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滇西委陵菜

中文學名:滇西委陵菜

拉丁學名:Potentilla delavayi Franch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薔薇目

科:薔薇科

屬:委陵菜屬

滇西委陵菜(學名:Potentilla delavayi)為薔薇科委陵菜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3,000米至3,500米的地區,多生長于山坡草地,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目錄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

根粗壯,圓柱形。

花莖直立或上升,高15-35厘米。

密被淡黃色長柔毛,基生葉為掌狀3出複葉,連葉柄長4-18厘米,葉柄被開展長柔毛,小葉無柄或幾無柄;小葉片倒卵形,長1-4厘米,寬0.5-2厘米,頂端圓鈍,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有圓鈍或急尖鋸齒,上面密被平鋪疏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絨毛,葉脈顯著被稀疏長柔毛,莖生葉3-4,小葉與基生小葉相似;基生葉托葉膜質,紫褐色,外面被長柔毛,莖生葉托葉草質,綠色,淺裂或深裂,下面密被白色絨毛及稀疏長柔毛。

聚傘花序頂生,少花,花梗長1-2.5厘米,被絨毛及長柔毛;花直徑2-2.5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頂端急尖或漸尖,外面綠色,被平鋪長柔毛,副萼片橢圓形,基部有時具極短柄,頂端急尖或圓鈍,外面常被白色絨毛及疏柔毛,與萼片近等長;花瓣黃色,頂端顯著下凹;花柱頂生,基部顯著膨大,柱頭略為擴大。

瘦果光滑。

花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滇西委陵菜生長於海拔3000-3500米的山坡草地。

分布範圍

滇西委陵菜產自雲南

臨床應用

1、治療出血性疾病

取新鮮地區草全草2~4兩(干品0.5~1兩)切碎,水煎2次,兩次煎液混合,加入少量紅糖再煎片刻,2次分服,每日一劑,必要時可續服1~2劑。臨床觀察子宮功能性出血、月經過多、鼻出血、咯血、血尿和部分癌症出血共112例,結果治癒66例,有效29例。其中對婦科疾病的治療效果最為滿意,內科疾病次之。本品的止血作用以根部最強,如一例大咯血患者服干根1兩,次日咯血停止。

2、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取委陵菜乾根製成20%溶液,每次60毫升,每日口服2次。或製成20%注射液供肌肉注射,首次2毫升,以後逐漸增至3.5毫升,每日1~2次。不論口服或注射,均同時用20%溶液60毫升,行保留灌腸,每日1~2次。用藥2~10天不等。臨床用注射劑治療52例,治癒49例,好轉3例,每例平均總劑量為3.4克;口服3例,治癒2例,好轉1例,每例平均總劑量為82克;肌注加口服治療9例,治癒8例,好轉1例,每例平均總劑量為59.8克。

3、治療阿米巴痢疾

將委陵菜根莖製成煎劑或流浸膏服用。成人每日量為20~30克(以生藥計算)。3次分服。少數患者並用10%煎液100毫升行保留灌腸。7~10日為一療程,必要時休息1、2日再行第二療程。臨床治療27例,其中包括急性、慢性和慢性隱伏期急性發作者。服藥後,發熱病例體溫均迅違下降,腹痛、里急後重、腹瀉及粘液便大多在1~4天消失,大便鏡檢病原體平均轉陰時間為3天。8例經追蹤觀察,其中1例於1月後復發。因此認為對慢性隱伏性患者,應給予反覆徹底的治療。

藥理作用

1、抗病原體作用

委陵菜中含有的沒食子酸、槲皮素具有抗菌活性。另外含有的抗菌成分壬二酸對福氏痢疾桿菌2a的抑菌直徑為21mm,對志賀痢疾桿菌抑菌直徑為14mm,對宋內痢疾桿菌為12mm。全草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痢疾村菌有抑制作用。根煎劑每日以3g/kg給感染阿米巴的大鼠灌胃,連續6d,對體內溶組織阿米巴原蟲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體外無效。

2、其他作用

葉及根煎劑1:5000-1:25對離體蛙、兔心臟呈抑制作用,對兔離體及在體腸管亦有抑制作用;還可擴張豚鼠離體支氣管,興奮豚鼠離體子宮。

3、毒性

根流浸膏小鼠灌胃的LD/50為60g/kg。

參考文獻

[1]

  1. 委陵菜屬,道客巴巴, 201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