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杭州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杭州灣:位於中國浙江省東北部,既是海灣也是錢塘江的入海口。杭州灣西起浙江海鹽縣澉浦鎮和上虞區之間的曹娥江收閘斷面,東至揚子角到鎮海角連線。與舟山、北侖港海域為鄰;西接紹興市,東連寧波市,北接嘉興市上海市。有錢塘江曹娥江注入,是一個喇叭形海灣。

杭州灣位於北半球太平洋西岸,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浙江省上海市之間。

概況

它西起浙江海鹽縣澉浦鎮慈谿之間的西三豐收閘斷面,與錢塘江水域為界;東至上海揚子角-寧波鎮海連線,與舟山北侖港海域為鄰;南連寧波市,北接上海市嘉興市[1]錢塘江曹娥江注入,是一個喇叭形海灣

灣口寬約95公里,自口外向口內漸狹,到澉浦為20公里。海寧一帶僅寬3公里。自乍浦至倉前,七堡至聞家堰一帶水下形成巨大的沙坎(洲),長130公里,寬約27公里,厚約20米。

地理形成

杭州灣北側金山衛乍浦之間的沿岸海底有一巨大的沖刷槽,最深約40米。杭州灣(Hangzhou Bay,Hongzhou Wan)底形態自灣口至乍浦地勢平坦;從乍浦起,以0.1~2‰的坡度向西抬升,在錢塘江河口段形成巨大的沙坎。杭州灣北岸為長江三角洲南緣,沿岸深槽發育;南岸為寧紹平原,沿岸灘地寬廣。

灣底的地貌形態和海灣的喇叭形特徵,使這裡常出現涌潮或暴漲潮。杭州灣以海寧潮錢江潮)著稱,是中國沿海潮差最大的海灣,歷史上最大潮差曾達8.93米(澉浦)。灣外為舟山群島

歷史形成

杭州灣的形成與長江三角洲的伸展和寧紹平原成陸密切相關。泥沙以海域來沙為主,其中長江來沙對杭州灣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物質以顆粒勻細的細粉沙為主,極為鬆散,抗沖能力小。冰後期海侵以來,長江三角洲的南沙嘴曾伸展到王盤山

公元3~4世紀後,由於長江流域山地大量開發,固體徑流增多,使三角洲迅速向東發展,灣口東移。灣口地形改變使外海潮流愈益受到約束,促進潮流強度增加,從而又引起灣內地形的改變。

杭州灣中,漲潮主流多經王盤山北,北岸岸線緩慢後退;落潮主流一般經王盤山南,因流速沿程降低,南岸發生淤積。兩岸局部皆有海塘圍護。灣域潮汐能源甚豐。灣口王盤洋為舟山漁場的一部分,兩側海塗已逐步圍墾利用。航運條件較好,沿北岸深槽可通航萬噸海輪。

孫中山曾擬在此建東方大港。乍浦陳山碼頭和杭州灣口南岸甬江口鎮海港可泊海輪。杭州灣畔海鹽縣建有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秦山核電站

杭州灣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Hangzhou Bay Bridge)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它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谿水路灣(杭州灣新區),全長36公里,是世界上第二長的跨海大橋,比連接巴林與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還長11公里。

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後將縮短寧波上海間的陸路距離120公里,是國道主幹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h,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約140億元。2003年11月14日開工,經過43個月的工程建設,2007年6月26日全橋貫通,計劃於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橋面鋪裝,大橋已於2008年5月1日晚11時58分正式通車。

大橋的建設有利於主動接軌上海,擴大開放,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合作與交流,提高浙江省特別是寧波市和嘉興市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增強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有利於完善長江三角洲區域公路網布局及國道主幹線,緩解滬、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壓力;有利於改變寧波市交通末端的狀況,從而變成交通樞紐,實施環杭州灣區域發展戰略;有利於促進江、浙、滬旅遊發展的需要。[2]

參見

鏈接

  • 中國海洋
  • Zhejiang topics
  • 上海市功能性區域
  • PRChina-geo-stub
  • DEFAULTSORT:Hangzhou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