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揭秘康熙皇帝皇太子允礽兩度被廢經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子被廢

來自網絡的圖片

揭秘康熙皇帝皇太子允礽兩度被廢經過清朝自開國以來,對於繼承人的人選產生問題,一直採用的是汗位推選制,康熙帝採用嫡長子皇位繼承制,在清朝歷史上是一創舉。嫡長子皇位繼承制以嫡長身份作為儲嗣的惟一擇選標準,從制度上嚴格排除不具備這一身份的其他皇子對儲位的競爭,因而對皇位傳承的平穩進行以及皇權統治的穩固,具有一定保證作用。嫡長子繼承制度,雖然存在僅有37年(康熙十四年十二月至五十一年十月)。但由此產生了清朝採用嫡長子皇位繼承制冊立的惟一一位皇太子——允礽[1]

現存康熙朝滿文檔案中反映的很多事例表明,康熙帝對每一個兒子都十分疼愛,關心備至。而皇太子允礽所得到的關愛與呵護,又超出其他皇子。中國歷代王朝中,皇太子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之位,他的生活待遇,只是僅僅低於皇帝而已。可是,允礽卻享有幾與康熙帝相埒,甚至有所超過的生活特權,並受到康熙帝的過分溺愛與包容。

康熙帝說,皇太子「服御諸物,俱用黃色」,「飲食、服御、陳設等物,較之於朕,殆有倍之」。雍正帝於繼位後所言,道出同一事實:「當日二阿哥在東宮時,留心珍玩,廣收博採,遂至蓄積豐盈,其精古可賞者,數倍於皇考宮中之所有」。十八年(1679年)七月,京城發生大地震。當時,平叛戰爭尚未結束,軍需浩繁,地震破壞之處甚多,極需修葺。康熙帝令逐一詳察各處工程有否浮冒、侵蝕等弊,但惟有正在修建的皇太子宮(毓慶宮)及奉先殿、內務府監造工程等項,不在詳察之列。這意味着上述工程全然不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在保證費用與進度等方面,享有絕對優先權。康熙帝如此重視皇太子宮的修建,而此時允礽只有六歲。

據滿文檔案記載,康熙帝曾全面削減宮中飯食費用,並由內務府開列自皇太后、皇帝、妃嬪、皇太子、諸皇子、公主及其主要下屬人員的數額清單上報,康熙帝以朱筆批減每人所用肉食數額。這件珍貴的滿文檔案顯示,經康熙帝朱改後的清單上,皇太后及皇太后宮中人員所用肉食數額保持未動,皇太子、皇太子妃及皇太子宮中人員所用肉食數額也一概保持原數,而康熙帝本人及妃、嬪、常在,大阿哥以下,十七阿哥以上諸皇子,所有公主(住在皇太后宮中的五公主除外)、格格、蘇麻喇姑及其各主要服侍人員,侍衛、匠役等宮中雜役和宮中各飯房的肉食數額,都一無例外地被康熙帝用朱筆批減。如康熙帝本人食用豬肉由原25斤減為20斤,減額達20%;大阿哥允禔食用豬肉由原12斤減為八斤,三阿哥允祉以下,十四阿哥允以上,豬肉一律由原八斤12兩減為八斤。將皇太后及皇太后宮中人員所用肉食數額保持原樣,是康熙帝以孝治天下,履行孝道之舉,也是情理使然。可是,他大幅度削減自己及諸妃嬪的肉食數額,卻對皇太子及其宮中人員的肉食數額未減絲毫,從而使皇太子越居其上,與皇太后相併列。這一顛倒皇帝與儲君位置,過分隆寵皇太子的做法,令人瞠目。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允礽出閣讀書前,康熙帝親定,每逢元旦等節,「諸王、大臣於皇太子前行兩跪六叩頭禮」。這與諸王大臣向康熙帝本人所行三跪九叩之禮,僅是一步之差,而允礽當時只有13歲……

康熙帝對允礽的過分寵愛,不僅僅是由於他在諸子中具有獨一無二的嫡子身份,還同他的生母赫舍里氏過早離世,有一定關係。

赫舍里氏比康熙帝年長三個月,13歲時與康熙帝成婚。她當了十年皇后,是康熙帝的三位皇后中,在中宮之位最長的一位(第二位皇后鈕祜祿氏在位僅數月,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去世前一日冊立),也是康熙帝所有后妃中最重要的一位。她雖然生長在滿族勛貴之家,又居康熙帝妻妾之首,卻無驕橫之氣,「節儉居身」,待人寬和,不僅深受太皇太后與皇太后(康熙帝嫡母孝惠太后)的喜愛,與眾多妃嬪也相處得很好,博得宮中上下一致好評。令人感慨的是,赫舍里氏平易謙和的稟性,卻未能傳給她的親子允礽,允礽的個性作風呈現出與她截然相反的特點,在朝中四面樹敵,處處結怨。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赫舍里氏因難產去世後,梓宮停放在位於京師北郊沙河地區的鞏華城。據《康熙起居注》中有關記載統計,是年六月至十二月,康熙帝前往鞏華城致祭34次,平均每月4.85次。十四年(1675年)去24次,平均每月兩次;十五年(1676年)去15次,平均每月1.25次。十六年(1677年)八月,距赫舍里氏去世已滿三年後,康熙帝才遵照祖母之命冊立第二位皇后。當年正月至七月,他仍舊去鞏華城七次,平均每月一次。十三年至十六年(1674—1677年),他共去80次,在此四年內每逢除夕前一日,必定要去該處陪伴赫舍里氏的亡靈,日暮方歸。甚至當第二次冊立皇后剛過十餘天,十六年(1677年)九月初十日,他竟不顧大喜之期應有避諱,「駕往閱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山陵」,親自檢視將要葬入赫舍里氏的陵寢。作為一位正值盛年,擁有眾多妃嬪的封建帝王,康熙帝對亡後赫舍里氏的懷念之情,不同尋常,在中國歷代皇帝的帝後關係中,也是不多見的,表明這對少年結髮帝後感情至深。

赫舍里氏因難產去世時,只有22歲,康熙帝為之深感痛惜的同時,或許還懷有一定程度的內疚。所以,他對赫舍里氏所生嫡子允礽的感情,是很複雜的,其中包含着他對亡後的思戀與懷念。他將無法再給赫舍里氏的感情,一併給予允礽,對前者思之愈切,對後者愛之愈深。赫舍里氏之後,康熙帝第二位皇后鈕祜祿氏與第三位皇后佟佳氏,都未生育皇子。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第三位皇后去世時,康熙帝只有36歲,其後直至六十一年(1722年)他以69歲高齡去世,再未冊立皇后,中宮虛位達33年之久。康熙帝之所以堅持不再冊立皇后,與維護允礽獨一無二的嫡子身份和太子地位,以避免如另有嫡子而對他構成潛在威脅,或許不無關係。

康熙帝的過分溺愛使得皇太子允礽貪婪、殘暴、目空一切的品性和作風迅速滋長,且加速了康熙帝和儲君之間的矛盾激化,最終導致允礽被廢除了皇太子身份。其後,雖然康熙帝努力為允礽開脫,且又重新確立其儲君身份,但允礽二度被廢,已顯示了其矛盾的不可調和性。[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