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明十八先生墓

明十八先生墓貴州省安龍縣城天榜山下,為南明永曆朝臣貞毓等18人殉難處。墓區約4000餘平方米,由墓區、祠堂、摩崖三個部分組成,依次漸高,四面高牆圍護。墓園依山勢逐級向上。墓前是一座4米高,6米寬的大石坊四柱三門,坊上刻有「巋然千古」、左右分刻「成仁」、「取義」8個大字,系貴州省著名書法家陳恆安先生補書,坊上鐫刻松、梅、竹、蘭花卉浮雕。墓前有小石坊一座樹於大石坊之後,上刻「明十八先生之墓」7字,坊柱、坊幅上刻雲龍、獅子,刻工精細,形態生動。坊後即墓,以細磚塊石鑲砌成圓形,直徑2米,封土高2.5米。

中文名 明十八先生墓

位 置 貴州省安龍縣城天榜山

占 地 4000餘平方米

始建於 公元1644年

交 通興義萬峰林機場

目錄

簡介

墓後兩側樹有18塊石碑,鐫刻歷代憑弔詩文,均系當代書法家的墨跡,書體各異,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墓區遍植松柏花木,莊嚴肅穆,遊人至此,油然生髮出一種感慨蒼涼,異代同悲之感。「十八先生祠」建於墓後,地勢較墓區略高,石級層疊而上。「享堂」面對陵墓,歇山頂28柱石木結構,兩廂配殿為16柱硬山頂石木結構,堂殿均以浮雕石礅作柱礎,配以卷棚式迴廊、刻花門窗,細磨石板鑲嵌地面,翹檐飛斜,雕樑畫棟,凝重古雅。享堂內原設置十八先生栗主牌位,現改懸20幅「明十八先生之獄」繪畫,系貴州國畫家黃天虎所繪,配有文字,以便遊人觀賞並了解史事。東、西廂配殿為硬山頂,正殿為歇山頂。墓區陳列有出土後經修復的「明十八先生成仁之處」碑。享堂之後有」忠泉」一方。江之春《安龍紀事》載:十八先生殉難之時,「安龍之三尺童子,也無不流連嘆息」。據傳,當時天色突變,風雨交作,天榜山麓忽有泉水湧出,百姓說是天公流淚,因此,將此泉名為「忠泉」。忠泉水清冽甘甜,細流涓涓,從石罅中流出,池水澄碧如鏡,上有石橋橫跨。泉口石壁鐫刻「忠泉」二字。泉後緊傍山岩,岩下即「多節亭」;亭後石壁中央,有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興義府知府余雲煥補刻的「十八先生成仁處」大字。亭右岸畔有粉牆青瓦長方形建築,形似小船,名「虛舟」;兩邊石壁上,有李烈鈞、居正、王伯群、吳鼎昌、任可澄等題刻。明十八先生墓現已列為貴州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民國5年(1916年),南籠縣知事洪寅加修墓,在墓前建石坊一座,以壯觀瞻。1937年,縣長張曾復呈請撥款修墓、祠,中央行政院、貴州省政府允准撥款修復,並定於每年農曆四月八日為公祭日。蔣介石題「碧血千秋」,居正題「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王伯群題「浩氣長存」,李烈鈞題「瀛州神境」,吳鼎昌題「重如泰山」,任可澄題「藏碧輝岩」,胡剛題「浩氣長存」,劉時范題「天地正氣」,均刻於麓石壁。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知府張重修墓,其於張之洞撰(《十八先 生文)》刻石列於墓左。張鎂興義府試院右側改建「十八先生祠」,祠宇軒敞, 有祠門、敬業堂、流芳亭、懷清亭、享堂、正祠、多節亭、淨香池等,形成一組規模宏大的建築群。諸多建築造型各異,工藝精湛,與府試院諸建築渾然一體。祠內詩文楹聯眾多,不少出於名家之手,如洪亮吉、葉酉、舒位、趙翼等人,語義深刻,書法精湛。張之洞代父作<十《先生祠堂記)刻》勒碑。但咸同時這些東西均毀於兵火。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知府余雲煥,安義鎮總兵何雄輝重修十八先生墓,將十八先生祠復建於墓後山麓,在墓區修建亭榭、池塘,種植花草樹木,余雲煥補刻「十八先生成仁處」大字於墓後石壁。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知府李祖章修墓,增建「虛舟」、「多節亭」。解放後,省、縣人民政府對保護這一古蹟分重視,迭次撥款維修祠、墓,1964年,省政府將它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1987年總計撥款20多萬元。將祠墓全面修復,對外開放。

歷史

公元1644年1646年,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朱由榔在安龍一住四年,可是義軍將領孫可望圖謀不軌,將吳貞毓、張祿福等18位大臣殺害、後李定國率師擊敗孫可望,永曆帝下詔為18位大臣建廟立碑,追贈諡號。安龍天榜山麓,至今保存有南明王朝遺蹟「十八先生墓」。公元1644年清兵入關扼殺李自成起義軍建立的政權,明朝江諸王曾先後建立起4個政權,以圖恢復明室,又相繼被清軍所滅。1646年,一批明朝遺臣擁立桂王朱由榔即位於廣東肇慶,次年改元永曆。永曆政權建立後,調動南方各省明軍抗擊清兵南下,但在清軍強大攻勢下,顛沛流離,亡命於粵、桂、湘、黔四省。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犧牲後,遺部由孫可望、李定國等部將統領,並確立聯明抗清大計方針。1652年2月,孫可望遣兵迎永曆帝入居安龍。李定國率師東進,與清軍浴血奮戰,軍威大振,迫使清廷曾打算與之議和。隨着抗清鬥爭的節節勝昝,孫可望逐漸滋長稱帝之心,後挾永曆朝廷以自重。永曆帝如坐危城,欲召李定國統兵入衛,於是與朝臣合謀,不料謀泄,孫可望遣將至安龍問罪,將18名朝臣下獄、殺害,史稱「十八先生之獄」。這一史事,《明史》、《清史稿》和《永曆實錄》、《安龍紀事》等歷史著作均有記載。陳翰南明內閣大學士吳貞毓等十八人殉難後,其家屬及安龍百姓將他們合葬於城內西北隅天榜山下。永曆十年(公元1656年)正月,李定國由廣西至安龍為十八人壘墓,建廟於馬場。永曆十二年(公元1658年)朱由榔移居昆明,遣使赴安龍為十八人樹碑(此碑於1980年修墓時始出土)。碑鐫「明十八先生成仁之處」九個大宇,由朱由榔親題。至此「十八先生」之稱便流傳下來。十八人的姓名、職官及死難事,系由通政使尹三聘題寫。清康熙以後,曾有不少名人學士為之立碑修基,賦詩作文撰對。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始建十八先生專祠。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張鎂重修十八先生墓、祠。張之洞撰《吊十八先生文》。清康熙中南籠廳通判曾為十八先生墓立碑,略載十八人姓名、殉難始末及諸臣絕命詩於後。乾隆初,朝廷為吳貞毓等賜祭,守土官將《明史·吳貞毓 傳》刻於碑石。於「享堂」中增設十八殉難朝臣粟主;配殿中附祀古其品、李如月、林青陽三位明臣。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貴州學使洪亮吉、南籠府知府曹廷奎修墓,沈「?」(此字為左右結構,左邊是「火」、右邊是「鼎」)撰記立碑。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興義府知府陳熙「?」(此字為左右結構,左邊是「衤」、右邊「甫」)修墓。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知府朱著詩二首,刻石列於墓右。大學士吳貞毓、兵科給事張鐫、翰林院檢討蔣圪昌、李開元、吏部都給事徐大人、大理寺少卿楊鍾、太僕寺少卿趙賡禹、光祿寺少卿蔡績、武安侯鄭允元、江西道御史周允吉、御史李頎、朱議泵、福建道御史胡士瑞、武選郎中朱東旦、中書任斗墟、易士佳、司禮太監張福祿、全為國等十八人。明末以來,著錄十八先生死難一事的史書和野史筆記甚多,如《明史》、《清史稿》、《貴州通志》、《興義府志》、之春(《龍紀事)》屈大鈞(《龍 逸史)》王夫之<《歷實錄)》查繼佐<《季南略)》;許多文人學士寫下了無數憑 吊詩文。這一古蹟自修復開放以來,吸引了國內外眾多研究南明史專家學者及遊人,已先後接待過10多個國家的外賓。

大事記

明十八先生墓,在貴州安龍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西北隅天榜山下馬場壩附近,該墓葬有南明永曆朝臣吳貞毓等十八人的遺骸[1] 。明末,清兵相繼扼殺了南明諸王建立的四個政權後,桂王朱由榔被擁上帝位於廣東肇慶,次年一月改元永曆。永曆政權建立後,便調集南方各省明軍,抗擊清兵南下,以圖恢復明室。經過3~4 年的抵抗,在清軍的強大攻勢下,江西、兩湖和廣西先後被清軍攻占,永曆朝廷顛沛流離,被迫奔命於粵、桂、湘、黔四省。永曆六年(1652)二月大西軍首領孫可望、李定國派人將永曆帝從廣西遷入貴州安隆所,改安隆所為安龍府。永曆帝在安龍,「宮室卑陋,服御粗惡」,所居文華殿,窗壁頹圮、風吹雨灑。但有大西農民軍做支柱,抗清形勢發展很快。李定國東進之師,取桂林、破永州、下衡陽、逼長沙,所向披靡,軍威大振。而此時,農民軍內部矛盾也日益加劇。居守貴陽的秦王孫可望驕恣無忌,滋長了分裂自立為王野心,置六部九卿,鑄「興朝通寶」,朱由榔對孫可望惴惴不安,如坐危城。永曆帝朱由榔得知孫可望在貴陽仿宮廷制式,大修秦王府後,便與大臣們決定召李定國統兵回朝,保衛安龍,遂派林青陽為使,持敕至廣西李定國軍營。時馬吉翔奉使至梧州祭墓,偵知此事,急遣使至貴陽密報孫可望。狡猾的孫可望卻遣心腹大將鄭國將馬吉翔逮捕,並以「同謀」為由解押至安龍。鄭國擁兵直上文華殿,逼問永曆帝誰是主謀者,吳貞毓以「凡事宰相主持」自承。鄭國械捕吳貞毓與兵科給事張鐫,翰林院檢討蔣乾昌、李元開,吏科給事徐極、大理寺少卿楊鍾、太僕寺少卿趙賡禹、光祿寺少卿蔡縯、武安侯鄭允元、江西道御史周允吉、御史李頎、朱議泵、福建道御史胡士瑞、武選郎中朱東旦,中書任斗墟、易仕佳、司禮太監張福祿、全為國等18 人為囚,並加以嚴刑拷打。18 人大罵不屈,被鄭國誣以「盜寶矯詔,欺君害良」罪名處死。據《興義府志》、《安龍紀事》載:永曆八年(1654)四月八日,鄭國將18人押赴天榜山下馬場,諸臣毫無懼色,痛斥孫可望、馬吉翔等朋比為奸。言畢,能賦詩者各賦詩抒志,從容引頸受戮。「時安龍之三尺童子,也無不流涕嘆息」。18 人遭難後,鄭國將其屍體示眾三日,才讓其家屬收其遺骸。吳貞毓、鄭允元合葬於城西海源寺,其餘16 人合葬於北關馬場,史稱「十八人之獄」。不久,林青陽也被孫可望軍抓捕,殺害於城南火草坪。永曆十年(1656)春李定國由廣西至安龍護駕,為18 人壘墓。1658年朱由榔移駐昆明,對安龍死難諸人分別予以贈恤,並建廟立碑。永曆帝親題:「明十八先生成仁處」。「十八先生」之稱始於此。通政使尹三聘將十八人姓名、職務及遇難經過書刻碑上。此碑高1.4 米,寬70 厘米,碑文系陰刻楷書,於1980 年修復此墓時出土,復見於世。三百多年來,「十八先生」的歷史作用如何,史學家多有爭議,但他們持正不撓、慷慨赴義的氣節,卻受到後人的尊敬。清康熙年間,南籠廳通判曾為十八先生墓立碑,略載十八人姓名、殉難始末及諸臣絕命詩於後。如吳貞毓詩曰:九世承恩愧未酬,憂時惆悵乏良謀。躬逢多難惟依漢,夢繞高堂亦報劉。忠孝兩窮嗟百折,匡扶有願賴同儔。擊奸未遂身先死,留取丹心報國籌。乾隆初年,守土官將《明史·吳貞毓傳》刻於碑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