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滿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滿族(滿語:ᠮᠠᠨᠵᡠ,穆麟德:manju,太清:manju),全稱滿洲族 ,清代官稱滿洲,因以紅纓為傳統帽飾,故有紅纓滿洲之名,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 也是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一個支系,普查人口數量為10,410,585人,為中國的第四大族群,僅次於壯族回族的第三大少數民族[1]

滿族及其先民靺鞨女真曾經在中國歷史中先後建立渤海國、金朝清朝

目前滿族主要分布於中國東北及華北地區,以散居為主,其中居住在遼寧的人口最多。此外,河北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北京等31個省市自治區也有廣泛的人口分布。除了散居之外,滿族也有自己的聚居區,如新賓岫巖青龍豐寧伊通清原圍場寬城本溪寬甸、桓仁滿族自治縣,還有鳳城及北鎮兩個享有民族縣待遇的縣級市和滿族的民族自治鄉鎮300餘。

早期文明

滿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歷史最早可以追述到肅慎新開流文化時期,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女真,都是現代滿族一脈近親祖先。

公元前22世紀肅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早期肅慎王國的第二代王室開始在此修建土坯城牆和宮殿,此時已有人口約千戶。

我國考古學界認為今黑龍江省寧安市鏡泊湖南端的鶯歌嶺原始社會遺址,距今3000年左右,相當於西周時期,當是肅慎的文化遺存。出土了許多石器陶器,其中有陶豬、陶狗、陶熊。豬的飼養,說明古時民族部落已經過着相對穩定的以原始農業為基礎兼漁獵的原始生活。陶豬、陶狗、陶熊是作為陪葬品埋入墳墓的,是對死者靈魂崇拜的一種有力的證明。」

滿族的先民肅慎自公元前22世紀的舜禹時便見諸史籍。《山海經》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竹書紀年》載:「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即肅慎)來朝,貢弓矢。」禹定九州時,周武王周成王時,肅慎均派使來貢,最著名的貢品為「楛矢石砮」。

周人稱「肅慎、燕、亳,吾北土也」公元前夏商周時的肅慎王國、漢至兩晉時的挹婁、北魏時的勿吉隋唐時的靺鞨、北宋明朝時的女真。

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之前清朝在東北方向上的全部領土,大致上西迄貝加爾湖葉尼賽河勒拿河一線,南至山海關,東臨太平洋,北抵北冰洋沿岸,囊括整個亞洲東北部海岸線,包括楚克奇半島堪察加半島庫頁島千島群島的廣闊地區是滿族先民(肅慎族系)的發祥地。

民族發展

滿族是歷史影響尤為顯赫、人數眾多的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目前全國滿族總人口已超過1,000萬(據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滿族人口為9,846,776人),僅次於壯族,居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的第二位。

滿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遼寧省,超過全國滿族人口的半數。其次為河北北京吉林內蒙古黑龍江新疆寧夏甘肅福建山東等省市自治區,以及一些大中城市,如廣州蘭州呼和浩特成都西安等地。除這些主要集中分布地以外,滿族人口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 滿族自稱「滿洲」(在滿語翻譯即「高貴、貴胄」之意)。

1911年辛亥革命後官方將「滿洲族」簡稱為「滿族」。

滿族是惟一在中國歷史上曾兩度建立過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滿族歷史悠久,其淵源可上溯到公元前商周時的肅慎、漢至兩晉時的挹婁、北魏時的勿吉、隋唐時的靺鞨、北宋至明時的女真。「白山黑水」——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下游、烏蘇里江流域的廣闊地區是滿族先民的發祥地。

「滿族」先世的歷史卻源遠流長,有考古實據的歷史就有6800年以上。1972年中國考古隊在毗鄰俄羅斯的興凱湖地區考古發現了在6800多年前的骨雕鷹頭「海東青」、馬鹿角雕制的圖騰「魚神」、夾砂陶器等文物。

渤海郡國

渤海國7世紀末(唐代中期)粟末靺鞨(滿族先人的一部)領袖大祚榮建立了渤海國。其統轄地域北至松花江下游、南至朝鮮半島北部、東臨大海、西南達今遼寧省北部及東部。建國初期有編戶十餘萬,人口數十萬,後期人口逐漸增至五百萬左右。從而獲得了「海東盛國」的稱譽。到9世紀末,渤海國被遼所滅。

遼金時期

遼代(相當於北宋)時期,中國東北地區分別有南女真(熟女真)、北女真生女真黃龍府女真順化女真長白山女真等等,這些女真部族之間並不相互統屬。其中生女真的完顏部逐漸強大,建立金朝(1115年-1234年),或稱大金、金國。創始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女真完顏部領袖),都城會寧府(今黑龍江哈爾濱阿城區)。

1125年滅遼,次年滅北宋。後遷都中都(今北京),再遷都至汴京(今河南開封)。天興三年(1234年)時滅於蒙古與南宋的聯合進攻,共經歷9位帝王。

金朝是當時占領中國華北東北地區的一個強大政權,其全盛時代的統治範圍為:東北到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堪察加一帶,包括庫頁島千島群島;西北到河套地區;西邊接壤西夏;南邊以秦嶺淮河一線與南宋交界。

金朝在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不斷向外擴張的過程中,女真各部也很緊密的集合在一起,人們對一個統一的女真民族的認識更加清晰,在金朝統治中原時期,進入中原的女真人雖逐漸漢化但保持着相對的民族獨立性,直到1234年金朝被蒙古帝國所滅,除當初留在東北以及後來陸續回到東北的女真人後來發展為今天的滿族以外,留在中原的女真人大多融入漢族回族

明清時期

明代女真分為建州、海西(扈倫)、東海(野人)女真三部。

康熙

1616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起兵統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後金。

1635年,皇太極廢除「女真」的族號,改稱「滿洲」,將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漢族、蒙古、朝鮮、呼爾哈族索倫族等多個民族納入同一族名之下,滿族自此形成。

同時,也有一部分遼代女真的後人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加入滿族共同體, 建國後被劃分成錫伯族赫哲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但他們是今天滿族的近親(通古斯族系,即肅慎族系)。值得一提的是,當初被編入八旗的還有當時相當數量的遼東漢人、蒙古人,少部分朝鮮人,甚至一些俄羅斯人,在八旗內部長期融合的過程中,他們已徹底融入了滿族。

建州女真人被稱為「佛滿洲」(舊滿洲),其他 人則被稱為「依徹滿洲」(新滿洲)。1636年,皇太極將國號改為 「清」,同時也改元「崇德」。1644年入關滅李自成,占領中國,建立了覆蓋明朝東北、關內領土及西北漢唐故土的清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後,因滿洲族大部分定居在關內,間稱為「滿族」,建國以後延用簡稱滿族稱謂至今。

民族相關

民族特徵

典型的滿族人中,兩眼間隔較近,直鼻,長方臉型的較多,膚色較淺。滿族中的B型血的比例很高,達到40%以上(這一比例在漢族中是20%)[2]

由於滿族在清代的支配統治階級地位,滿族較之中國其他民族有更高的教育水平。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滿洲族每一萬人中的大學學歷者有1,652.2人,全國平均水平為139.0人,漢族為143.1人。在15歲以上的文盲半文盲比例,滿族為1.41%,全國22.21%、漢族21.53%,,滿族的數據遠遠低於中國國內的其他民族。

語言文字

滿族人初無文字,受契丹政權節制初期亦鮮通契丹語文。大致從完顏阿骨打祖輩頗剌淑(金肅宗)起始習契丹語;

1119年(金天輔三年)詔令頒行由完顏希尹葉魯仿依契丹大字和漢字為基礎創立的女真文字,後世謂女真大字。

1138年(金天眷元年)熙宗完顏亶參照契丹字創製頒布另一種女真文字,後世稱女真小字。金代女真文字在金朝滅亡後曾一直沿用到明朝初年,明廷會同館所編《女真譯語》為這種文字留下了珍貴的史料。

金代女真文遼代契丹文一樣,是借用漢語文習慣創製的孤立表意字,而女真語屬多音節黏着語,語音加綴,動詞變格的頻率相當高,孤立的表意字並不能很好與語言相適應。金代女真文缺少格助詞,也不能表示動詞詞尾變化,長期以來只能用於書寫官方公文,根本不能表達口語,加之教學難度大,到16世紀初就逐漸失傳了。

滿語來源於古代女真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是典型的黏着語。

滿文是1599年清太祖命滿族語言學者額爾德尼借用蒙古字母創製的新型文字,被稱為「老滿文」「無圈點滿文」或「額氏滿文」。

後來1632年清太宗皇太極又命另一位學者達海加以改進。在字母右側上加「圈」加「點」,以更加方便讀寫。被稱之為「有圈點的滿文」、「新滿文」或「達氏滿文」。滿族人在入主中原之後,在經濟、文化、生活上與漢族交往密切,逐漸學習漢族年代久遠的語言、文字。

對漢字學習和應用的普遍性,使提高書寫藝術性成為必然趨勢,一批滿族書畫愛好者隨之出現。到了康、雍、乾三朝,直至嘉慶年間,滿族上層社會書法家以群體規模登上文壇。

全國逾千萬滿族人基本不會說滿語,除一些語言學者和東北地區部分村落的滿族老人之外,滿族人通用漢語。新疆的錫伯族人(通古斯民族)使用的錫伯文是民國36年(1947年)在滿文基礎上改變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在故宮研究滿文檔案的人大多數是錫伯族人。近年來通過互聯網,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年輕滿族人開始學習滿語,並且正在逐步擴大範圍和影響,同時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三家子滿族村,也建立了全國第一所滿語學校(政府)、哈爾濱阿城區的公辦學校了組建了滿文中專,黑龍江大學也建立了滿文專業等。哈爾濱工程大學也成立了滿通古斯語言研究會。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了滿族文化交流協會。

滿族服飾

滿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為長期適應寒冷氣候而選擇了包暖性較好的袍裝作為日常服飾。

在明朝中期滿族吸收中原漢族的襖式服裝,改進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裝」也稱「旗袍」。

清朝建立後由於滿族貴族統治者的強制性推廣,旗裝在全國通行,但很快與漢族傳統服裝相融合。

到民國時期又加入了現代西方時裝成分,形成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現代旗袍。

二十世紀以來,滿洲族經濟、文化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傳統的服飾已十分鮮見了。

滿族先民是遊獵民族,在理髮技術尚不發達的時代,為了適應長期遊獵跋涉的生活,滿族男子選擇了辮髮作為髮式。其做法是先將額前部的頭髮剃光,以避免遮擋視線,便於射箭或格鬥。後部的頭髮不作發籍而是梳成髮辮,以適應騎馬顛簸。這種髮式曾在清代為統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在全國強制推行。

歷史上滿族男子多穿帶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夏季頭戴涼帽,冬季戴皮製馬虎帽。

衣服喜用青、藍、棕等色的棉、絲、綢、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皮靴,冬季穿皮製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髮。

【旗裝】:

二十世紀以來,滿族經濟、文化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傳統的服飾已十分鮮見了。但從電影、電視和博物館裡,我們還常常可以欣賞到往日旗裝的風采。其中婦女頭上又寬又長、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頭飾――漢語稱為「旗頭」、滿語稱為「答拉赤」這種頭飾全世界為滿族婦女所獨有,從而成為典型的民族服飾特徵,十分引人注目。

過去,滿族婦女幼年時要同男孩一樣學習騎射,髮飾與男孩也類似多剃去頭頂四周頭髮,只留部分頭髮編成兩條丫頭辮子,垂於兩鬢,一直到16歲成年時方可蓄髮。婚後則開始綰大盆頭、架子頭、兩把頭等式髮髻,其中以兩把頭較為典型。兩把頭就是把頭髮束在頭頂,分成兩綹,各綰成一個髮髻,然後再將後面的余發綰成一個「燕尾式」的長扁髻。平時,髮髻上橫插長二三十厘米、寬二三厘米的被稱為「大扁方」的頭簪,喜慶吉日或接待貴客時便要戴上答拉赤。

【旗頭】:

「旗頭」滿語稱之為「答拉赤」它是滿族婦女在一般禮儀或婚禮場合佩帶的頭飾。具體做法是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素緞、青絨或青紗為面,蒙裹成的長約三十多厘米、寬約十多厘米的扇形頭飾。佩戴時固定在髮髻之上即可。上面還常繡圖案、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綴掛長長的纓穗。此頭飾多為滿族上層婦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結婚、節日、或祭祀祖先時方以為飾。戴上這種寬長的裝飾品,限制了脖頸的扭動,使之身體挺直,再加上長長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們走起路來纖纖碎步,分外穩重、文雅。

【馬蹄底鞋】:

除「旗袍」、「答拉赤」外,滿族婦女的「旗鞋」也極富特色。舊時滿族婦女與漢族婦女不同,她們崇尚腳力勁健、登山行馬,拒絕纏足陋習而以大腳「天足」為美。由此在鞋襪裝飾上獲得了充足的創藝空間,「旗鞋」便從而產生。

這種裝飾以精美刺繡的旗鞋以木為底,鞋根起於中央,這種鞋俗稱「旗鞋」或通稱「高底鞋」。「高底鞋」主要又分兩種,一種叫「花盆底」鞋;另一種叫「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在5-10厘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厘米,最高的可達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後鑲在鞋底中間腳心的部位。因跟底的形狀不同通常區分的兩種樣式:一種是上敞下斂,根底為橢圓形,倒梯狀的外形遠看很象花盆另一種則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倒行的馬蹄印。

「花盆底」和「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統稱「高底鞋」。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繡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繡、金銀或串珠加以裝飾。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絨毛球穗子,穗子最長者可及地。

這種鞋的高跟木底極為堅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無損,還可再用。高底旗鞋在民間多為十六歲以上的滿族青年、中年女子在禮儀場合穿用,老年婦女的旗鞋,多以平木為底,稱「平底鞋」,其前端着地處稍削,以便行走。而在官僚貴族當中無論青年、中年、或老年婦女均可穿着高底鞋。在現代社會這種鞋除用於文藝表演外平時都已不穿了。

滿族自古就有「削木為履」的習俗。關於這種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過去滿族婦女經常上山採集野果、蘑菇等,為防蟲蛇叮咬,便在鞋底綁縛木塊,後來製做的日益精巧,發展成了高底鞋。另外還有一種傳說,說是滿族的先民為了渡過一片泥塘,奪回被敵人占領的城池,便學着白鶴的樣子,在鞋上綁上了高高的樹杈子,終於取得了勝利,達到了報仇雪恨、發展壯大的目的。人們為了不忘那些苦難的日子,紀念高腳木鞋的功勞,婦女們便穿上了這種鞋,並世代相傳,越做越精緻美觀,成了後來這種樣子。

歷史上滿族男子喜穿青藍色的長法的時裝,和過去滿族女子的服裝大不相同。清代滿式服裝曾流行全國,現在與漢族服式一樣了。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著鞋子繡有漂亮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着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滿族婦女的髮式變化很大,姑娘時代,只簡單地把頭髮在腦後挽一下。長到快出嫁時,就要把頭髮梳成辮子並挽成單髮髻,結婚後的髮式有雙髻式單髻式等多種,雙髻式髮型把頭髮從頭頂分梳為前後兩部分。前髻梳成平頂狀,以便戴冠,頸後髻梳成燕尾狀,在脛後伸展開來,它使得頸子總要保持挺直的狀態,因此,滿族婦女走起路來就更顯得高貴、尊嚴。

旗袍是滿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飾,它裁剪簡單,園領,前後襟寬大,而袖子較窄,四片裁製,衣衩較長,便於上馬下馬;窄窄的袖子,便於射箭。由於袖子口附有馬蹄狀的護袖,又稱馬蹄袖。在滿族人逐漸脫離騎射生涯後,馬蹄袖已成裝飾,而放下馬蹄袖仍然是滿族人對長者、尊者致敬的禮儀。

婦女旗袍的裝飾性比男性旗袍更強。領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繡花裝飾。隨着時代的變遷,旗袍式樣的變化也很大,四片裁製也改為兩片裁製。旗袍能很好表現婦女的身段和曲線。穿旗袍跳宮廷舞的滿族婦女。穿着傳統滿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帶箭袖的長袍和一襲馬甲,以及滿族男性的帽子。

滿族男女非常講究頭飾,特別是女子的頭飾,成年以後即蓄髮綰髻,盤髻的式樣有架子頭、叉子頭和兩把頭,還綴以金銀簪飾和各色花卉。滿族婦女日常戴平頂帽,帽子用絨或皮製成,繡有雲頭花紋,並留有帽沿,後面拖着大飄帶;青年婦女則愛戴扇形冠,冠為黑色,用青絨素緞製成,也稱做「旗頭」。

滿族男子平日戴小帽和氈帽:小帽也稱便帽,俗稱為「瓜皮帽」,是用六瓣黑緞製成,帽頂綴一絲結或珠子,六瓣合縫,象徵着六合一統,有吉祥之意。

民居住宅

滿族的住房,過去一般院內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倫杆」。滿洲族傳統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東間稱東下屋。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來客住西炕,長輩多住北炕,晚輩住南炕。

滿族人的住宅,也有獨特之處。以前,他們都住在草頂土牆的「口袋房」里,「屋高至丈余,獨東南扉」。東頭的一間面南開門,是外屋;西頭的兩三間房屋為臥室,稱裡屋。這種「獨東南扉」的結構,如口袋形,便於保暖[3]

滿族人還喜歡睡火炕。家家戶戶都是南北大炕,屋子西面沿着山牆還有一溜兒窄炕,把南北炕聯了起來,俗稱「萬字炕」。

他們以西炕為尊,南炕為大,北炕為小。南炕居長輩老人,北炕住小輩;西炕則為祖宗神位,牆上供着祖先神板,炕上設擺香案,一般不住人,最忌小輩和婦女坐,只有老人與親姑爺可以坐。滿族房舍的南北西三面,「皆辟大窗戶」,且分上下兩層,窗棱以萬字或工字為格,窗外糊紙,開關朝外,「恐夜間虎來,易於闖入」,居室內沒有地桌,只有炕桌,吃飯、寫字都用它。此外,房樑上常懸着悠車,用樺木皮(木威)————成長方形或橢圓形,出生的嬰兒就放在裡面睡覺,母親邊悠車邊哼着搖籃曲。所以有民謠說:「東北有三怪: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叼煙袋,生了孩子吊起來。」

傳統節日

滿族許多節日均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頒金節

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曆10月13日,皇太極發布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滿洲」,這標誌着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學術研討會」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各地滿族同胞在農曆十月十三日滿族命名日自發地舉行紀念活動,以示紀念滿族的誕生。但活動時使用的名稱則不盡相同,或稱「命名日」, 或稱「誕生日」,或稱「紀念日」等。

上元節

即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掛彩燈和吃元宵的習俗。


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日」。當日晨,滿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引龍」。然後在院中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還要吃「龍鬚麵」和「龍鱗餅」。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

蟲王節:六月天,易鬧蟲災。居住在遼寧省岫巖、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一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曬衣物,以防蟲蛀。

中元節:滿族以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也視為超度亡靈的「鬼節」。屆時,各處寺院設立道場,燃燈念經,要舉行各種超度儀式。院內西側向東擺一架木屏風,屏風上掛有雞冠花毛豆枝鮮藕等,為供月兔之用。屏風前擺一張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餅。祭時,焚香磕頭,婦女先拜,男人後拜。

開山節:滿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後,或農曆9月中旬(具體時間不定)為採集草藥獲得豐收而進行的祝福活動。在過去東北滿族村落中每年開山節都要面對長白山,進行祝福禱告,感謝山神給予採藥人的豐富恩賜,再這一時期採到的人參則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龕中。

臘八節:滿族人家臘月初八要泡「臘八醋」和煮「臘八肉」。除全家人吃外還要分送親友。

小年:滿族過小年的習俗與漢族相同。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屆時家家戶戶要祭祀灶神,俗稱「送灶王爺」。

滿族:掛旗過年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着一年的吉祥開端。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清朝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旗,滿語為gusa(漢音固山)。滿洲人運用此軍事組織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時,人們從事耕作狩獵等活動;在戰時則應徵為兵,起源於女真族的狩獵組織──牛彔。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員稱為旗人。到19世紀末隨着清朝的解體,八旗軍事組織制度不復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後代仍自稱為旗人。

八旗的軍事組織制度是由滿族的首領努爾哈赤所制定。努爾哈赤起初將自己的軍隊分編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顏色的旗幟作為識別,成為「正黃旗」等。隨軍隊壯大,又將四旗加上邊框,成為「鑲黃旗」等,形成八旗。滿人靠着這軍事組織制度,於1636年建立清國。

民族文化

在文化方面,滿族對中華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清聖祖玄燁主持編纂的《音韻闡微》、《數理精蘊》、《曆象考成》、《皇輿全覽圖》等書,均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早期滿文著作,除《滿文老檔》、《滿洲實錄》和圖理琛的《異域錄》等,還有大量學習滿文必備之書,如《清文啟蒙》、《清文典要》以至《清文鑒》等等。《清文鑒》經多次增訂,編纂成5種不同民族文字的滿文辭書——《御製五體清文鑒》,對滿、漢、蒙、藏、維吾爾等各民族相互間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是一種重要參考資料。譯書也很普遍,主要漢文名著,大多有滿文譯本。

除官書不計外,民間說部如《三國演義》、《西廂記》、《金瓶梅》、《聊齋志異》等都有滿文譯本。其中以扎克丹譯的《聊齋志異》譯文最好,文字水平很高。

同時,湧現出一批滿族文學家。早期著名的詞家納蘭性德著的《側帽集》和《飲水集》,清新婉約,生動自然,足與當時詞壇上負有盛名的漢人朱彝尊和陳維崧媲美合稱「三大家」。

乾隆中期,曹雪芹著的《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把中國古典小說創作藝術推到空前高峰,成為世界文學名著之一。滿族人,老舍先生不僅是一位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還是傑出的曲藝家。他的作品眾多,而且膾炙人口。不愧為當代的「人民藝術家」。

滿族崇尚理學,滿族大儒曾將《大學》、《中庸》、《論語》、《孝經》等書譯成滿文,以教旗人,其書圓藝術也達到相當高的境地。

從皇帝、王公到一般滿族文人有大批人寄情於繪事,出現了許多著名畫家。鎮國愨厚公高塞,自號「敬一道人」,工詩畫。《池北偶談》評他的小景「筆墨淡遺,擺脫畦經,雖士大夫無以蹄也」。慎郡王允禧,他「所作山水花卉,能合石谷、南田為一手,本朝宗藩第一」[4]。另外,象瑤華道人唐岱布顏圖麟慶的夫人等都是當時著名的畫家。鐵保永理是滿族著名的書法家,與翁方綱劉鏞齊名,並稱四大家。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書法,至今為書家稱道。當代的書法大家啟功也是滿族。全國人大常委溥傑的書法也別具風格。

滿族文化非常發達。大量的神話、傳說內容豐富,風格獨特,是薩滿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既有口耳相傳的,又有經文記載的。按內容,滿族神話可分為:

①起源神話。包括人類起源、萬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

②宇宙關係神話。在薩滿族神話中,宇宙是一個喧囂的多層的立體世界,即所謂「登天雲,九九層,層層都住幾鋪神」,每層天中都有人和動、植物、有惡魔和善神,各層間互通。

③靈魂神話。滿族神話的特點,是動、植物神話、祖先神話,自然神話共融一處,並有圖騰崇拜的遺蹟。

《滿文老檔》:中國清代皇太極時期以滿文撰寫的官修史書(檔冊)它是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一部文學巨著,共180卷。主要記述努爾哈赤皇太極兩朝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民族關係、宮廷生活、習俗、天文、地理等等。《滿文老檔》史料原始,記事廣泛,內容豐富,對《清實錄》等書的校訂補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研究清史、滿族史、東北地方史和滿族語言文字演進史提供了較系統而翔實的資料。

《八旗通志》:由鄂爾泰等奉旨撰寫。雍正五年(1727年),鄂爾泰等奉命修《八旗通志》初集,250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鐵保等奉赦續修。至嘉慶四年(1799年),歷時12年完成。該書分八志、八表、八列記敘清太祖努爾哈赤至清世宗時八旗沿革、社會及軍事組織、人物傳略等項。對研究八旗制度十分有價值。

御製五體清文鑒》:清代官修滿、藏、蒙古、漢、維吾爾五種文字對照辭書。成書於乾隆末年。內容豐富,是中國少數民族辭書中的巨著。

尼山薩滿》:史詩《尼山薩滿》也叫《音姜珊蠻》。滿族著名史詩。流傳於黑龍江流域。講的是一個女薩滿為從陰間救一少年的魂,經歷重重難關的故事。有多種手抄本流傳。

禮儀文化

滿族歷史上是一個狩獵的民族,史稱引弓之民,大力提倡「國語騎射」(國語即滿語),歷代皇帝反覆告誡:「騎射,國語乃滿族之本務。」(見《大清會典事例》)。他們「性多淳樸,地產小麥,雖知耕種,而以漁獵為生。遇冬日堅冰,足踏木板溜冰而射,其婦女尤善伏弩捕韶」。

射箭是獵取食物、防禦野獸侵害的工具,也是軍事武器運用於戰場,因而在滿族社會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後金努爾哈赤把騎射作為立國之本。在他實行的八旗制度中,將滿族人分別組織於各旗,平時生產,戰時從征。當時人人習射,並以箭法高低為榮恥,無論王公大臣旗丁,無不挽強善射。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清太宗皇太極齋戒迎春祭天,於院內射箭,有大臣勸諫道:「齋戒不宜射箭」,皇太極答道:「昔遼太宗祭天,曾射柳,此射不可忘也。」遂令大臣習射。

滿族7歲左右的兒童即以木製弓箭練習射鵠,女子執鞭不亞於男子。滿族的服飾,男子剃去周圍頭髮,束辮和垂於腦後,穿馬蹄袖袍褂,兩側開叉,腰中束帶,便於騎射。

清代以來的300多年間,滿、漢長期雜居共處,滿族已在語言、服飾、習俗等方面與漢族無差異;居於關外各地的滿族人民,只是在滿族聚居的偏僻鄉村中,仍有一部分滿族居民使用滿語,保持滿族的一些習俗。同時,從漢族習俗(包括漢語詞彙)中也可找出一些滿族習俗的成份。滿族是一個既善於學習又善於創造的民族,為發揚祖國文化作出了貢獻。

人口分布

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滿族總人口為10,708,464人[12],其中:男性554.78萬人,女性513.45萬人;性別比為108.05。與10年前的'四普'相比,滿族人口增加了83.55萬人,增長率為8.48%,平均年增長率0.79%。

在滿族人口中,城鎮人口有376.54萬人,占總人口的35.25%;鄉村人口691.69萬人,占總人口的64.75%。與2010年相比,滿族城鎮人口比率提高了7.15個百分點。

相關評價

滿族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遼寧省,共有550萬人,占滿族總人口的51%。另外,滿族人口在100萬左右的地區還有吉林、黑龍江、北京、河北、內蒙古。

歷史上的分布

根據清朝統計,1760年除東北和北京附近地區以外八旗兵超過1000人的城市有:荊州(5535人)、江寧(4126人)、西安(3970人)、廣州(3906人)、鎮江(3521人)、寧夏(3509人)、綏遠城(2802人)、福州(2581人)、成都(2341人)、杭州(2232人)、乍浦(屬於浙江平湖,2037人)、青州(1807人)、涼州(1105人)。

滿族名人

廟號             姓名         在位時間     年號       皇陵
清太祖 努爾哈赤 (1559-1626)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清太宗   皇太極 (1592—1643)1626年~1643年 天聰 崇德   昭陵
清世祖 福臨 (1638—1661 )   1643年~1661年   順治       孝陵
清聖祖 玄燁 (1654—1722)   1661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清世宗 胤禛 (1678—1735)    1722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清高宗 弘曆 (1711—1799)    1735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清仁宗 顒琰 (1760—1820)   1796年~1820年 嘉慶       昌陵
清宣宗 旻寧 (1782—1850)    1820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清文宗 奕詝 (1830—1861)    1850年~1861年 咸豐       定陵
清穆宗 載淳 (1856—1875)    1861年~1875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清德宗 載湉 (1871—1908)    1875年~1908年 光緒        崇陵
溥儀 (1906—1967)      1908年~1912年   宣統     華龍陵園

葉赫那拉·杏貞慈禧太后咸豐帝妃,同治生母,光緒養母。1861年至1908年間清朝實際統治者。

完顏函普:金始祖,女真名完顏函普粟末靺鞨部人。唐時,祖上避戰亂進入漢四郡地區。

完顏阿骨打:金國建立者。

完顏亮:金海陵王,修金中都者

愛新覺羅·多爾袞:皇太極之弟清初攝政王

鰲拜:瓜爾佳氏,清初巴圖魯,康熙四位輔政大臣之一

索尼:赫舍里氏,康熙四位輔政大臣之一

蘇克薩哈:納喇氏,康熙四位輔政大臣之一

遏必隆: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康熙四大輔政大臣之一

索額圖:赫舍里氏,索尼第三子,任內擔任內大臣、議政大臣、太子太傅授領侍衛內大臣

納蘭明珠:字端范,納蘭氏,葉赫貝勒金台石之孫,康熙輔政大臣

納蘭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明珠之子,著名詞人[5]

隆科多:佟佳氏,康熙雍正時重要輔政大臣

和珅:鈕祜祿氏,乾隆時大臣

長麟:覺羅氏,乾隆嘉慶時大臣

佟國鼐:清朝首任福建巡撫

奕:奕詝之弟恭親王,維新運動代表人物

榮祿:瓜爾佳氏,晚清軍機大臣頑固守舊派代表人物

多隆阿:清朝咸豐時著名戰將

保芝琳:中國清朝台灣鎮總兵

多隆阿 (學者):字文希、雯溪,舒穆祿氏,著名作家

桂良:瓜爾佳氏,字燕山,滿洲正紅旗人,清朝重臣。直隸總督、軍機大臣

視頻

滿族相關視頻

滿族文化宣傳片
滿族服飾
女真後金滿族形成到大清入主中原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分類:滿-通古斯,民族史
  2. 四大血型地理分布,來看看你的祖先在哪 ,搜狐,2019-04-11 19:17
  3. 滿族「口袋房」 獨特的民居建築,中國民族建築網,2017-11-01 15:08:28
  4. 允禧字畫價值如何 ,搜狐,2018-12-07 15:04
  5. 「納蘭性德」詩詞全集(186首),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