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清水橋初錄(歐陽杏蓬)

清水橋初錄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清水橋初錄》中國當代作家歐陽杏蓬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清水橋初錄

小時候——五、六歲開始,聽大人談的最多的,是一條河,一個村,一個鎮。

鎮是清水橋鎮。   村是平田村。

河是西舂水。

為了爭河水,平田院子和對面的鄭家院子打過一場又一場的仗,從赤手空拳的肉搏,大刀梭鏢的械鬥,到鳥槍火器的射擊,都有。在老人講來,以前那些年,平田院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對面鄭家院子打架幹仗。

鎮是清水橋鎮,解放後,公社、鄉、鎮,機關都在清水橋。說清水橋,一個是要到清水橋趕圩,清水橋與隔壁的柏家坪一直在爭寧遠北路第一圩。一個是每年都要到清水橋糧站交公糧,開始用肩膀挑,後來用板車拉。

平田村最早在神山下早禾田立宗。早禾田在河邊,河對岸也有山,叫陪嫁山。神山下是怎麼來的?平田歐陽氏在江西萬福的祖地叫神山下,遷來湖南之後,為留個念想,把落腳之地也叫神山下。陪嫁山南面坡緩而平,中間段有個「淌」,淌上有個學校,俗稱淌邊中學,牌門上寫的是「柏家坪鄉中學」。北面陡峭有如刀削,山峰如堡,俯瞰山下萬畝田園。早禾田在河邊上,與陪嫁山隔河相望。早禾田地窄臨河,限制發展。平田人沿龍溪而上,在平坦田園東面覓得落腳之所,故名平田。地勢平坦寬闊,利於發展,八百年下來,平田人口過七千,妥妥地成了寧遠北路第一大村。

西舂水源自陽明山大源、小源,穿山過嶺,在清水橋南面匯合,湯湯然。當地人也不叫它西舂水,直接叫「大河」。這一條河流是清水橋、柏家坪境內唯一的大河。如果跟當地人說這條河有個名字,叫西舂水,當地人肯定一臉茫然:什麼西舂水,叫大河!叫西舂水,因東漢劉買在舂陵封侯而得名。舂陵,柏家坪故地,舂陵中學,舂陵電影院、舂陵商場……都在緬懷曾經的榮光。現在還有人希望柏家坪改回去,用「舂陵」做鎮名。這些清水橋都沒有——除了清水橋中學,我們叫「清大」,清水橋的農家子弟大部分都是從這裡畢業的,對外介紹,就是「清大」畢業的。柏家坪鄉中學的學子,毫不客氣的說自己是「北大」畢業的。柏、北,當地人一個讀音。

在這塊地方,一座山就是一個村莊。

有村莊就有故事。

這也不奇怪,這片土地本是瘴癘之地,舂陵侯之所以北遷湖北,正因為受不了這裡的山多,濕熱,霧多,瘴氣重。留下來的前輩人在這裡刀耕火種,披荊斬棘的堅守,雖沒有一寸山河一寸血那麼誇張,但一代一代人,確實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在人與環境、人與人的爭鬥中,少不了流血犧牲,成了故事和傳說。

每次在家門口環顧四周,四周都是山,雲遮霧裹。西邊的山屬於陽明山系,一條一條如龍游,在陽光下一片烏青。東邊的山,是北邊的山和南邊的山商量好了在東邊碰頭一樣,在龍溪源頭,立起一座饅頭一樣的石山。南邊的山一道一道,像天空朝大地擲下的刀片。北邊——清水橋就在陽明山下,陽明山更是平地湧起的浪濤,與天公爭高。在霧靄中,兩河之間的清水橋,如蓮一朵。

柳宗元曾經在這裡留詩「千山鳥飛絕」。

而在民間,所有的故事都靠口口相傳。

當年,最喜歡的,就是晚飯後,月上半空,大地上蛙叫蟲鳴,男女老少在曬穀坪匯聚一起閒聊,各種信息,各種傳聞,香料、鹽巴一樣,給這平淡、苦澀的生活加上一些顏色,後來成了很多人充滿詩意夢境般的回憶。

清水橋只是一個集鎮,文化核心在平田一個村。

在外頭的人,介紹自己是清水橋的,聽的人可能一臉茫然,說平田的,對方哈哈笑一聲,點頭贊一句「平田是個出人才的地方」。

平田人在外面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平田人不僅跟鄭家院子斗,還跟隔了一條馬路的闕家院子斗。

說的是為爭水路,很多時候,為的是一口氣。

大院子的人顏面,是不能輕易忤逆的。

大院子倘有一個人在闕家被傷了顏面——氣不過,又打不過,就跑回村里,一聲鑼,一聲喊,像個石子投進湖心,馬上激起一波一波的波瀾,平田人受欺負了。同宗同姓,同氣連枝,長不要人短要人,個個不敢落後,大隊人馬出擊。闕家一個兩三百人的院子,也有骨頭硬的,不服輸,平田人硬生生把他摁在水壩里浸死了。

茅窩裡出大筍,山窩裡出鳳凰,闕家出了個闕漢騫。闕漢騫是軍長,揚言回來報仇。平田人緊張起來,院子裡出了十幾個黃埔生,但沒有一個掌軍權!闕漢騫當時在騰衝,戰事吃緊,趕不回來,才讓平田人緩了一口氣,趕緊講理講法,跟闕家人劃好水路,井水不犯河水,至今相安無事。

平田人對外霸蠻,是有底氣,或者是有安排的。

平田北面的東干腳、東面的勒桑里、朱家山、碟子堂、可亭、冷水源、王家沖,南面的七里坪、九龍巖,幾千人口,都是平田搬出去的子孫。平田人的田土,尤其是水田,集中在西面,西北面。西面鄭家院子隔河相望,西北面闕家在田中央據淌嶺自守。鄭家院子多,板利園、神山下挨近平田,田畝交錯,矛盾主要是和這兩個村。其他的鄭姓院子馬頭上、牛軋丘、唐家洞皇家洞、大壩口……也有幾千人,但趕集要到柏家坪、清水橋,這兩塊地方都在平田人的勢力範圍之內,怕平田人打,出聲不出力,所以鄭家人和平田人的爭鬥,往往是以平田人占上風結束。

其實,鄭家人比平田人熱情、豪放。

[1]

作者簡介

歐陽杏蓬,廣東省廣州市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