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汪潮湧,這個15歲就考入華中科技大學,被人稱為神童的男人,其輝煌的成長經歷,讓人不得不感嘆--上帝,有時就是特別眷顧這個世間的某些人。汪潮湧說自己現在更希望做個社會企業家,他所說的社會企業家是相對於純粹的商人而言的。馬斯洛說人的一生有五個需求層次:基本的生存需要,安全感,尊重需要,愛與歸屬感,自我實現等。毫無疑問,四十知天命的汪潮湧,現在已經步入了馬斯洛所說人的最高需求層次。[1]

目錄

人物簡介

 汪潮湧,原名汪超涌,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張塝鎮瓢鋪村人。一九八零年考取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1985年由清華大學赴美留學,是最早進入華爾街工作的大陸留學生之一。從1987至1998年,他先後就職於美國摩根·大通銀行 (JP Morgan Chase),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 & Poors),摩根士丹利公司(Morgan Stanley)等著名金融機構;在摩根士丹利公司期間,他擔任亞洲公司副總裁兼任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1998年汪先生受國家開發銀行邀請擔任顧問,任期滿後,與國際投資機構共同創辦信中利國際控股公司。目前,汪先生是信中利國際控股公司(ChinaEquity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 Ltd.) 的創始人及總裁,同時也是倫敦證交所上市公司歐瑞投資公司(Origo Partners PLC.)的董事長,北京信中達創投公司、美帆中國...[2]

簡歷

1980-1984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專業學士 1984-1985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攻讀研究生課程 1985-1987 美國羅格斯大學 商學院 MBA 1987-1990 摩根大通銀行紐約總部 高級經理 銀行資產證券化,消費者信用卡,汽車,房貸證券化,參與300多億美元的ABS、MBS的發行 1990-1993 標準普爾紐約總公司結構融資部 聯席董事從事資產證券化評級業務 1993-1998 摩根士丹利 亞洲公司副總裁兼任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 任亞洲公司副總裁兼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作為摩根士丹利中國投資銀行業務的創始人之一,汪潮湧先生直接參與和負責為財政部、中國銀行、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上海實業、北京大唐發電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等中國政府和企業的海外融資業務,海外融資總額達數十億美元 1998-1999 國家開發銀行 投資業務顧問 1999-今 信中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董事...[3]

大事記

1965年出生於湖北蘄春一個普通家庭。15歲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工學院)。19歲成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首批MBA班最年輕的學員。 1985年20歲赴美國留學並獲美國羅格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和金融博士候選人資格。 22歲進入華爾街大通曼哈頓銀行紐約總部,從事不動產融資與金融資產證券化業務。 1990年進入標準普爾評級公司,擔任紐約結構融資債券部副主任。成為來自中國大陸的第一位標準普爾高級職員。 1992年,在美國《債信評論》上發表的《企業破產概率與債信變化》報告,獲標準普爾年度總裁獎,併入選《普爾工商名人錄》。1993年,受聘於摩根·士丹利,由紐約總部派往香港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任高級經理,負責中國公司股票融資業務。 1995年被提升為亞洲公司副總裁併調任北京代表處,任首席代表。 1998年5月從摩根·士丹利辭職,全職擔任國家開發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顧問。 1999年5月創辦信中利投資諮詢...[4]

個人經歷

  汪潮湧成長在湖北蘄春,父母都是湖北人,素來重視教育的蘄春文化,有了「九頭鳥」式的商業頭腦,仿佛一種化學發酵效應後的完美結合,這成了汪潮湧後來的生活色調——永遠做一個文化商人。 18歲,他考入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研究生。1985年,幸運女神青睞的目光投注到汪潮湧身上。有一天下午他跑步回來,看見副院長在門口等他,並小聲對他說:「朱院長剛回來,帶回來一個留學獎學金名額,我們研究讓你去。」朱院長指的就是當時任國家經委副主任兼清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的朱鎔基,他去美國考察,巧遇新澤西州州立大學校長,帶回來一個獎學金名額。20歲的汪潮湧帶着30美元和一隻箱子,踏上赴美留學之路。 他當時並沒有意識到這個機遇對自己後來生活的巨大改變。在清華大學時,他曾經給自己做了一個十年規劃:用十年的時間完成學業,然後成為一個科學研究者。像當時的許多青年學子一樣,他經常滿懷激情,指點江山。之所以轉向金融,是因為...[5]

2017年11月9日,汪潮湧向母校華中科技大學捐贈一億元人民幣,並與母校華中科技大學共建十億科技成果轉化與校友創業基金。

視頻

汪潮湧先生視頻

參考文獻

  1. 汪潮湧來源微博
  2. 汪潮湧來源微博
  3. 汪潮湧來源微博
  4. 汪潮湧來源微博
  5. 汪潮湧來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