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新加坡夜間野生動物園

新加坡夜間野生動物園
圖片來自travel

夜間野生動物園(Night Safari)是新加坡標誌性旅遊景點,亦是全球首座專為夜行動物設計的野生動物園。[1]動物園於1994年開幕,現占地面積35公頃,位於新加坡,坐落在新加坡動物園和實里達蓄水池上段旁的熱帶雨林中。

動物園中有約100種,900隻左右的動物,其中41%為瀕危物種,每年吸引遊客約130萬人次,是新加坡旅遊標誌性景點之一。夜間野生動物園與裕廊飛禽公園新加坡動物園河川生態園同由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管理。

目錄

歷史

夜間野生動物園的用地原為新加坡公用事業局所有,並長租給新加坡動物園,但一直沒有開發。1988年,公用事業局與時任新加坡動物園園長伯納德·哈里遜探討了開發這片空地的想法,雙方提出的計劃包括建立高爾夫球場、水果種植園、日間野生動物園或休閒設施等。來自斯里蘭卡的動物園專家林恩·德·阿爾維斯則提出了建立夜間野生動物園的設想,園方對這一與眾不同的想法鍾愛有加。1980年代末,新加坡動物園開始嘗試夜間開放,測試動物園的夜間遊客量。園方在測試後認為夜間市場潛力巨大,確認了建立夜間野生動物園的構想。新加坡屬熱帶氣候,日照時間穩定,夜晚天氣涼爽,也為夜間動物園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1991年,新加坡政府為夜間野生動物園的建設計劃撥款6500萬新加坡元,動物園正式開始建設。動物園的建設歷時七年才全部完工,共耗資6250萬新加坡元。建設之初,動物園計劃命名為「亞洲夜間野生動物園」,之後更名為「夜間野生動物園」,不再將關注點局限於亞洲物種。夜間動物園是世界首創,建設過程中沒有先例可供參考,面臨諸多建設難題,其中尤以照明問題最為困難。照明系統如果太暗會使遊客無法觀賞園中動物,如果太亮又會影響夜行動物的夜間自然行為。園區於是邀請了英國劇院燈光設計師西蒙·考德爾設計燈光。園內的燈光自高處照射下來,模擬了自然狀態下的月光,其亮度、色彩和色溫都與月光相仿。

1994年5月3日晚,夜間野生動物園開始對外試運營,收穫了大量好評,隨後在5月26日由時任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宣布正式開幕。營業首年,夜間野生動物園接待了76萬遊客,大大超出了園方最初18萬遊客的預期。1995年8月,夜間野生動物園迎來了第100萬名遊客。開業第三年,動物園年接待遊客數已經達到95萬。

2000年,新加坡政府宣布停止對新加坡動物園、夜間野生動物園和裕廊飛禽公園的資助,[2]三間動物園於8月1日併入淡馬錫控股旗下企業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管理。2014年時,動物園年平均遊客量已經達到110萬,還舉辦了成立20周年紀念活動。2018年時,動物園已經每年接待130萬遊客,早已成為新加坡的標誌性旅遊景點。

參觀特色

夜間野生動物園與裕廊飛禽公園新加坡動物園河川生態園同屬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旗下管理。動物園坐落於新加坡萬禮湖路80號,毗鄰新加坡動物園和實里達蓄水池上段,占地35公頃(86英畝)。園區全年無休,每晚7:15至午夜12時開放。

園區內分為6個地理區域,涵蓋喜馬拉雅山、東南亞叢林、亞洲沼澤河岸等不同的地理環境,遊客可以步行或搭乘遊覽車參觀。遊覽車全程耗時40分鐘,步行遊覽則有四條路徑可供遊客選擇。動物園共有約100種、900隻左右的動物,其中41%為瀕危物種,包括亞洲象馬來貘漁貓馬來穿山甲紅毛猩猩等。亞洲象「查旺」是園中最受歡迎的動物之一,也是動物園的動物大使。

夜間野生動物園與新加坡動物園類似,都採用「開放式」的理念,盡力重現動物生存的自然環境,不使用籠子,而是使用植物、網、水道等作為自然屏障將動物分隔開。園區周圍的鐵絲網採用加寬的網格,避免傷害動物的蹄子。園區內的植物繁茂,與自然屏障連為一體,以給遊客提供真實叢林的感覺。園區還為非本土動物引進了其棲息地的植物,為動物營造熟悉的環境。

動物園有動物表演《夜晚的精靈》 ,展示熊狸水獺藪貓斑鬣狗等動物的自然天性。[3][4]園中亦有舞蹈和文化表演,展示原住民的文化特色。動物園還為遊客提供餐飲服務。

參考文獻

  1. 世界首創 新加坡夜間動物園. 聯合早報. 2017-08-25 [2018-11-01]. 
  2. 讓動物園動起來.新加坡動物園化虧為盈. 星洲網. 2013-12-17 [2018-11-01]. 
  3.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Infopedia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4. Creatures of the Night Show. Wildlife Reserves Singapore. [201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