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粉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粉病

白粉病防治
原圖鏈接

桑裏白粉病又稱白粉病、白背病。分布在全國各植桑區。多發生於枝條中下部將硬化的或老葉片背面,枝梢嫩葉受害較輕。

基本信息

中文名:桑裏白粉病

外文名:Mulberry powdery mildew

別 名:白粉病、白背病

主要危害:作物桑

白粉病防治
原圖鏈接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

白粉病症狀

白粉病病菌屬於子囊菌裡面的白粉菌科,根據病菌子囊殼及其子囊孢子等形態,進一步細分為布氏白粉菌屬(小麥白粉病)、白粉菌屬(煙草白粉病)、鈎絲殼菌屬(葡萄白粉病)、單絲殼屬(瓜類白粉病)、叉絲單囊殼屬(蘋果白粉病)、球針殼屬(梨樹白粉病)等等。

不論是哪一個屬,引起的病害在基本症狀表現上很相似,即在被侵染部位上有白色或灰白色粉狀物(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和菌絲),病害發生後期在感病部位表面上形成小黑點(閉囊殼)。

白粉病病菌的分生孢子特別發達,且大多數分布在被侵染部位的表皮外面,在溫濕度和營養條件合適的時候,分生孢子和菌絲萌發形成芽管侵入進寄主表皮細胞之間,形成吸器吸收寄主細胞的營養。也就是說,白粉病病菌在寄主植物的表皮層內外分布更多,在被害部位的深層病菌數量很少。

白粉病病菌屬於專性寄生菌,寄生能力很強,菌絲體或分生孢子萌發以後不必借道傷口,可以通過氣孔或直接侵入進寄主器官的表皮。在葉片的背面氣孔數量更多,所以,白粉病病菌在葉片背面侵入的幾率更高。[1]

形態特徵

Pbllactiniamoricola(P.Henn.)Homma稱桑生球針殼,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菌絲體不分枝,縱橫交錯。菌絲匍匐於葉背,以吸器伸入寄主細胞攝取營養,葉面菌絲垂直長出分生孢子梗,無色,具3~4個隔膜,頂端膨大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多單生,無色,棍棒狀,大小60~86×19~26(μm)。後期形成閉囊果,扁球形,直徑183~283μm,周邊具針狀附屬絲5~18根,有時多至32根。閉囊殼內具子囊9~14個。子囊無色,圓形,基部有短柄,大小60~105×25~40(μm),內有子囊孢子2~3個。子囊孢子無色或淡黃色,單胞,橢圓形,大小30~49×19~26(μm)。此外,有報道UncinulamoriMiyake稱桑鈎絲殼,也是該病病原。

傳播途徑

病菌以閉囊果在桑樹幹或病葉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散出子囊孢子,隨風、雨傳播至桑葉上侵入,經8~10天潛育產生白色病斑,後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至晚秋形成閉囊殼越冬。

發病條件

白粉病在形成分生孢子的時候,需要較高的溫度和相對濕度。萌發的時候則需要較低的相對濕度。

比如,葡萄白粉病形成分生孢子的更適溫度是28~30℃,更適相對濕度在85%以上;萌發的更適溫度是25~28℃,更適宜的相對濕度在50~80%之間;強光照也不利於病菌的生長。所以,雨後轉晴或晝夜溫差較大的悶熱天氣特別利於白粉病的發生和流行。

由於白粉病病菌是直接或借道氣孔皮孔侵入寄主植物器官表皮的,因此,寄主植物的器官表皮性狀會直接影響到病害的發生幾率和被害程度。見光少、氮素營養大、生長速度快的植株,器官表皮薄嫩,白粉病的發生幾率和被害程度就高。

栽培模式對白粉病的影響往往很明顯,避雨栽培的葡萄、溫室或大棚栽培的蔬菜,尤其是栽植密度或修剪不合理造成的枝葉鬱閉,光照弱、通風差、空氣相對濕度偏大但葉面和果面上很少有水膜或水滴產生。這些栽植模式的蔬菜或葡萄的白粉病也相對更容易發生。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選擇抗病品種,在購入苗木時要嚴格剔除染病株,杜絕病源。進行擴繁時,要剪取無病蟲插枝或根櫱作為無性繁殖材料。苗木出圃時,要進行施藥防治,嚴防帶病苗木傳入新區。

2、與非寄主花木輪作2至3年,以減少病源。徹底清潔苗圃,掃除枯枝落葉,剪去病蟲枝集中銷毀。生長期間及時摘除染病枝葉,徹底清除落葉,剪去病蟲枝和中下部過密枝,集中銷毀。不宜種植過密,棚室加強通風換氣,以降低濕度。

3、及時排除田間和花盆積水,澆水不宜多,從盆邊澆水,不使莖葉淋水,減少病菌傳播和發病機會。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以增強植株的抗病性。

4、大棚內花木發病大棚育苗種植前,徹底清除棚內所有植物,清掃棚室,用藥物熏煙等手段嚴格消毒。嚴防病苗入室,棚內儘量種植單一花木品種,避免混植,以防交叉傳染。早春露地花木萌芽前,徹底銷毀棚內病株後,才能開棚,以防病菌孢子傳播到棚外。

藥劑防治

1、越冬期用波美3至5度的石硫合劑稀釋液噴或塗枝幹。注意,瓜葉菊等易受藥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噴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使用25克至30克,消滅越冬菌源。

2、生長期在發病前可噴保護劑,發病後宜噴內吸劑,根據發病症狀,花木生長和氣候情況及農藥的特性,間隔5至20天施藥一次,連施2至5次。一季花木,一種內吸劑只能施1至2次。要經常更換農藥種類,避免病菌產生抗藥性。

3、病害盛發時可噴15%粉銹寧1000倍液、2%抗黴菌素水劑200倍液、10%多抗黴素1000至1500倍液。傳統藥物因反覆使用產生使病菌產生抗體,效果銳減,故提倡交替使用。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噴一次,連續噴3至6次,沖洗葉片到無白粉為止。

4、種植在大棚、溫室等保護地內的花木,除了噴上述各種藥劑外,還可施熏煙劑和粉塵劑。種植前或結束後要進行空棚消毒,每100平方米用硫磺粉250克、木屑500克,均勻混合,分成10堆,用燒紅的煤球或木炭點燃,不能用明火燃燒,關棚一晝夜。在熏蒸過程中要嚴防火災。花木生長期熏煙易發生藥害,應慎用。植物生長期在發病前用45%百菌清煙劑。[2]


相關視頻

白粉病的防治

秋季蔬菜綜合防治:白粉病 潰瘍病 灰葉斑病 蟲害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