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小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小樓
出生 1878
安徽懷寧
逝世 1938
知名於 楊派藝術的創始人
知名作品 長坂坡、挑滑車


楊小樓[1],(1878年-1938年),名三元,出生地:安徽懷寧。京劇武生演員,楊派藝術的創始人。

楊月樓之子,安徽懷寧人。當時和梅蘭芳余叔岩並稱為「三賢」,成為京劇界的代表人物,享有「武生宗師」的盛譽。

幼時入小榮椿社學藝,從師楊隆壽姚增祿楊萬青學武生。十七歲出科,得義父譚鑫培王楞仙張淇林王福壽牛松山等的指導,拜俞菊笙為師。

演藝經歷

幼時入小榮椿社學藝,從師楊隆壽姚增祿楊萬青武生

十七歲出科,在京、津兩地搭班表演。得義父譚鑫培王楞仙王福壽張淇林牛松山等的指點,拜俞菊笙為師。

二十四歲搭入寶勝和班,以「小楊猴子」之名露演。又與譚鑫培同在同慶班,經譚氏獎掖,成為挑大樑的武生演員。[2]

二十九歲時入昇平署為外學民籍學生,備受慈禧太后賞識。他與譚鑫培、陳德霖、王瑤卿、黃潤甫、梅蘭芳、尚小雲、荀慧生、高慶奎、余叔岩、郝壽臣等人合作,先後組建陶詠、桐馨、中興、崇林、雙勝、永勝等戲班,聲譽鵲起。

1933年,同仁堂藥鋪樂家特煩請楊小樓演出《鐵籠山》,地點在吉祥園。

當時台上除有檢場人外,後台個別人可以在台上聽戲。《鐵籠山》開始時,檢場人在下場門一邊靠場面外側,放了一把空椅子。等到「起霸觀星」時,從下場門內匆匆走出一位身材魁偉、面形瘦長的便衣人士,在椅子上一坐。我當時也在台下看戲,看清這個人的面容,心中為之一振,心想今天甭看戲裡的「姜維」了,先看這位聽戲的「姜維」,就夠過癮的了。原來這位就是當時的名武生孫毓堃,他早就以演《鐵籠山》名重一時了。

《申報》部分報道

1922年5月底,楊小樓應邀赴上海天蟾舞台演出, 5月27日《申報》14版《天蟾舞台昨晚宴客》一文:

天蟾舞台、現已聘請梅蘭芳、楊小樓、王鳳卿聯袂由京抵滬,系由該台台主許少卿親自北上聘就南來。此次南行眾星璀璨,楊、梅除各自演出了拿手劇目外,並在滬首次演出了《霸王別姬》,轟動大上海。

5月30日《申報》17版發表《梅訊》稱:畹華、小樓今春在京扮演《霸王別姬》萬人空巷,比至海上,盛況更當十倍王城也。

1931年元月,楊小樓應上海榮記大舞台聘請,再度赴滬演出,時已53歲。

1月18日《申報》19版刊登了一篇《楊小樓到滬訪問記》的訪談文章:楊小樓、新艷秋等於十四日下午到滬,余聞訊亟訪小樓於大中華飯店。小樓風采如舊,惟兩頰稍現風塵之色。

此後,《申報》連續登出多篇戲評,皆盛讚楊小樓。1931年1月28日《申報》11版發表《美具難並之盜御馬》稱:武生泰斗楊小樓,挾其十載睽別之銳氣,已於二十三晚以《盜御馬》劇與滬人相見於大舞台上。小樓為武生全材。念白之脆勁,神態之俊逸,表做之入化,扮相之英武, 世無其匹。尤以體格之魁梧,嗓音之洪亮,為任何人所難及。此劇為其生平得意傑作,久已南北同欽,適值金少山之竇二敦,亦夙為觀眾所嘆服,故世人皆認為若得二伶合演,斯真美具難並之佳劇也。

1月31日《申報》11版發表《大舞台三夕記》劇評稱:楊小樓、馬連良、新艷秋同時演藝於大舞台,如此好戲機不可失,乃連觀三夕觀小樓《連環套》、《八大錘》、《安天會》三劇,三種性質、三種表情、三種打法、 三種步法,而小樓演之,並皆入妙,真全才也。

孫毓堃

孫毓堃是楊小樓的義子,是俞振庭的外甥,故而藝名「小振庭」。他幼時跟俞振庭學武生,身上極有功夫。其母帶他到楊家請楊小樓教他戲,楊不能拒絕,因其母是楊小樓的大師姐。但楊小樓說:「俞五爺(俞振庭)教你的戲,我一字不改。我教你一出俞五爺不唱的戲--《狀元印》。」後來又給他說過《戰宛城》。孫毓堃一直私淑,他的《挑滑車》、《連環套》等戲,後來都是按楊派路子演的。

那天孫毓堃在台側一坐,就好像是由他來報幕的,介紹這不一般的《鐵籠山》。他聽楊小樓的《鐵籠山》,不是去看什麼身段、打什麼把子,這些他都會。他是「內行看門道」,看楊小樓的勁頭、台上氣度,提高自己的認識。像孫毓堃這種自覺學戲的精神和做法是很值得借鑑的。

正式拜師弟子

楊小樓的正式拜師弟子共有三人。早年曾收過武淨演員侯海林,另兩位是延玉哲和傅德威,他們當時是中華戲曲專科學校的學生。他倆的拜師儀式是在北京中山公園水榭舉行的,時間是1935年。

楊小樓為了收徒,特在吉祥戲院親演《賈家樓》和《野豬林》兩齣戲給延、傅做示範。《賈家樓》是打基礎的傳統武戲,《野豬林》是有創作的新編文戲。這反映了楊的教學思想,要求學生要高標準地打好基礎、高水平地創新、全面發展、文武皆能。事後楊親自去中華戲校,請校方關心他的弟子延、傅二生的學習。

武生打基礎的戲很多,為什麼楊小樓給延、傅示範《賈家樓》呢?我理解「科班」學生演戲與「大班」演員演戲在格調和火候上是不同的,學生聽老師的戲主要是去學氣度和勁頭。但其中還有一層意思,楊小樓的《賈家樓》是學乃師俞菊笙的,楊授徒選擇此戲,表示不忘其師、不離其宗,使弟子知其所學淵源,懂得俞氏規範。當年俞菊笙在《賈家樓》中有許多創作,包括把子的「一封書」、「打出手」等。俞振庭、孫毓堃、許德義(不勾臉)均擅演此劇中唐璧一角。楊小樓這次演唐璧,不僅示範了扮戲。楊在此戲中穿湘色蟒、硬靠、箭衣、硬扎巾,很適合唐璧戴黲髯的身份。

為什麼示範《野豬林》呢?那是應將老師本人的創作特別是新戲向學生介紹一下。楊小樓成名後,除演出經典的傳統武戲外,一直沒有停止編排新戲(包括舊劇新排和新排劇目)。《野豬林》就是其中較成功的一劇。[3]

藝術特色

楊小樓在藝術上繼承家學,師法俞菊笙、楊隆壽,同時博採眾長,逐漸形成獨樹一幟的「楊派」。楊小樓的嗓音清脆洪亮,唱念均遵「奎派」風範,咬字清楚真切,間有京音,行腔樸直無華。唱念注意準確表達角色的感情。從現存的《霸王別姬》《夜奔》《野豬林·結拜》等戲的唱片中,可以領略到他唱念的神韻。楊小樓武打步法準確靈敏,無空招廢式,更能恰當貼切地表現人物的性格,着力體現意境,追求神似,也即「武戲文唱」的楊派特點。[4]

主要作品

長靠戲《長坂坡》《挑滑車》《鐵籠山》,

箭衣戲《狀元印》《八大錘》《艷陽樓》,短打戲《連環套》《落馬湖》《安天會》,崑曲戲《林沖夜奔》《寧武關》《麒麟閣》,老生戲《法門寺》《四郎探母》《戰太平》。

代表作品

長坂坡、挑滑車

視頻

楊小樓 郝壽臣《連環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