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潭頭鎮為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下轄鎮,地處閩江口南岸、長樂東北部,東連金峰文嶺,西接猴嶼,南鄰航城、鶴上,北隔閩江與琅岐島相望,因處在江水拍岸首當其衝的港灣得名。距福州長樂國際機場15公里、福州市區58公里,水陸交通便利。

2017年,潭頭鎮行政區域面積4200公頃,常住人口43434人 。[1]

目錄

鄉鎮簡介

潭頭鎮海岸線長8.5公里,轄 23個行政村(其中純漁業村1個),是閩江口南岸中心城鎮,也是福州地區著名僑鄉。經濟較為發達。

全鎮主要工業產業有化纖紡織經編、建材加工、石材雕刻加工、電子感光、服裝印染、啤酒飲料、裝潢材料、首飾模具、養殖捕撈、冷凍食品、果蔬花卉、消防器材等。農業主要有水產、畜牧、水果、蔬菜等四大主導產業,品牌產品有"長樂西芹"、"長樂灰鵝"等。全鎮共有工業企業86家,其中規模以上26家。2012年,農業總產值6.8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39.39億元,財政總收入5361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6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984元。[2]

歷史沿革

潭頭鎮人文歷史悠久,是北方移民首選之地,長樂文脈源頭。潭頭鎮區域轄舊時芳桂鄉之大宏里、方安里。1928年設潭頭區公所,1945年設潭頭鎮,1949年設潭頭鎮,1950年設潭頭區,駐潭頭,1956年歸入金峰區,1958年實行撤區並鄉,獨立出潭頭鄉,後改制公社,1984年金峰、營前、梅花、潭頭4個公社改為鎮建制,1987年,潭頭鎮劃出猴嶼等4個村設猴嶼鄉。

文化古蹟

潭頭自古以來人才輩出,歷代共有進士108名。唐朝林慎思兄弟五人先後俱中進士,時稱"五子登科"、"五桂聯芳"。林慎思的著作《伸蒙子》、《續孟子》為宋代儒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宋朝理學家朱熹為避偽學之禁寓居晦翁岩,二劉村神童劉砥、劉礪拜朱熹為師,雙雙考中進士,明朝嶺南村出狀元馬鐸,代駕郊天傳為佳話;嚴光長者開拓西湖為鄉民謀利。沙堤村王恭為閩中十大才子,深山耕樵二十餘載。歷代還有數不清的巨紳名士不勝枚舉。

德成岩、晦翁岩、鰲峰岩、錦鯉岩等風景名勝內有德成精舍、龍峰書院、讀書處,講經台等歷史人文景觀星布其中,閩中才子多於此題詞留墨,岩壑中修建有龍峰禪寺、鰲峰禪寺、龍山寺、天妃廟、文昌宮等佛道名勝,每歷初一、十五祈福者絡繹不絕;境內馬鐸故居、嚴光長者寺、沙堤林氏大宗祠堂、嶺南陳氏大宗祠、二劉劉氏大宗祠、厚福林氏大宗祠等古舍民居歷史悠遠;象徵潭頭百姓尊師重道的文石登文道經歷數百年驚濤駭浪,給人留下一段雋永的歷史。

德成岩

德成岩位於長樂潭頭鎮溪上村後籌峰山中。德成岩俗稱稠岩、籌岩,又稱籌峰岩。位於長樂潭頭鎮溪上村後籌峰山中,古屬方安里。下有石室曰德成精舍,雅稱月樓精舍,唐咸通初林慎思及兄弟築室讀書於此。又一所在山麓溪上建構為坑湖草堂。唐咸通中林慎思及兄弟五人俱中進士,故稱"五子登科""五桂聯芳"。宋時朱熹登籌岩讚嘆林慎思"德成於此地",題"德成岩",並"德成精舍"。宋乾道間(1165-1173)立為德成書院。德成精舍是長樂第一所古書院,德成岩也是長樂四大名岩之首。德成岩於1998年福州市長樂區人民政府立碑列為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錦鯉岩

錦鯉岩,民國版《長樂縣誌》又作文峰岩,位於福州市長樂區潭頭鎮邊蘭村境內。邊蘭古稱楓林,地處等峰山東側,舊屬方安里。錦鯉岩一帶楓林遍布,風景秀麗,岩石怪異。"此里(方安里)尚有文峰岩,在楓林,中祀朱子,配以姜叔權。旁有石室,廣數丈,高十餘丈,其上平坦,可坐數十人。俯瞰大江,金雞、白猴、東猴、御國諸島嶼,均在眼前。又有浮崎嶺,有閩長交界碑"。

晦翁岩

晦翁岩位於潭頭二劉村龍峰山上。童子科劉砥、劉礪二兄弟師從朱熹讀書在此,俗稱"二劉岩"。晦翁岩不僅有風景優美的曲徑松蔭、平潭旭早、石門洞天等自然景觀,千姿百態的松、竹、梅、榕、杉、楓、桂等古樹名木,文物古蹟有龍峰書院(建於宋乾道年間),明嘉靖年間福建提學潘璜檄長樂知縣曾銑修葺,祀朱熹及其學子劉砥、劉礪,改名為"三賢祠"。還有白鹿洞,以及鄭和青石雕像,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斷頭遺棄,後經鄉人修復,供奉於新建的晦翁岩"鄭和紀念堂"。古今文人墨客到晦翁岩瀏覽之餘,留下不少詩詞歌賦。

西湖公園

西湖,地處長樂金峰潭頭交界處之嶺南村,原是用於儲水灌溉農田的水利之湖。史料記載,以前是於南朝陳太建年間,由嚴光舍田開鑿的,初名嚴湖,後因位於東湖之西,故改稱西湖。湖的周圍三千二百八十丈,湖水之源,西有宏源,岱西。邊蘭四涵三十六溪之水,奔流下注,北又有二劉雲龍橋一支大水,七分入海,三分也入此湖,所以水源充足,常年儲水不竭,它的支流,東與東湖陳塘港,以及七十二洋諸港,互相流通,調節吐納,灌溉農田四百五十頃,千餘載來,四里居民,農田耕種,咸賴此湖。2010年,完成西湖清淤一期整治後,正式闢為西湖公園。

籌峰山

籌峰山風景區位於潭頭鎮,矗立於閩江口南岸,因緊扼閩江口,地理形勢險要,故民間又稱之為天險山。方圓約60平方公里,地跨長樂北部的潭頭、猴嶼、航城、金峰、鶴上諸鄉鎮,南主峰大埔尾,海拔近700米;北主峰大籌岩,海拔約650米,是長樂境內最為高峻的名山,山中怪石奇峰遍布,傳有三十六洞天,一百零八勝景。千峰競秀萬派流光,有"閩中神秀,吳航脊樑"之稱。

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

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入口位於潭頭鎮汶上村百榕園。閩江入海口區域,濕地總面積約4.7萬畝。是我省面積最大的濕地公園,也是我省唯一的國家級濕地公園。濕地內擁有廣闊的灘涂和眾多的沙洲,水生植物茂盛,底棲動物豐富,每年南來北往數以萬計的候鳥來此棲息和越冬,是整個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上非常重要的驛站,每年秋冬季節來這裡可以看到數以萬計的候鳥,是個鳥的天堂。[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