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光儂1917年生於瓊海長坡鎮,102歲,南方電網海南瓊海供電局離休職工。他年少下南洋謀生,青年時期在馬來西亞抗擊日寇,槍林彈雨中倖免於難回到故土,支持解放海南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貢獻……走過百年歲月,老人一如既往心懷國家、心懷黨。家中兄弟姐妹6人,李光儂是老大,家裡貧窮,6個孩子吃飯成了大難題,李光儂十四歲便開始跟隨姨丈出海打漁。

李光儂
《百歲記憶·世紀回眸》上榜人物
出生 1917年生
國籍 中國
知名作品 《變形金剛》
《西部英雄約拿·哈克斯》
《陽光下的假日》

11月12日,南方電網海南公司離休員工李光儂在家裡慶祝了自己的百歲生日。年少下南洋謀生,青年時期在馬來西亞抗擊日寇,槍林彈雨中倖免於難回到故土,支持解放海南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貢獻……走過百年歲月,老人一如既往心懷國家、心懷黨[1]

2019年10月14日 -在 《百歲記憶·世紀回眸》上榜。[2]

目錄

人物平時

百歲老人堅定共產主義信念

百歲的李光儂依然身體健朗,除了有點耳背,別的一切都好,他講話聲音洪亮、思路清晰,表達清楚,演唱的《國際歌》和 《游擊隊歌》歌詞準確、鏗鏘有力[3]

李光儂100歲,妻子也已經90歲,李光儂耳朵不好使,妻子眼睛看不見,李光儂經常給妻子說,「現在我就是你的眼睛,而你是我的耳朵啊。」

由於晚上晚睡,每天早上,李光儂都會睡到11點多,並保持着起床後喝咖啡、吃餅乾的習慣。

「父親特別愛吃甜食,所以家中常備餅乾。」小女兒李選莉說,父親的生活比較簡單,凡事都是隨他的喜好而來。

在李光儂老人的房間裡,厚厚的一沓報紙堆放在桌前。平日裡,李光儂常戴着眼鏡、手持放大鏡讀書看報,他最喜歡閱讀《參考消息》。老人也時常收看央視綜合頻道和國際頻道,由於耳背,他看電視從來不開聲音,只是認真地看畫面、看字幕。

李選莉介紹,父親對國際局勢了解得比兒孫輩都要多,他還時刻不忘自己的黨員身份,共產主義信仰特別堅定,經常督促兒孫按時替自己交黨費。

11月12日上午,李光儂在家中慶生時,南方電網海南公司黨委派代表前往老人家中慰問,並送去新黨章,李光儂表示,堅決擁護、堅決支持新黨章。

「父親一生脾氣都很溫和,特別能包容。」李選莉說,這也跟他心中有信仰,並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有關。

人物經歷

年少離家赴南洋

李光儂1917年生於瓊海長坡鎮,102歲,南方電網海南瓊海供電局離休職工。他年少下南洋謀生,青年時期在馬來西亞抗擊日寇,槍林彈雨中倖免於難回到故土,支持解放海南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貢獻……走過百年歲月,老人一如既往心懷國家、心懷黨。家中兄弟姐妹6人,李光儂是老大,家裡貧窮,6個孩子吃飯成了大難題,李光儂十四歲便開始跟隨姨丈出海打漁。

在馬來西亞的舅舅的來信,讓李光儂滋生了外出務工的想法。舅舅為李光儂找了一份工,去當地人家裡打雜,也就是男保姆,就這樣李光儂在馬來西亞生活下去了。

再長大些,李光儂便到當地的一個橡膠園做割膠工人。有次出海遇到颱風,李光儂一行無奈轉到泰國避風,又被送到新加坡。在新加坡,李光儂遇到了堂姐,從堂姐口中,李光儂得知,家鄉已經被日本人占領了,村里很多人也被日本人殺害了,悲痛之餘,李光儂暗下決心一定要找尋機會與日本人抗爭。

回到馬來西亞,李光儂繼續在柔佛州余文打區的一個橡膠園割膠,1942年2月的一天,橡膠園的工人悄悄找到李光儂,要李光儂為他們做交通員,李光儂這才知道,馬來西亞的共產黨組織已經在橡膠工人中建立起來了。李光儂當時非常興奮,立即同意做交通員。 「他們看我年輕、機靈又勇敢,就動員我參加抗日革命活動,我也非常樂意參加。」李光儂的生活開始變得不一樣,懷揣手榴彈、手槍、堅毅勇敢地與日軍鬥爭開始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李光儂參加過攻打日偽維持會的戰爭,參加過攻打被日軍占領的當地警察局,也親眼看到了日軍的暴行。

1942年9月的一天,李光儂下山送木薯,走累了,便停在山腳旁的一棵樹下歇腳,正擦着汗,便遠遠地看見日軍30多人往山里走來,當時日軍也看到了李光儂,便開槍射擊,李光儂拔腿就往山里跑,努力甩開日軍的追擊,並在途中一棵傾倒的大樹下隱藏好,看着日軍追來,李光儂掏出身上的手榴彈,把保險拉開,想等日軍走近發現自己時再同歸於盡,結果日軍從李光儂身邊經過,並沒有發現他。

「日軍離得最近的時候,我們相距只有4米。」李光儂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後來日軍從村里抓來30多名民眾,全部殺害。

日軍投降後,有人勸李光儂回海南,「當時海南還沒有解放,回去之後可以繼續參加革命。」李光儂這才產生了回海南的想法[4]

輾轉返瓊 支持解放戰爭

1948年8月中旬,依靠堂叔的接濟,李光儂湊齊了回瓊的船票錢,攜夫人和兩個孩子乘船三四天,輾轉回到了海南。

回到老家的第二天,瓊海當地黨組織便派人找到了李光儂,他們已經知曉了李光儂在馬來西亞的抗日行動,並動員李光儂去白沙做抗日公學的校長。

「妻子是馬來西亞人,初來乍到,還懷着孕,我不能放下他們不管啊。」李光儂說,因為家庭的原因,他婉拒了這個邀請,但他將關係轉入了中國共產黨,留在瓊海長坡鎮,並成為支前委員會委員,支持解放戰爭。

在接下來的日子,李光儂經受着本村地主惡霸的打壓和陷害,但一直在做解放軍的聯絡員和信息傳遞工作,默默無聞、盡心盡力,直至1950年海南解放。 李光儂夫婦待人溫和,在鄰里鄉親中頗受歡迎,一家在瓊海生活得還算如意。

「媽媽很會照顧小孩,這讓當時的鄰里鄉親很是羨慕。」李選莉說。很多時候鄉親們誰家生小孩,媽媽都是過去幫忙,手把手教大家怎麼帶孩子,怎麼給孩子添食物。

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李選莉每次回到村里,鄉親們依然熱情無比,回城前都要贈送一籮筐一籮筐的土特產。

海南解放後,李光儂在瓊海糧食局工作,後來又先後在林業站、造船廠、物資局、瓊海乾校、瓊海手工業局、瓊海供電公司就職,直至1977年從瓊海供電公司離休。

參考資料

  1. 海南百歲老黨員表示堅決擁護《新黨章》 新華網本地站,發布時間;2017-11-12 18:11
  2. 百歲老人回憶開國大典 愛奇藝;
  3. 百歲老黨員心懷黨 黨員園地,發布時間;2017-11-13 13:27
  4. 海南這3位老人超「硬核」經歷,讓人不得不服! 海南日報,發布時間;2019-10-04 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