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相量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文字,一種是方塊文字,如漢字[1]、日文和韓文,還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種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目錄

名詞解釋

電路理論中,包括電氣工程和電子信息工程等給出的相量的定義是用來表示正弦量的複數。

分析正弦穩態的有效方法是相量法,相量法的基礎是用一個稱為相量的向量或複數來表示正弦電壓和電流。相量由正弦電壓的有效值U和初相ψ構成,複數的模表示電壓的最大值,其輻角表示電壓的初相。

相關定義

相量是電子工程學中用以表示正弦量大小和相位的矢量。當頻率一定時,相量表徵了正弦量。將同頻率的正弦量相量畫在同一個複平面中(極坐標系統),稱為相量圖。從圖1中可以方便的看出各個正弦量的大小及它們之間的相位關係,為了方便起見,圖1中一般省略極坐標軸而僅僅畫出代表相量的矢量。

電子工程學中的相量詳解

用法

相量僅適用於頻率相同的正弦電路.由於頻率一定,在描述電路物理量時就可以只需考慮振幅與相位,振幅與相位用一個複數表示,其中複數的模表示最大值,輻角表示初相位.這個複數在電子電工學中稱為相量.

兩同頻率正弦量疊加,表述為:Asin(ωt+α)+Bsin(ωt+β)=(Acosα+Bcosβ)sinωt+(Asinα+Bsinβ)cosωt.易知,疊加後頻率沒變,相位變化,而且服從相量(複數)運算法則.故相量相加可以描述同頻率正弦量的疊加.

相量的的乘除可以表示相位的變化,例如:電感Ι電壓超前電流90度,用相量法表示為U=jχI,其中j為單位複數,χ為感抗.

定理

相量形式的KCL定律表示對於具有相同頻率的正弦電流電路中的任一結點,流出(或流入)該結點的全部支路電流相量的代數和等於零。

相量形式的KVL定律表示對於具有相同頻率的正弦電流電路中的任一迴路,沿該迴路全部支路電壓相量的代數和等於零。

特別注意的是任一結點全部支路電流最大值(或有效值)和沿任一迴路全部支路電壓振幅(或有效值)的代數和並不一定等於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