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愛因斯坦科學獎

愛因斯坦科學獎

愛因斯坦科學獎
圖片來自 澎湃媒體

[1] 外文名 The 「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

全 稱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

主辦單位 世界文化理事會

頒發時間 一年一次

獎 品 一張獎狀、一枚紀念獎章和10,000美元

目錄

獎項介紹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以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名字命名,表示對他的尊敬與紀念。愛因斯坦是瑞士、美國籍德國猶太人,生於1879年,卒於1955年,他的一生,在宇宙學、統一場論、物理學哲學問題等許多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他創立了代表現代科學的相對論,這是人類對於自然界認識過程中的一次飛躍。對批判牛頓力學的形而上學體系,揭示空間與時間的辨證關係,加深人們對物質和運動的認識,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愛因斯坦發展了普朗克的量子論,提出關於光的量子概念,並用量子理論解釋光電效應、輻射過程和固體比熱等。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1921年,愛因斯坦以他在理論物理方面的成就,特別是發現"光電效應定律",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世界公認他是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以這樣一個科學巨星的姓氏命名的世界科學獎作為一種榮譽,激勵世界科學家們為之奮鬥,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

獎牌介紹

獎牌的正面設有愛因斯坦晚年的畫像。愛因斯坦的腦袋的輪廓形成的背景三個數學公式他的重要貢獻是總結物理學。首先,他最著名的方程式E = MC²。第二個公式代表了愛因斯坦的研究光電效應,為此他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於1921年。 李政道教授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57)、愛因斯坦科學獎(1957)、法國國立學院布德埃獎章(1969,1977)、伽利略·伽利萊獎章(1979)、意大利共和國最高騎士勳章(1986)、埃·馬諾瑞那愛瑞奇科學和平獎(1994)等。他是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1959)、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64)、意大利林琴科學院院士(198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