后的昭西陵最為特殊,是由她的重孫子雍正帝給建的,這不僅在清朝是唯一的,就是在中國歷史上恐怕也難以找到第二例。

聰明果敢的決定

康熙帝的梓宮是在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正式葬入景陵地宮的。就在入葬前21天的八月初九日,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陳允恭向雍正皇帝提出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要求給孝莊文皇后建陵,將孝莊文皇后的梓宮儘快入土為安,這樣可「上妥在天之靈,下安仁孝之心」。孝莊文皇后的梓宮自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停靈於遵化昌瑞山祖陵的暫安奉殿以來,到雍正元年(1723年)已停了將近36年了。孝莊文皇后的陵寢問題困擾了康熙帝35年之久,一直未能解決,可以說是一個老大難問題。雍正帝剛剛即位,這個問題就擺在了他的面前。

雍正帝不愧是雍正帝,他接到陳允恭的建議之後,決定立即着手解決孝莊文皇后的陵寢問題。這個問題的核心依然是陵建在哪裡的問題。是建在皇太極的昭陵附近,還是建在關內遵化的孝陵附近?對於這問題,雍正帝已成竹在胸。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初五日,他將諸王大臣召進宮來,對他們專門講了為孝莊文皇后建陵的問題。他首先高度稱讚了孝莊文皇后的偉大功績和崇高聖德,又講了孝莊文皇后臨終之時要求將自己葬在孝陵附近、與子孫長期相伴的遺囑,然後說:《禮經》上講,合葬不是古來就有的。前代的大儒也說過,神靈有知,無所不通。合葬不合葬,只是個名義上的事。現在太宗已入葬昭陵多年了,即使在昭陵附近建陵也不算是合葬。孝莊文皇后自停靈遵化的暫安奉殿以來,我聖祖仁皇帝在位時間綿長,國泰民安,多子多孫,人丁興旺。由此看來,孝莊文皇后在天之靈極為安妥;況且孝莊文皇后臨終之時一再叮囑要將自己葬在孝陵附近,聖祖仁皇帝已經遵照遺囑將孝莊文皇后的梓宮停放在那裡30多年了。聖祖仁皇帝將整個江山社稷都託付給我了,孝莊文皇后的陵寢是一個大事,我們一定要把這件事辦理得合情合理,盡善盡美,留給後世。你們諸王大臣把這件事好好議論一下,拿出個正確的意見來上奏給我。

儘管雍正帝在諭旨中沒有說出自己的意見來,但他的意向已經很清楚了,他是想徵詢一下群臣的意見,這一點誰都看得很清楚。群臣們經過認真的議論之後,在二月二十七日,由康親王崇安領銜向皇帝奏報了群臣會議的結果。群臣的議論結果是這樣的:自聖祖仁皇帝遵奉遺囑,將孝莊文皇后梓宮安奉在暫安奉殿30多年以來,我聖祖在位日久,四海昇平,人民安居樂業,國家昌盛,這說明暫安奉殿這個地方是一處上吉佳壤,風水寶地。應該在這個地方建陵。群臣的意見正中雍正帝的下懷,於是雍正帝在奏摺上朱筆一揮,批道:「是。著即擇日興工。」康熙帝30多年未能解決的難題,到雍正帝這裡迎刃而解了。

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正式將孝莊文皇后的陵命名為「昭西陵」。

雍正帝為孝莊皇后建陵的理由和方法可以說聰明果斷,令人佩服。

停靈37年才入葬

將暫安奉殿改建為昭西陵的工程於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初三日正式破工興工。二月十三日將營建昭西陵這件大事分別遣官告祭了永陵、福陵、昭陵、孝陵、孝東陵。雍正帝特地對撰寫祭文的翰林官說:將暫安奉殿改建為昭西陵,這是我仰體我皇父的孝心,遵照孝莊文皇后的遺囑辦的。所以告祭景陵的祭文要單獨撰寫,將這件事的前前後後都要寫進祭文裡面去。這篇祭文的史料性很高,現抄錄於下,供廣大讀者欣賞:

欽惟孝莊文皇后,躬備聖德,貽慶垂庥。隆兩朝之孝養,開萬世之隆基。及大漸之際,面諭皇考,以昭陵奉安年久,不宜輕動。建造兆域,必近孝陵,叮嚀再三。我皇考恭奉慈旨,擇地於孝陵之南為暫安奉殿,歷三十餘年。我皇考歷數綿長,子孫蕃衍,且海宇昇平,兆人康阜。胤禛祗紹丕緒,夙夜思維古合葬之禮原無定製,神靈所通,不間遠近。因時制宜,惟義所在。即暫安奉殿建為昭西陵,以定萬年之兆。卜吉於雍正三年二月初三日辛未動土興工,十六日甲申恭移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翊天啟聖文皇后梓宮安奉享殿。恪遵聖母之遺命,仰體皇考之孝思,驗吉兆於已彰;考舊章而允合。天開地設,儲悠遠之休徵;巒聳川回,裕繁昌之慶祚。謹告。

因為昭西陵是由暫安奉殿改建的,大殿、東西配殿、宮門、圍牆等都已建成,不用再建,所以工程進度很快,到當年年底就完工了。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十三日雍正帝親自到昭西陵參加了告祭禮,同年十二月初十,正式將孝莊文皇后梓宮葬入了地宮。停靈37年,終於入土為安了,九泉之下的孝莊文皇后一定會感到十分高興的。

二、關於昭西陵的傳說

孝莊文皇后是清太宗的皇后,本來應該與皇太極合葬到昭陵,卻沒有合葬;昭西陵本來應建在昭陵旁邊,卻建在了1000多里遠的關內的遵化;清東陵的5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5座妃寢都建在了風水牆內,惟獨昭西陵建在了風水牆外,再加上幾百年來太后下嫁的傳說,引發了昭西陵眾多的奇異的傳說。

無顏見夫君,遠離葬遵化

有的說,孝莊文皇后所以不與自己的夫君皇太極合葬,是因為自己下嫁給了小叔子睿親王多爾袞,沒有臉面再與夫君見面於九泉之下,不得不遠葬關內的遵化。

這種說法對不對呢?如果孝莊文皇后真的下嫁給多爾袞了,這種說法還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她下嫁沒有呢?這個被列為「清初三大疑案」之首的疑案,已經爭論幾百年了,至今史學界還沒有定論,而且現在多數人都認為孝莊文皇后沒有下嫁。這樣看來,這個傳說就站不住腳了。

給兒孫看陵門

有人說,孝莊文皇后在皇太極死後不甘寂寞,不耐孤獨,下嫁給了多爾袞,給大清皇室丟了臉,抹了黑,特將她的陵建在了清東陵大門外旁邊,讓她充當警衛,世世代代為兒孫看守陵門,以示懲處。

這個說法也是以太后已經下嫁為依據的。前面講了,這個依據是靠不住的,所以這種說法也就靠不住了。即使孝莊文皇后真的下嫁給了多爾袞,給皇家丟了臉,抹了黑,一來皇家也不會花費巨資給她修建規模宏大的皇陵,二來也不會把皇家內部的醜聞穢事公諸世上,讓天下人都知道這件事,讓千秋萬世都知道這件事,為後世留下笑柄。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更何況皇家,大清皇室能做這種傻事嗎,稍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會這樣做的。所以這種說法實不可信。

沒有資格葬入陵園

有人說,孝莊文皇后下嫁多爾袞後,就成了睿親王的王妃了,就不再是皇太極的皇后了,也就不是大清愛新覺羅氏的媳婦了,自然她也就沒有資格再葬入大清皇家的陵園了。所以才將昭西陵建在了清東陵的風水牆外。

很顯然,這個說法與前兩個說法一樣,也是以太后已經下嫁為前提的,所以這個說法自然也就難以成立。更何況:

1、大清國皇帝,從康熙帝到宣統帝,對孝莊文皇后對大清國作出的貢獻一向給予高度的評價和讚揚,對她尊崇備至。每次到東陵謁陵,都先到昭西陵恭祭孝莊文皇后;

2、大清皇家稱她為「孝莊文皇后」,「文」字是皇太極的廟諡,這就表明大清皇家承認她是皇太極的皇后,不承認她是多爾袞的王妃。 3、孝莊文皇后的神牌與皇太極的神牌在太廟、奉先殿都是同室供奉,共享玉筵。在壽皇殿,孝莊文皇后的畫像(稱聖容或御容)與皇太極的畫像也是掛在一起。既然這樣,她也就完全有資格葬入皇家陵園之內。

綜上所說,關於她沒有資格的說法根本就不成立。

那麼有人會問:既然她完全有資格葬入陵園之內,那為什麼不葬入陵園內呢?

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們可以先看看她的陵名,叫「昭西陵」。皇后陵是皇帝陵的附屬陵寢,沒有自己的獨立名字,只能隨着自己夫君的陵名和自己的陵與夫君的陵的相對方位來命名。從昭西陵這個名字來看,就知道:1、昭西陵是皇太極昭陵的附屬陵寢。2、昭西陵的墓主人是皇太極的皇后。這也就說明昭西陵雖然遠距昭陵1000多里,但也與昭陵是同一個體系。清東陵是以順治帝的孝陵為主陵的另一個皇陵體系,與昭陵是兩個不同的體系。兩個體系的陵是不能「摻和」在一起的,所以孝莊文皇后的昭西陵不能建在清東陵的陵園之內。

三、 昭西陵探秘

傳奇式的墓主人,奇特的陵寢規制,使昭西陵充滿了神奇色彩,有許多地方令人猜測、令人費解,令人迷惑。

康熙帝為什麼不給祖母建陵

孝莊文皇后死於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在臨終前留下了一道遺囑,她以皇太極入葬很久,卑不動尊,留戀順治帝和康熙帝為理由,要求將自己葬在遵化的孝陵附近。孝莊文皇后的遺囑,給康熙帝出了一個不小的難題:按遺囑辦吧,明顯違背祖制;按祖制辦吧,又違背了祖母的遺囑。玄燁不愧是康熙大帝,他很快就想出了一個權宜之策,在遵化的東陵建一座殯宮,將祖母的靈柩先停放在那裡。然後慢慢再想辦法。這一停就是35年,直到康熙帝死也未給孝莊文皇后建陵。

為什麼康熙帝不給祖母建陵?是忘了嗎?是日理萬機,太忙,沒時間、沒精力,顧不上嗎?都不是。康熙皇帝對祖母孝莊文皇后的感情可以說刻骨銘心,終生難忘。在孝莊文皇后停靈東陵後的35年時間裡,康熙先後30次到東陵祭奠祖母,他能忘記給祖母建陵嗎?康熙帝一生最緊張的時候莫過於康熙十二年到二十年的8年平定三藩叛亂了。就是在那麼緊張的時刻,為了安葬孝誠皇后,他還建起了景陵。更何況在孝莊死後不久,康熙帝就為仁憲皇太后(孝惠章皇后)營建了孝東陵。因此說,康熙帝不會忘記給祖母建陵的。更不會因日理萬機而顧不上的。

那麼到底為什麼康熙帝不給孝莊建陵呢?史書上沒記載,檔案上找不着。筆者認為,康熙皇帝確實是沒有找到為祖母建陵的名正言順的理由。他採取了向後推遲、等待時機的方法,將這一棘手的難題留給後一代解決,也許會容易些。後來的事實證實了這一點。雍正皇帝即位以後,輕而易舉地就解決了孝莊的陵寢問題。但這畢竟是一種推想。

  到底為什麼康熙帝在長達35年的時間裡不給孝莊文皇后建陵,現在還是一個謎。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