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毛昭晰,1929年出生,浙江奉化人,著名史前史學家[1]。現任西泠印社理事、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2]、浙江省考古學會會長、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浙江省老教授學會會長、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名譽理事長、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國際博物館協會會員、英國圖書館協會會員[3]

毛昭晰
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
出生 1929年
浙江寧波
國籍 中國
母校 浙江大學
職業 史學家
知名作品 《世界上古史綱》

目錄

人物簡介

毛昭晰,1929年5月7日生於浙江寧波,世居杭州,祖籍奉化,中共黨員、民進會員,現任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良渚博物院名譽院長、浙江省老教授協會會長、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文物學會顧問等職。曾先後任浙江省考古學會會長、浙江省博物館學會會長、浙江省圖書館學會會長、第四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五、六屆省政協常委、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

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際、第四個中國文化遺產日前夕,授予21位終生致力於中國文博事業、成績卓著、德高望重的同志"中國文物、博物館事業傑出人物"榮譽稱號[4],毛昭晰先生也名列其中。在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期間,他為文物保護立法的完善獻計獻策。經他努力保護下來的文物還有很多,如杭州胡慶余堂、大運河邊的富義倉、小河直街拱宸橋西的歷史街區、西湖的郭莊、沙孟海故居、劉大白墓、寧波的月湖庵、張蒼水故居、紹興的秋瑾紀念碑、嵊州的城隍廟古戲台、溪山第一樓、海寧鹽官的王國維故居、桐鄉烏鎮的修真觀戲台、湖州的錢業會館、慈谿的上林湖越窯青瓷窯址群、溫州甌海的永昌堡等等。他為浙江乃至全國的文物事業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傑出貢獻,

人物履歷

1949年浙江大學文學院史地系畢業後,他在杭州宗文中學高中部任歷史教員,並考入浙大人類學研究所為研究生。

1951年之後在杭州大學、浙江大學任教,主要從事人類學、史前史及古代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50年代在杭州大學籌建了歷史系文物陳列室,收藏了一批珍貴文物,對歷史教學和研究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毛昭晰
毛昭晰先生給大家介紹文化遺產

1978年,他倡議在杭州大學開設文物及博物館學專業,經三年奔走,終在1981年開始招生,為浙江文博事業發展奠定了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兩大基礎。他執教講壇60年,嚴謹治學、筆耕不輟,學術研究成果斐然。

1981年至1983年,毛昭晰兼任杭州大學圖書館館長。

1983年至1993年兼任浙江省文化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及浙江省博物館館長。

1991年受聘為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專家組成員。

1994年受聘為日本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2001年3月,他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設立"文化遺產保護日"的建議。

2003年2月又給李鵬委員長和溫家寶總理寫信,竭力呼籲保護洛陽東周陵墓。

主要著譯

主要著譯有《世界上古史綱》(合著)、《世界上古史》(合著)、《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合著)、《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特約編輯)等,此外還發表了《羽人和海上之路》、 《浙江支石墓的形制和朝鮮半島支石墓的比較》、《關於史前遺址博物館的幾個問題》、《江南文化和古代日本》、《遣唐使時代五島列島和明州的關係》、《臘瑪古猿的發現及其重要意義》、《蒙昧時代低級階段是從猿到人的過渡時期》、《論古典奴隸制是否奴隸制的典型形態》等數十篇論文。他參加翻譯的《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被學術界列為30種中文史學名著之一[5]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