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中華苦蕒菜(菊科、苦蕒菜屬植物))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中華苦蕒菜(菊科、苦蕒菜屬植物))

菊科、苦蕒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47厘米。根垂直直伸,通常不分枝。根狀莖極短縮。莖直立單生或少數莖成簇生,基部直徑1-3毫米,上部傘房花序狀分枝。基生葉長橢圓形、倒披針形、線形或舌形。莖生葉2-4枚,極少1枚或無莖葉,長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全部葉兩面無毛。頭狀花序通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含舌狀小花21-25枚。總苞圓柱狀;總苞片3-4層,外層及最外層寬卵形。舌狀小花黃色,干時帶紅色。瘦果褐色,長橢圓形。分布於中國黑龍江、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俄羅斯、日本、朝鮮也有分布。生于山坡路旁、田野、河邊灌叢或岩石縫隙中。

全草入藥;用於腸癰,肺癰高熱,咳吐膿血,熱毒療瘡,瘡癤癰腫,胸腹疼痛,闌尾炎,腸炎,痢疾,產後腹痛,痛經等。

目錄

中華苦蕒菜(學名: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中華苦蕒菜
  • 拉丁學名: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
  • 別 名:山鴨舌草、山苦蕒、黃鼠草、小苦苣、苦麻子、苦菜、中華小苦蕒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 :桔梗目
  • 科 :菊科
  • 屬 :苦蕒菜屬
  • 種 :中華苦蕒菜
  • 命名者及年代:(Thunb.) Nakai,1920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47厘米。根垂直直伸,通常不分枝。根狀莖極短縮。莖直立單生或少數莖成簇生,基部直徑1-3毫米,上部傘房花序狀分枝。基生葉長橢圓形、倒披針形、線形或舌形,包括葉柄長2.5-15厘米,寬2-5.5厘米,頂端鈍或急尖或向上漸窄,基部漸狹成有翼的短或長柄,全緣,不分裂亦無鋸齒或邊緣有尖齒或凹齒,或羽狀淺裂、半裂或深裂,側裂片2-7對,長三角形、線狀三角形或線形,自中部向上或向下的側裂片漸小,向基部的側裂片常為鋸齒狀,有時為半圓形。莖生葉2-4枚,極少1枚或無莖葉,長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不裂,邊緣全緣,頂端漸狹,基部擴大,耳狀抱莖或至少基部莖生葉的基部有明顯的耳狀抱莖;全部葉兩面無毛。

頭狀花序通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含舌狀小花21-25枚。總苞圓柱狀,長8-9毫米;總苞片3-4層,外層及最外層寬卵形,長1.5毫米,寬0.8毫米,頂端急尖,內層長橢圓狀倒披針形,長8-9毫米,寬1-1.5毫米,頂端急尖。舌狀小花黃色,干時帶紅色。瘦果褐色,長橢圓形,長2.2毫米,寬0.3毫米,有10條高起的鈍肋,肋上有上指的小刺毛,頂端急尖成細喙,喙細,細絲狀,長2.8毫米。冠毛白色,微糙,長5毫米。花果期1-10月。

生長環境

生于山坡路旁、田野、河邊灌叢或岩石縫隙中。

在中國山西太原,中華苦蕒菜自然分布區位於汾河公園,海拔800米左右,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9.5℃,霜凍期為10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無霜期140-190天,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土壤質地以砂質土壤為主,pH值介於7.5-8.5之間,平均為8.1,屬於偏鹼性土壤。中華苦蕒菜屬於喜光性藥用植物,其自然分布區多在路邊、田間地頭、山地及荒野等光線充沛的地方,這些地區砂粒含量多,有機質少,土壤貧瘠,而中華苦蕒菜能在這些區域正常生長,足見中華苦蕒菜是一種極耐貧瘠的藥用植物。在分布和栽培條件好的砂壤土中,中華苦蕒菜的根系更加發達葉片更寬更長,長勢更旺,而生長在透氣透水較差的黏土中,中華苦蕒菜的根量少,葉片細而窄,長勢差。

生長習性

中華苦蕒菜在中國山西太原地區各生育時期出現的時間如下:

萌動期:每年春季3月底,當氣溫穩定在10 ℃左右時,宿根隱芽開始萌發。

出苗展葉期:3月下旬至4月初,氣溫在10-15℃左右時,出苗展葉。當氣溫在20℃範圍內,隨着溫度的升高,生長速度加快,進入營養生長旺盛期。

花蕾出現期:中華苦蕒菜經過旺盛的營養生長期,營養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就會轉入生殖生長,形成花枝並現花蕾。最早發現花蕾的時間是4月10日,比較集中的時間是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中旬。觀察發現,開花後的老株只要營養積累達到需要,就會不斷從基部抽生花枝並在枝上現蕾,這種現象一直可以持續到7月上旬、中旬。9月中旬、下旬,中華苦蕒菜經過炎熱的夏季,再經過短暫的營養生長期,又開始抽枝現蕾,只是後期抽枝、現蕾數比較零星分散。

開花期:中華苦蕒菜比較集中的開花期為4-5月,零星開花期可持續到9月中旬、下旬至10月初。每株從花蕾形成到花朵開放需7-8天,每天每一大分枝開放花序1-3個,頂端的頭狀花序先開,依次往下。每天早晨6:00左右太陽升起的時候,頭狀花序開放,一直持續到下午4:50左右開放的花朵全部枯萎,即當天開放當天枯萎。陰雨天不易開花。

果實成熟、採集期:開放的花朵,經過授粉,7天左右果實就會成熟,4月下旬就可採到種子,比較集中的採種期在5月。當頭狀花托上的果實自然蓬鬆呈頭狀時採收,最佳時間為每天下午4:00左右,此時的種子達到自然成熟,但沒有脫落,種子呈棕紅色,飽滿,質量好,而且收穫效率高。如果採集太早,種子未充分成熟,質量下降;採集太晚,多數種子隨微風飄落,收穫效率低。如果每天上午採集,採集到的種子只有成熟種子的1/3-1/2。遇到颳風、下雨天氣需提前採收。陰雨天結實率降低。

枯萎休眠期:10月下旬至11月初,氣溫急劇下降,中華苦賣菜地上部分葉片的營養逐漸轉移到根部積累起來,植株枯萎,生理活動減慢直至停止,進入越冬休眠期。 [1]

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味辛、苦,性微寒。歸肝、胃、大腸經。清熱解毒,涼血,消癰排膿祛瘀止痛用於腸癰肺癰高熱咳吐膿血熱毒療瘡瘡癤癰腫胸腹疼痛闌尾炎腸炎,痢疾產後腹痛,痛經等。

中華苦蕒菜的功效與作用

農村常見的苦菜和苦蕒菜有什麼區別?各有什麼作用?

苦菜各個地方指的植物都不一樣,我們這裡人們常吃的苦菜,據我查資料是苦苣菜屬的「苣蕒菜」,學名為Sonchusarvensis.Linn.。

苦蕒菜各個地方指的植物也有不同,我們這裡叫苦蕒菜的實際指的是苦蕒菜屬植物「中華小苦蕒」,也叫山苦蕒,學名為Ixeridiumchinensis(Thunb.)Nakai。

一,苦菜和苦蕒菜有什麼區別?

1,生性:苦菜的根狀莖匍匐;莖幹高約四十公分,有縱紋,不分叉。苦蕒菜的根狀莖細長,橫臥;莖幹最高三十公分,細弱,基部多分叉。

2,葉子:苦菜的基部生長的葉多數,與莖幹上生長的葉同形狀,葉片長圓狀倒披針形,長十到二十公分,葉邊波狀或有刺狀尖齒,中脈明顯。苦蕒菜的葉形變化很大,基部生長的葉片線狀披針形、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十公分左右,葉邊全緣、有齒或不整齊羽狀深裂;莖中部葉少,窄披針形。

3,花:苦菜的頭狀花序排列成傘狀,花序稀疏,花朵黃色,花柄較粗。苦蕒菜的頭狀花序排列成圓錐狀,總花柄很細,花朵黃色或白色。

4,果實:苦菜的果實兩頭尖,稍扁,淺褐色,有冠毛,白色,長約一公分,容易脫落。苦蕒菜的果實稍彎曲,黃棕色,冠毛白色,質稍硬如剛毛。

二,苦菜和苦蕒菜有什麼作用?

苦菜在我們渭河流域是多少年來人們食用的傳統野菜,困難時期可救人的性命,現在還是家常食用野菜;苦菜的全草還可入藥,有清熱解毒功效,可治療乳瘡、眼病等症。

* 苦蕒菜為田間雜草,我們這裡一般不作野菜食用;苦蕒菜的全草可入藥,有清熱利濕、解毒排膿、活血化瘀功效,可治療闌尾炎、腸炎等症;嫩根和葉可作飼料。 [2]

苦蕒菜養豬有什麼作用?

苦蕒菜,俗稱苦菜子,夏秋生長旺盛,適應性強,產量高,營養豐富,是豬良好的飼料。新鮮的苦蕒菜含水分89%,粗蛋白2.6%,粗脂肪1.7%,粗纖維1.6%,無氮浸出物3.2%。風乾的苦蕒菜含粗蛋白質20%以上。新鮮的苦蕒菜柔嫩多汁,有白漿,稍有苦味,有健胃和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其餵法是:採挖的苦蕒菜用清水洗淨,切碎或打漿後餵豬,對提高母豬泌乳和仔豬的增重有良好的效果。為了防止豬拉稀,最好摻些干飼料。

中華苦蕒菜,一味樸素而不起眼的中草藥

中華苦蕒菜,花開燦爛,煞是喜人,趕快拍照留念。如上圖,在城市中,很少看到這麼多,這麼蔥蔥鬱郁的中華苦蕒菜。雖說它是野菜,是雜草,但是它源自天然美的姿態,觸動心弦,引人遐想。

中華苦蕒菜沒有高大挺拔的身軀,沒有妖冶艷麗的姿色,更沒有芳香迷人的氣味,它就是一束開在路邊的野花,然而它有頑強的生命力,有不屈不撓的毅力,更有給一個機會就蓬勃燦爛的爆發力。就是這股勁兒,這撮兒力,中華苦蕒菜生于山坡路旁、田野、河邊灌叢或岩石縫隙中,遍布中華大地,生生不息。 [3]

中華苦蕒菜在不同的地方叫法五花八門:

老鸛菜、盤兒草、鴨舌草、苦球菜、兔仔草、牛舌草、土蒲公英、黃花菜、苦碟子、苦丁菜、敗醬草、墓頭回(這些名字請熟悉的朋友們認領確認)。

中華苦蕒菜雖是不起眼的野菜,卻是一味神奇的中草藥。它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癰排膿,消腫止痛。用於咽喉腫痛,乳癰,腸癰,肺癰高熱,胸腹疼痛,咳吐膿血,闌尾炎,腸炎、痢疾,產後腹痛,黃疸,痢疾,淋證,痛經,跌打損傷,各種熱毒瘡疔,瘡癤痛腫等等。新鮮的中華苦蕒菜,搗碎之後,敷在癰瘡腫脹處,消腫止痛效果很好,這也是古人常用的方法。不僅古人拿來醫病,現代醫療實踐也證明了中華苦蕒菜具有解熱、鎮痛、消炎解痙、抑制和治療艾氏腹水癌等功能。經研究,中華苦蕒菜化學成分複雜,主要含腺苷、黃酮類、倍半萜內酯類和三萜皂苷類化合物,除此之外還含有甾醇、香豆素、木脂素、維生素、氨基酸、糖等類化合物。

記得兒時一個小夥伴被蠍子蟄了,一位年邁的老奶奶,讓我們一群人去找開黃花的野菜。找來的野菜五花八門,最後,她挑了棵中華苦蕒菜,揉碎了按在被蠍子蟄了的地方,當時也沒有進行什麼其他的藥物治療。後來那個小夥伴也沒有出現其他的什麼不適,被蜇的位置慢慢消腫就好了。這個事之後,我們一群小夥伴都覺得這個野菜好神奇,甚至多年之後長大了的小夥伴們重聚,還會聊起這件事,提起中華苦蕒菜。

中華苦蕒菜還具有食用價值,嫩根和葉可食用,現在人們常摘點野菜嘗個鮮。牧民朋友常用他做牛羊飼料,據說效果很好。想不到中華苦蕒菜,樸素不起眼的外表下,真是掩蓋了一個寶藏啊。

山河大地多美好,花草樹木皆奇妙。 了解中草藥知識,做健康中國人。切記,尋醫問藥遵醫囑,祝大家健康平安。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中华苦荬菜(菊科、苦荬菜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野外採摘中華苦蕒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