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煤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煤礦
圖片來自upmedia

煤礦是指富含煤炭資源的地方,通常也指採用地下採掘或露天採掘方式生產煤炭的工廠。

煤礦類型

露天開採

當礦層接近地表時,使用露天開採的方式較為經濟。礦層上方的土稱為表土。在尚未開發的表土帶中埋設炸藥,接著使用挖泥機挖土機卡車等設備移除表土。這些表土則被填入之前已開採的礦坑中。表土移除後,礦層將會暴露出來;這時將礦塊鑽碎或炸碎,使用卡車將礦砂運往選煤廠做進一步處理。當礦石開採完畢,在隔壁重覆同樣的步驟。

露天開採的方式可比地下開採的方式獲得較大比率的煤礦,因為較多的礦層被利用。露天開採煤礦可以覆蓋數平方公里的面積[1]。世界約40%的煤礦生產使用露天開採方式[2]

地下開採

大部份礦層均遠離地表,因此無法使用露天開採的方式。地下開採目前占世界煤礦生產的60%。採煤技術包括:開拓、掘進、支護、通風、排水、運輸、提升、頂板管理等。形態分為立井、斜井、平峒。

開發時,通常把煤田劃分為若干較小的部分,每一部分由一個礦井生產。劃給一個礦井生產的煤田的一部分,稱為井田。井田的走向長度一般為:小型礦井不小於1500米,中型礦井不小於4000米,大型礦井不小於7000米,綜合機械化採煤礦井不小於10000米。在中國大陸的煤礦生產組織中,通常一個煤田組建為一個「礦務局」;礦務局下屬若干個煤礦(礦井)。

共有四種主要的地下開採法:

  • 長壁開採–長約300公尺以上的採掘面。一台精密的採礦機在礦層隧道中前後移動。鬆動的礦石掉入輸送帶中,並移到工作區域。
  • 連續開採–利用一台有碳化鎢鑽頭的機器從礦層中刮下煤礦。在"房柱法"系統中操作–在一系列約10公尺的房間區域中工作。
  • 爆破開採–傳統的開採方式。使用炸藥打碎礦層,將礦石收集放在礦車或運輸帶中。
  • 短壁開採–使用連續開採的機器。類似長壁開採有著可移動的坑頂支撐。

從1960年代起,採煤機發展了四代:

  • 固定滾筒式採煤機
  • 單搖臂滾筒式採煤機
  • 雙搖臂滾筒式採煤機
  • 電牽引採煤機

海底開採

  • 台灣第一座海底煤礦是臺北縣瑞芳鎮(今新北市瑞芳區)的建基煤礦,於1966年完成海底大斜坑開鑿工程,成為世界第四個開採海底煤礦的國家/地區。
  • 中國大陸首個海底煤礦是位於渤海灣的龍口礦業集團北皂煤礦,於2004年開始開採海底煤礦,成為繼英國、日本、美國、中華民國、澳大利亞之後,第六個海底採煤國家/地區。

歷史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便有使用煤的記錄。煤礦的主要用途是作為燃料。古代煤窯的採煤方法是手工開採。中國河南鶴壁發現的金、元時期的古煤井為圓形豎井,直徑2.5m,井筒深46m,井下巷道最長100m,高1米餘,無頂板支撐。

古代煤窯通常為「巷道式採煤法」,採掘不分,以掘代采。豎井延伸到可採煤層後,沿煤層走向和傾向挖掘煤層巷道;在巷道兩壁開採出一個個煤峒,即「掌子面」。一般不回採,使用方形煤柱自然支撐頂板,擴散通風。煤炭回收率在20~30%。中國現在禁止巷道式採煤。

美國最早的商業煤礦位於維吉尼亞州的Midlothian,1748年開始開採。

煤炭成為18世紀工業革命中的主要能量來源,蒸汽火車、蒸汽船等開始成為工業國家中的主要交通運輸工具。同時煉業也需要大量的煤礦。城市的照明、暖氣和烹調等也需要使用煤氣英國在18世紀末發明了許多地下採煤的科技,以爆破採煤為主,進入了大規模商業開採的時代。挖煤的機器約在1880年代左右發明;在那之前,採礦需要以人工用鏟子十字鎬挖掘。到了1912年,蒸汽挖土機科技方面的進步使得露天開採變得可能。

1940年代,英國、蘇聯開始生產使用採煤機,德國使用刨煤機,進入了機械化採煤時代。

煤炭在18世紀至1950年代是西方國家的主要工業和運輸能量來源。另一方面,石油的開採技術在20世紀初得到很大的發展,在美國、中東和印尼發現了大規模油田。石油作為燃料的優點多於煤炭。石油及其附屬品在1950年代以後開始成為主要的燃料。很快的蒸汽機內燃機所取代。至20世紀末,煤炭在家庭、工業和運輸上很大的一部分被石油、天然氣、核能可再生能源等所取代。

自1890年開始,採煤也開始成為政治和社會上的爭議來源。使用童工、剝削礦工、惡劣的工作環境等使得工會開始形成,社會主義思想開始興起。另外,機器的大量使用也造成許多礦工失業,造成許多社會問題。環境標準的限制、西部大規模露天礦場的開採等,使得美國的地下採煤業在1970年代後急劇衰退。1914年最盛期時,美國有18萬名無煙煤礦工,到1970年只剩6千名。瀝青的工作從1923年70.5萬人的顛峰,下降到1970年的14萬人及2003年的7萬人。礦工聯合會(UMW)的活躍會員也由1980年的16萬人減少到2005年的1.6萬人。

1973年與1979年的兩次石油危機使得各國政府開始尋找替代能源。在開發核能、風力太陽能等新能源的同時,煤炭的重要性也再度受到重視。

不過,自1970年代開始,環保意識抬頭,人們開始注意包括景觀破壞、空氣污染與其他燃燒煤炭所可能產生的問題等。和其他化石燃料比較,燃燒煤炭比石油或天然氣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亞氮溫室氣體,並可能是造成全球暖化酸雨等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煤炭在今日仍是重要的能源,因為其經濟的價格和豐富的儲藏量,特別是用於發電。煤炭目前在中國是最重要的能源,2005年中國約有80%的能源來自於燃煤。2007年中國首度成為了煤炭進口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