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椑木鎮

中文名 :椑木鎮

所屬地區: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

椑木鎮,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轄鎮,位於東興區東南部。由於明朝官員陳鶴鳴誤把"稗木鎮"寫作"椑木鎮"得名。椑木鎮幅員面積123.61k㎡,管轄7個社區(玉屏社區、馬南社區、內糖社區、峨柴社區、光榮社區、新渡社區、同樂社區)、4個行政村(四合村、互助村、團結村、月池村),距離東興區(東興街道)15.03km,可從廈蓉高速椑木收費站、內江繞城高速椑木東收費站到達。

2019年12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內江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11號):撤銷中山鎮、椑南鎮和小河口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椑木鎮管轄,椑木鎮人民政府駐馬道子一路66號。 [1]

目錄

民政事業

1995年10月,因行政區劃調整,由市中區劃歸東興區至今。

素有"蓉城第一關"、"川南第一門戶"之稱,1995年劃歸東興區管轄,是省級小城鎮建設重點鎮,省級民營經濟試驗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和文化先進鎮,也是內江市總體綜合規劃的二類工業居住區,更是內江城郊衛星城鎮中重要的商貿物資集散地。

椑木鎮處在東興區東南部,東靠小河口鎮,南連椑南鎮,西接中山鎮,北望樂賢街道,距離東興區(東興街道)15.03km。成渝鐵路、G76(廈蓉高速)(廈門--成都)、G321(廣成公路)(廣州--成都)、XKC3(南美公路)(南瓜橋--四美橋)、沱江縱貫全境,交通便捷。鎮內有火車站和高速公路進出口,擁有縣鄉級公路3條,村村通公路,至成都、自貢、瀘州等地極為方便,是東興區的南部商貿物資集散地。椑木鎮地處要衝,交通優勢突出,位於內江東南,成渝鐵路、G76(廈蓉高速)(廈門--成都)、G321(廣成公路)(廣州--成都)、XKC3(南美公路)(南瓜橋--四美橋)穿梭而過,鎮內設有火車站、高速公路進出口,內江至椑木快速通道也即將建成;沱江繞鎮而過,水運發達,上達資中、資陽,下通自貢、瀘州,公路呈網絡,交通四通八達,距成都183公里,距瀘州72公里,距自貢52公里,是東興區中心集鎮,輻射周邊鎮10個,人口達20萬人以上。

椑木鎮幅員面積123.61k㎡,管轄7個社區(玉屏社區、馬南社區、內糖社區、峨柴社區、光榮社區、新渡社區、同樂社區)、4個行政村(四合村、互助村、團結村、月池村)。

椑木鎮特色農產品:水稻、玉米、小麥、豆類、油菜花生蔬菜、山羊、奶牛、家禽。

住建事業

城鎮基礎設施較為完備。場鎮街道形成網絡,已建成27條,長達5公里,有日產8000噸優質自來水的椑木水廠和峨柴水廠,兩座供電能力4250KVA的10千伏變電站,供氣能力1萬立方米可供10萬人用氣需要的天燃氣配電站,有線廣播電視已實現"村村通",郵電通訊發達,移動電話、程控電話、小靈通、尋呼網絡覆蓋全鎮;鎮內有占地11000平方米的農貿綜合市場,設有專業市場--椑木廢舊金屬回收市場,占地40畝的馬南大型綜合農(商)貿批發市場已建成即將投入使用,市場管理規範,配套設施完善;有設施配套、管理規範的三級客(貨)運站及沱江河客運碼頭;有兩所醫院,其中椑木一院新建工程投資1000萬元面積達12847㎡,設施一流,別具特色,現確定為東興區第三人民醫院;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共有學校9所,其中中學3所。以基礎設施為龍頭的小城鎮建設年均社會總投入都在3000萬元以上;房地產開發面積達3.3萬平方米,積極促進了鎮域經濟發展。椑木鎮系四川省小城鎮建設重點試驗鎮,屬省級"內江市東興區個體私營經濟試驗區"和"內江市東興區工業園區"。


視頻

內江·椑木鎮,一個歷史文化小鎮——名俱揚航拍,記錄人世變遷。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