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晉書·陶回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目錄

原文

陶回,丹楊人也。祖基,吳交州刺史。父抗,太子中庶子。回辟司空府中軍、主簿,並不就。大將軍王敦命為參軍,轉州別駕。敦死,司徒王導引為從事中郎,遷司馬。蘇峻之役,回與孔坦言於導,請早出兵守江口,語在坦傳。峻將至,回復謂亮曰:「峻知石頭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楊南道步來,宜伏兵要之,可一戰而擒。」亮不從。峻果由小丹楊經秣陵,迷失道,逢郡人,執以為鄉導。時峻夜行,甚無部分。亮聞之,深悔不從回等之言。尋王師敗績,回還本縣,收合義軍,得千餘人,並為步軍。與陶侃、溫嶠等併力攻峻,又別破韓晃,以功封康樂伯。

時大賊新平,綱維弛廢,司徒王導以回有器干,擢補北軍中候,俄轉中護軍。久之,遷征虜將軍、吳興太守。時人飢谷貴,三吳尤甚。詔欲聽相鬻賣,以拯一時之急。回上疏曰:「當今天下不普荒儉,唯獨東土谷價偏貴,便相鬻賣,聲必遠流,北賊聞之,將窺疆場。如愚臣意,不如開倉廩以振之。」乃不待報,輒便開倉,及割府郡軍資數萬斛米以救乏絕,由是一境獲全。既而下詔,並敕會稽、吳郡依回振恤,二郡賴之。在郡四年,征拜領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征虜將軍如故。

回性雅正,不憚強御。丹楊尹桓景佞事王導,甚為導所昵。回常慷慨謂景非正人,不宜親狎。會熒惑守南斗經旬,導語回曰:「南斗,揚州分,而熒惑守之,吾當遜位以厭此謫。」回答曰:「公以明德作相,輔弼聖主,當親忠貞,遠邪佞,而與桓景造膝,熒惑何由退舍。」導深愧之咸和二年,以疾辭職,帝不許。徙護軍將軍,常侍、領軍如故,未拜,卒,年五十一。諡曰威。 四子:汪、陋、隱、無忌。汪嗣爵,位至輔國將軍、宣城內史,陋冠軍將軍,隱少府,無忌光祿勛,兄弟咸有干用。(《晉書•卷七十八•列傳第四十八•陶回傳》)

譯文

陶回,是丹楊郡人。他的祖父陶基,是吳國的交州刺史。他的父親陶抗,官至太子中庶子。陶回被徵召為司空府中軍、主簿,都未去就職。大將軍王敦任命他為參軍,轉任州別駕。王敦死後,司徒王導提拔他為從事中郎,升任司馬。蘇峻之役發生後,陶回與孔坦對導進言,請求及早出兵據守江口,這些話都被記載在《孔坦傳》里。

蘇峻快攻到的時候,陶回又對庾亮說:「蘇峻知道石頭城有重兵把守,不敢直接來,一定向小丹楊進發從南路步行來,應當(在那裡)伏兵攔截他,(這就)可以一戰生擒他。」庾亮沒有聽從他的建議。蘇峻果然從小丹楊經過秣陵進軍,(但是)迷了路,遇到郡里的人,抓住他讓他做嚮導。當時蘇峻在夜裡行軍,他所處的位置很不明了。庾亮聽說了此事,很後悔沒聽從陶回等人的建議。不久朝廷部隊打敗,(不得不)回到本縣,收拾集合義軍,只剩下一千多人,全是步軍。(後來,陶回)與陶侃、溫嶠等人合力攻打蘇峻,又單軍打敗了韓晃,因功被封為康樂伯。

當時叛賊剛被平定平,國家綱紀弛廢,司徒王導因為陶回有才幹,提拔他補任北軍中候,不久轉任中護軍。過了很久,升任征虜將軍、吳興太守。當時因收成不好糧食很貴,三吳尤其厲害。皇帝詔令想聽任百姓互相買賣,來救一時之急。陶回上疏說:「當今天下不全國到處都歉收,唯有東部糧價偏貴,這樣就(允許百姓)互相買賣,這種傳聞必定傳播得很廣,北方賊人聽說了,就會窺侍邊疆。按愚臣的意見,不如打開糧倉來救濟糧食歉收地區的百姓。」於是不等答覆,(他)就打開糧倉,並且撥出府郡的軍糧數萬斛米來救濟那些缺糧戶,因此全境百姓獲得保全。

不久朝廷下詔,一起敕令會稽、吳郡按照陶回的辦法賑濟百姓,這兩郡也賴此(得以度過饑荒)。(陶回)在職四年,被徵召征授任領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征虜將軍仍然保留。

陶回本性端正,不怕強權。丹楊尹桓景諂事王導,很為王導所喜歡。陶回常常情緒激昂地說桓景不是好人,不宜親近。適逢熒惑星(即火星)守着南斗(斗宿)很久,王導對陶回說:「南斗星,是揚州的分野,而熒惑星守着它,我應當讓位來對應這一天譴之兆。」陶回回答說:「您憑藉高尚的德行作宰相,輔弼聖主,應當親近忠貞之士,遠離奸佞小人,而您與桓景促膝過從,熒惑星怎麼能退去呢!」王導覺得很是愧對他。咸和二年(327),因病辭職,皇帝沒答應。轉任護軍將軍,常侍和領軍仍然保留,沒有就任,去世,享年51歲。諡號是威。

他有四個兒子:長子陶汪、次子陶陋、三子陶隱、四子陶無忌。長子陶汪繼承了他的爵位,位至輔國將軍、宣城內史,次子陶陋官至冠軍將軍,三子陶隱官至少府,四子陶無忌官至光祿勛,兄弟四人都很有才幹,很受重用。 [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