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林文秉

圖片來百度圖片

出生     1893年11月浙江寧波

逝世    1969年8月1日(76歲)

母校    哈佛醫學校1915年

重要貢獻  中國眼科開拓者

科技成果獎 眼科病理解剖學

林文秉(1893年-1969年),清光緒十九年生,中國眼科開拓者。浙江寧波人。

目錄

生平

浙江寧波人,1893年11月出生,也有資料記作上海人

  • 1920年(民國9年)於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畢業,獲醫學士學位,獲學院最高榮譽—金鑰匙獎,並授予醫學博士學位。在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工作。
  • 1925年(民國14~16年),赴奧地利留學,畢業於維也納醫學院,專攻眼科病理學,獲眼科醫學博士學位。

1926年,獲眼科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南京中央醫院眼科主任、上海醫學院教授。

  • 1926年至1936年,先後發現、描述黑熱病斑疹傷寒傷寒痢疾等全身性疾病所引的眼部變化。曾任南京中央醫院眼科主任,國立上海醫學院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二軍醫大學眼科學教研室主任、教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副會長。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是我國眼科病理學的開創者之一。
  • 1950年,受聘為上海軍醫大學(今第二軍醫大學)教授、眼科教研室主任。兼任中華眼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眼科雜誌》、《解放軍醫學雜誌》編委,並任上海市第三、四屆政協委員。
  • 第二軍醫大學教授,並擔任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教研室原主任,專業技術職稱1級。
  • 1950年提出新的沙眼分期,揭示沙眼病理的本質,澄清理論上的混亂,至今仍為臨床診斷所遵循。一生撰寫學術論文數十篇,其中不少是結合國情具有獨創性的研究成果。

1952年,創建我國第一個眼科病理學實驗室。

  • 1963年,以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大量的病理資料,編著60萬字的《眼科病理解剖學》,為國內第一部眼科學專著,於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
  • 在國內最早發現並描述黑熱病、斑疹傷寒、傷寒、痢疾、淋病、梅毒等全身疾病引起的眼部變化,有關論文在國內外發表後,引起廣大眼科、內科醫師的重視。
  • 1969年8月1日逝世於上海,終年76歲,有女林雲亮。

重要成就

  • 1952年: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眼科病理學實驗室。
  • 1963年:編輯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眼科病理學》,該著作在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
  • 1926年至1935年間:林在國內最早發現和描述傷寒痢疾黑熱病、斑疹傷寒等消化道呼吸道疾病、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患者眼部變化。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