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民粹主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民粹主義(populism),又譯平民主義,是在19世紀的俄國興起的一股社會思潮。民粹主義的基本理論包括:強調平民群眾的價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眾化作為政治運動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終來源;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改革,並把普通群眾當作政治改革的決定性力量;通過強調諸如平民的統一、全民公決、人民的創製權等民粹主義價值,對平民大眾從整體上實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縱。

大危機在人的一生中往往僅會遇到一次,決策者缺乏經驗,又總是面臨民粹主義、狹隘的民族主義和經濟問題政治化這三座大山,政治家往往被短期民意綁架、被政治程序鎖定和不敢突破意識形態束縛,這是普遍的行為模式,這一點在希臘危機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民粹主義的言論集中在互聯網。

產生背景

民粹主義萌芽於19世紀40—50年代的俄國。 19世紀下半葉,幾乎在北美和東歐同時興起。19世紀末,美國西南部農民試圖控制當地政府的激進主義行為,俄國知識分子和東歐農民對平均地權的強烈要求被認為是第一代民粹主義。 當時,沙皇俄國已經腐朽不堪,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而西歐資本主義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內在矛盾。民粹派的思想先驅們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尋找俄國的出路,提出了落後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問題。他們肯定平民大眾的首創精神,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同時又把俄國存在的村社制度和農民理想化,遭到以列寧為代表的俄國社會民主黨人的深刻批判。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着馬克思主義在俄國的傳播,民粹主義的思潮已經成為強弩之末。[1]

20世紀80年代,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民粹主義再度在東西兩半球,尤其在東歐和北美,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從而形成民粹主義的第三次高潮。

詞語釋義

民粹主義(Populism)可譯為平民主義,是在19世紀的俄國興起的一股社會思潮。民粹主義的基本理論包括:極端強調平民群眾的價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眾化作為所有政治運動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終來源;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激進改革,並把普通群眾當作政治改革的唯一決定性力量;通過強調諸如平民的統一、全民公決、人民的創製權等民粹主義價值,對平民大眾從整體上實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縱。

民粹主義表面上以人民為核心,但實際上是最缺乏公民個人尊嚴與個人基本權利的觀念。民粹主義者崇拜「人民」,但他們崇拜的是作為一個抽象整體的「人民」,而對組成「人民」的一個個具體的「人」卻持一種極為蔑視的態度。民粹主義者反對權威,但他們又容不得反對派,甚至容不得「旁觀者」。俄國民粹派當年有句名言:「誰不和『我們』在一起,誰就是反對『我們』;誰反對『我們』,誰就是『我們』的敵人;而對敵人就應該用一切手段加以消滅。」

作為一種社會思潮,民粹主義的基本含義:是它的極端平民化傾向,即極端強調平民群眾的價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眾化作為所有政治運動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終來源,以此來評判社會歷史的發展。它反對精英主義,忽視或者極端否定政治精英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人們可以把民粹主義定義為一種意識形態,根據這種意識形態,合法性即在人民的意志之中,因此它體現了激進的民主理想。這種民粹主義對應於直接民主,其特徵是民主的極端主義。

民粹主義也是一種政治統治的策略,作為一種政治策略,它指的是動員平民大眾參與政治進程的方式。若從這個角度出發,「民粹主義就只能被理解成一種社會和政治動員,它意味着一種政治行動和政治討論的趨勢。不能把它界定為一種特殊的政權類型,它也不是一種特定的意識形態,而是一種可以應用於各種意識形態的政治風格。」這種政治政策的主要特徵是通過強調諸如平民的統一、全民公決、人民的創製權等民粹主義價值,而對平民大眾從整體上實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縱。於是,民粹主義又成為「操縱群眾的一種特殊的具體方式,是表達其利益的一種手段。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統治集團組織權力的方式,在工業和城市發展過程中新興的群眾的主要政治表達方式,統治集團進行統治的機制,同時也是威脅這種統治的一種潛在危險。」

詞語內涵

民粹主義本身就是一個沒有明確內涵的概念:1、民粹主義是一種思想意識;2、民粹主義產生的條件是對嚴重危機的強烈反應;3、民粹主義的主體是某一社會群體依據自己的偏愛而形成的中心地區;4、民粹主義的基本原則是反對代議制政治;5、民粹主義的特徵包括沒有自己的核心價值以及具有易變性。

本質特徵

平民化便成為民粹主義政治運動的本質特徵,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群眾性的社會政治運動都帶有民粹主義的性質。有人把它定義為「唯一地訴諸和求助於人民群眾的所有運動和學說」。根據這一定義,凡是平民大眾的政治運動,尤其是帶有自發性的運動,都可納入民粹主義的範疇。

作為一種政治運動,民粹主義主張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激進改革,並把普通群眾當作政治改革的唯一決定性力量,而從根本上否定政治精英在社會政治變遷中的重要作用。20世紀60、70年代拉丁美洲的政治改革是典型的民粹主義復興,這些政治運動是「城市工人階級和農民群眾支持的政治運動,但缺乏組織化的權力和獨立自主。它得到了其他不滿現狀的人們的支持。」

主要特點

1、迴避代議制政治的複雜性,主張直接民主; 2、把所偏愛的群體進行理想化,並以此作為辨視自身的依據; 3、缺乏核心價值觀; 4、是對嚴重危機的強烈反應; 5、民粹主義既可能從民眾中產生,又可能被精英所倡導;既可能僅僅是一種思潮,又可能形成運動,甚至具有長期的政治後果。

需要警惕

有人說,民粹主義像霧像雨又像風:有時是進步勢力的工具,有時是保守勢力的工具;有時是左翼力量的工具,有時是右翼力量的工具,總讓人琢磨不透。當前,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民粹主義與極端民族主義合流的趨勢。如英國公投「脫歐」,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借歐洲難民問題發表反穆斯林移民的言論等。它們都有一個鮮明的特徵:以民族主義的面目出現。正如美國學者約瑟夫·奈所說的,它們是「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內容:一是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二是以維護本民族利益為由反對、排斥其他國家和民族。如果一個人尤其是公眾人物的言行主要表現為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這不僅無可非議,還會贏得本國、本民族人民的讚賞。像中國明代的抗倭英雄戚繼光,「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吾華」的左權將軍等,一直為中國人民所敬仰和緬懷。但是,民族主義一旦沾染上民粹主義色彩,把珍愛自己民族的情感異化成憎恨別的民族,就不僅具有排他性,有的還具有滅他性。對於這樣的極端民族主義,愛因斯坦有過這樣的評價:「民族主義是一種發育未全的疾病。它是人類的囊蟲。」

在一些西方國家,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之所以坐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產階級萎縮、貧富分化加劇是主要因素。著名的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4年,發達國家65%以上家庭的實際收入水平停滯不前或下降。根據美國官方數據,美國最窮的20%人口的收入僅占全民總收入的3.1%,而最富有的20%人口的收入占到51.4%。隨着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一些美國人開始痛恨現有經濟體制,認為它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社會出現了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傾向,有人擔憂外國移民搶走自己的工作,有人甚至主張以強硬手段和暴力對付外來移民,等等。[2] 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在西方發達國家抬頭,產生了很大的負面效應。近年來,德國右翼分子製造的暴力案件不斷增加,德國司法部稱其互聯網上種族主義和排外的煽動性言論泛濫成災;部分中東歐國家由於諸多經濟和社會問題無法得到妥善解決,以種族主義、排外主義為特徵的極右思潮在普通民眾特別是年輕人中得到越來越多的呼應。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以維護民族、國家利益為招牌,打着「愛國家、愛人民」的旗號,很容易得到公眾的認同,反對者往往顧忌被扣上賣國的大帽子而不得不保持沉默;政府在管控民粹主義者非理性行為時也更加謹慎,甚至不敢作為。

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極具傳染性,容易在全世界擴散開來。當前,我國面臨的國際形勢錯綜複雜,各國之間尤其是大國之間的競爭和博弈日趨激烈。同時,我國正處在由中等收入國家邁向高收入國家的關鍵階段,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深刻轉型,收入差距拉大、反腐敗鬥爭形勢嚴峻等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問題日益凸顯。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一定要警惕民粹主義與極端民族主義合流,努力避免其干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大局;尤其要着力解決好民生問題,剷除民粹主義與極端民族主義合流的社會土壤。

典型案例

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和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 兩次危機前的產業神話和收入分配出現的巨大差距,往往導致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社會心理狀態出現變異。改變其社會地位的急切心情,使大眾都開始追求一夜暴富,人們寧願相信各種投機奇蹟,人類本性中的貪婪和健忘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沒有多少人可以經受泡沫產業的誘惑,當經濟處於過度繁榮狀態的時候,沒有人不相信泡沫會繼續膨脹,人們不是找出理由使自己理性,而是找出理由使自己相信盲目冒險的正確性。兩次危機中的市場力量從來都是高度政治化的力量。如果僅從經濟角度認識問題而忽視其政治屬性,就會犯重大的判斷性錯誤。

關於兩次危機的共同之處,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進行歸納。得到10點結論: 1、兩次危機的共同背景是都在重大的技術革命發生之後。

其警世意義在於,今後當重大的技術革命發生之後,不僅需要認識它的進步作用,抓住它帶來的機遇,同時也要充分意識到重大變革會隨之出現,充分估計震動性影響和挑戰。 2、在危機爆發之前,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危機發源地的政府都採取了極其放任自流的經濟政策。

在兩次繁榮期間,經濟的自由放任和企業家創新精神的發揚互為補充,推動着經濟的高增長,但也與後來危機的發生存在某種邏輯關係。 3、收入分配差距過大是危機的前兆。

兩次危機發生前的另一個共同特點,是較少數的人占有較多的社會財富。這次危機最突出的表現是,生產資料名義所有權和實質支配權分離,權力集中到虛擬經濟領域極少數知識精英手中。

4、在公共政策空間被擠壓得很小的情況下,發達國家政府所採取的民粹主義政策通常是危機的推手。

技術變革和分配差距擴大造成的心理壓力,往往會引起社會公眾的不滿,在執政期內無力改變現狀和選票政治的推動下,政府傾向於更多地採取民粹主義政策宣示,安撫民心。 5、大眾的心理都處於極端的投機狀態,不斷提出使自己相信可以一夜致富的理由。

6、兩次危機都與貨幣政策相關聯。在兩次危機之前,最方便的手段是採取更為寬鬆的貨幣信貸政策。

大蕭條前,泛濫的信貸政策引起了股市的泡沫和投機的狂熱,在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前,美聯儲極其寬鬆的貨幣政策、金融放鬆監管和次級貸款都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使得經濟泡沫惡性膨脹。

7、危機爆發後,決策者總是面臨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經濟問題政治意識形態化的三大挑戰,市場力量不斷挑戰令人難以信服的政府政策,這使得危機形勢更為糟糕。 在面對嚴重危機的時候,主要國家在應對政策上總犯同樣的錯誤,特別是應當採取行動的時候總會錯過時機,應當採取宏觀擴張政策的時候則採取緊縮政策,應當開放和進行國際合作的時候往往採取保護主義政策,應當壓縮社會福利、推動結構改革的時候卻步履艱難甚至反覆和倒退。

8、危機的發展有特定的拓展模式,在它完成自我延伸的邏輯之前,不可輕言經濟復甦。

在經濟危機過程中,會發生很多意外事件。經濟一旦從正常狀態轉入危機狀態,它就開始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循環。危機往往從經濟大幅跳水開始,由泡沫破裂走向失業率攀升,由經濟困境加重轉向社會矛盾激化,由經濟社會領域轉向政治領域乃至軍事領域。

在危機自我邏輯實現的過程中總會出現意外事件,一連串的失控和誤判也屢屢發生。

9、危機只有發展到最困難的階段,才有可能倒逼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這一解決方案往往是重大的理論創新。

大蕭條後,世界在絕望中發生了凱恩斯革命。這次理論創新可能圍繞全球經濟最實質和困難的問題展開:世界出現的總需求萎縮和資本、技術與勞動力在全球宏觀配置失衡的局面,加上一些國家的經濟增長陷入絕境,既帶來本國的社會政治問題,也快速向全球傳染,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尚無明確思路。

10、危機具有強烈的再分配效應,它將導致大國實力的轉移和國際經濟秩序的重大變化。

世界每隔百年會出現一個新的全球大國。這次危機發生後,全球發展的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二十國集團(G20)平台產生,世界實力對比正在急劇變動,國際經濟秩序正在發生變化。從這個意義上看,危機不僅具有對生產力發展的破壞作用,也有積極的創新作用,更有強烈的再分配效應。

社會反應

重視民粹主義傾向對國家和社會的消極影響,警惕「未民主先民粹」現象的出現。一方面,民粹主義不只像其通常所表現的那樣,只是面對國際爭端時的極端現象和過激行為。更重要的是,民粹主義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出政治生活和社會政策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針對這些矛盾和問題尋找解決之道,不僅有助於消解民粹情緒,而且有助於提高政治、社會發展的整體水平。另一方面,人們經常單純地把民粹主義看成一種追求民主的思潮。但事實上,即使民粹主義與民主政治不是相互對立的,前者的內涵也要比後者貧乏得多。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