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晉書·閻鼎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目錄

原文

閻鼎,字台臣,天水人也。初為太傅東海王越參軍,轉卷令,行豫州刺史事,屯許昌。遭母喪,乃於密縣間鳩聚西州流人數千,欲還鄉里。值京師失守,秦王司馬鄴出奔密中,司空荀藩、藩弟司隸校尉組,及中領軍華恆、河南尹華薈,在密縣建立行台,以密近賊,南趣許潁。司徒左長史劉疇在密為塢主,中書令李暅、太傅參軍騶捷劉蔚、鎮軍長史周顗、司馬李述皆來赴疇。僉以鼎有才用,且手握強兵,勸藩假鼎冠軍將軍、豫州刺史,蔚等為參佐。鼎少有大志,因西土人思歸,欲立功鄉里,乃與撫軍長史王毗、司馬傅遜懷翼戴秦王之計,謂疇、捷等曰:「山東非霸王處,不如關中。」

河陽令傅暢遺鼎書,勸奉秦王過洛陽,謁拜山陵,徑據長安,綏合夷晉,興起義眾,克復宗廟,雪社稷之恥。鼎得書,便欲詣洛,流人謂北道近河,懼有抄截,欲南自武關向長安。疇等皆山東人,咸不願西入,荀藩及疇、捷等並逃散。鼎追藩不及,暅等見殺,唯顗、述走得免。遂奉秦王行,止上洛,為山賊所襲,殺百餘人,率餘眾西至藍田。時劉聰向長安,為雍州刺史賈疋所逐,走還平陽。

疋遣人奉迎秦王,遂至長安,而與大司馬南陽王保、衛將軍梁芬、京兆尹梁綜等並同心推戴,立王為皇太子,登壇告天,立社稷宗廟,以鼎為太子詹事,總攝百揆。梁綜與鼎爭權,鼎殺綜,以王毗為京兆尹。鼎首建大謀,立功天下。始平太守麴允、撫夷護軍索綝並害其功,且欲專權。馮翊太守梁緯北地太守梁肅並綜母弟綝之姻也謀欲除鼎乃證其有無君之心專戮大臣請討之遂攻鼎。鼎出奔雍,為氐竇首所殺,傳首長安。 (節選自《晉書• 閻鼎傳》) ==譯文==: 閻鼎字台臣,天水人。起初擔任太傅東海王司馬越的參軍,改任卷令,暫代豫州刺史,屯兵許昌。母親去世,就在密縣一帶糾集起西部州郡的數千名流亡百姓,想要歸還故里。京城失守時,秦王出逃密縣中,司空荀藩、荀藩之弟司隸校尉荀組,以及中領軍華恆、河南尹華薈,在密縣建立行台,因為密縣距離叛賊太近,又南奔許穎。司徒左長史劉疇在密縣是一地之主,中書令李暅、太傅參軍騶捷、劉蔚、鎮軍長史周顗、司馬李述都來投奔劉疇。眾人認為閻鼎有才幹,而且掌握強兵,勸荀藩暫封閻鼎為冠軍將軍、豫州刺史,劉蔚等人為參佐。

閻鼎少年時便有大志,趁着西部百姓想歸返故里之機,想要在本鄉本土建立功勳,就與撫軍長史王毗、司馬傅遜想擁戴秦王,對劉疇、騶捷等人說:「山東並非稱霸的地方,不如到關中。」河陽令傅暢給閻鼎寫信,勸他送秦王路經洛陽,拜謁山陵,直取長安,振興大晉,帶領義兵恢復晉朝宗廟,為國家雪恥。閻鼎收到這封信,便想到洛陽去,流民們說北路靠近黃河,恐怕會遭遇截擊,閻鼎就打算南從武關到長安去。劉疇等都是山東人,都不願意西入長安,荀藩和劉疇、騶捷等全部逃散。

斜體文字閻鼎追趕荀藩沒有追上,李暅等人被殺,只有周顗、李述得以逃脫。閻鼎便護送秦王前行,停留在上洛,遭到山賊的襲擊,殺了一百多人,閻鼎帶領其餘人馬西行到藍田。當時劉聰正向長安進軍,被雍州刺史賈疋趕跑,跑回平陽。賈疋派人奉迎秦王,到了長安。閻鼎與大司馬南陽王司馬保、衛將軍梁芬、京兆尹梁綜等同心協力擁戴秦王,立他為皇太子,登上祭壇奏告上天,建立社稷宗廟,任閻鼎為太子詹事,總領百事。梁綜與閻鼎爭權,閻鼎殺了他,任王毗為京兆尹。閻鼎首倡復國,立功於天下。始平太守麴允、撫夷護軍索綝都嫉恨他的功勞,而且都想奪權。馮翊太守梁緯、北地太守梁肅,都是梁綜的同母兄弟,是索綝的姻親,謀劃殺掉閻鼎的計策,便陳詞證實閻鼎有無視君主之心,枉殺大臣,請求征討他,便進攻閻鼎。閻鼎出逃到雍,被氐人竇首所殺,首級傳至長安。 [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