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三枝葉(木犀科、素馨屬植物))

目錄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三枝葉(木犀科、素馨屬植物))

三枝葉,中藥名。為木犀科素馨屬植物滇素馨(Jasminum subhumile W.W.Smith)的根或葉。全年或夏、秋季採收,根挖取後,除去泥土,切片;葉洗淨,切碎,鮮用或曬乾。味辛、微苦,性平。具有祛風除濕、止痛、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感冒發熱、頭痛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病證。生於溪邊或林中。分布於四川、雲南。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三枝葉
  • 別 名:三叉葉、三爪皮、喜葉子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捩花目
  • 科 :木犀科
  • 屬 :素馨屬
  • 種 :滇素馨
  • 分布區域:四川、雲南
  • 採收時間:全年或夏、秋季
  • 用 量:內服:15-30g;外用:適量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0.5-5m。小枝無毛或密被柔毛,具稜角。葉互生,三出複葉與單葉混生,小葉3枚,稀2或5枚;葉柄長0.5-6cm,具溝;葉片革質,兩面光滑或下面沿中脈被短柔毛;小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12.5cm,寬1-5cm,先端急尖至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小葉柄無或可達3cm;單葉卵形或寬卵形,有時近圓形或為披針形。聚傘花序常多少呈圓錐狀排列,頂生;苞片線形,長1-5mm;花梗長1-1;2cm,光滑無毛或疏被短柔毛至絨毛;花芳香;花萼被絨毛或無毛,裂片不明顯;花冠黃色,近漏斗狀,花冠管長0.8-1.2cm,裂片4-5枚,寬卵形或近圓形、長圓形,長3-9mm,寬3-4mm。果球形或橢圓形,長1-1.6cm,徑0.5-1.6cm,呈黑色或紅黑色。花期3-7月,果期8月。 [1]

生長環境

生於溪邊或林中。分布於四川雲南

入藥部位:根或葉。

性味:辛、微苦,平。

功效:祛風除濕止痛,止血

主治:用於感冒發熱頭痛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研末撒。

採集加工:全年或夏、秋季採收,根挖取後,除去泥土,切片;葉洗淨,切碎,鮮用或曬乾。

三枝葉(中藥材)

拼音注音:Sān Zhī Yè

別名:三叉葉、三爪皮、喜葉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滇素馨的根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Jasminum subhumile W.W.Smith[J.subhumile W.W.Smith var.glabricymosum(W.W.Smiih)Miaoex P.Y.Bai;J.diversifloium Kobuski var.Jabricymosum(W.W.Smith)Kobuski]

採收和儲藏:全年或夏、秋季採收,根挖取後,除去泥土,切片;葉洗淨,切碎,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溪邊或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雲南。

原形態

灌木或小喬木,高0.5-5m。小枝無毛或密被柔毛,具稜角。葉互生,三出複葉與單葉混生,小葉3枚,稀2或5枚;葉柄長0。5-6cm,具溝;葉片革質,兩面光滑或下面沿中脈被短柔毛;小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12.5cm,寬1-5cm,先端急尖至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小葉柄無或可達3cm;單葉卵形或寬卵形,有時近圓形或為披針形。聚傘花序常多少呈圓錐狀排列,頂生;苞片線形,長1-5mm;花梗長1-1;2cm,光滑無毛或疏被短柔毛至絨毛;花芳香;花萼被絨毛或無毛,裂片不明顯;花冠黃色,近漏斗狀,花冠管長0.8-1.2cm,裂片4-5枚,寬卵形或近圓形、長圓形,長3-9mm,寬3-4mm。果球形或橢圓形,長1-1.6cm,徑0.5-1.6cm,呈黑色或紅黑色。花期3-7月,果期8月。 [2]

性味:辛;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止痛;止血。主感冒發熱;頭痛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15-30g。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研末撤。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