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社棠鎮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地處麥積區城郊東部,東與伯陽鎮,南臨渭河與馬跑泉鎮隔河相望,西與道北街道毗鄰,北與清水縣豐望鄉接壤,區域面積57.6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19710人。

三國時,屬魏國廣魏郡治地臨渭縣。北魏時,為綿諸縣治地。五代時,清水縣治一度遷入境內。1949年後,設社棠鎮。1958年,為北道鎮公社社棠管理區。1971年,稱社棠公社。1983年,改為社棠鄉。1986年1月,改為社棠鎮。 截至2019年10月,社棠鎮下轄4個社區和17個行政村。

2018年,社棠鎮有工業企業1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1]

目錄

歷史沿革

三國時,屬魏國廣魏郡治地臨渭縣。

北魏時,為綿諸縣治地。

五代時,清水縣治一度遷入境內。後來稱社樹坪,從明代起設社棠里。

1949年後,設社棠鎮。

1950年,與槐蔭鄉、石嶺鄉合併為社棠鄉。

1958年,為北道鎮公社社棠管理區。

1971年,稱社棠公社。

1983年,改為社棠鄉。

1986年1月,改為社棠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社棠鎮轄向陽、社棠、槐蔭3個社區,向陽、半山、嘴頭、稅柳、東山、郭坪、下曲、石嶺、柏林、李家渠、俊林、社棠、綿諸、步溝、白莊、槐蔭、劉窯17個行政村;下設7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19年10月,社棠鎮下轄4個社區和17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向陽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社棠鎮,地處麥積區城郊東部,東與伯陽鎮相連,南臨渭河與馬跑泉鎮隔河相望,西與道北街道毗鄰,北與清水縣豐望鄉接壤,區域面積5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社棠鎮地處轄區城郊東部,,渭河以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半山半川,北部為山區,南部為渭河沖積、侵蝕而形成的河谷盆地;最高點位於半山村羊圈門,海拔1664米;最低點位於俊林村磨渠口,海拔1077米。

氣候

社棠鎮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1.5℃,1月份最低氣溫-18℃(1989年1月3日),7月份最高氣溫35℃(2005年8月2日),年均日照時數21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極端年最大降雨量750毫米(1976年),極端年最少降雨量270毫米(1995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10月,8月最多。

水文

社棠鎮境內河道屬渭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渭河、牛頭河2條,境內長12.5千米,流域面積0.4平方千米,徑流總量2120萬立方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渭河,從槐蔭村至劉窯流經境內下曲、柏林、石嘴角,長4千米,流域面積0.1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4.7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社棠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低溫、霜凍、滑坡等;滑坡每5~10年出現一次,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59年1月7日社棠鎮區附近,嚴重影響寶天鐵路正常運行,25名職工遇難,行車中斷49小時,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00萬元。

人口

2011年末,社棠鎮轄區總人口3224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739人,城鎮化率42.6%,另有流動人口2195人。

2017年,社棠鎮常住人口19578人。

2018年,社棠鎮戶籍人口19710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社棠鎮財政總收入4200萬,比上年增長15%,人均財政收入1302.5元,比上年增長14%。

2011年末,社棠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8400萬元,比上年增長9%;各項貸款餘額350萬元,比上年增長5%。

農業

社棠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6萬畝,人均0.5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1億元,比上年增長7%;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000噸,人均124.1千克,其中小麥636.5噸,玉米2816.2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葡萄、蘋果。

社棠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023頭,羊飼養量758隻,家禽飼養量1.9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350噸,畜牧業總產值為0.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9.1%。

2011年末,社棠鎮累計造林1.4萬畝,林木覆蓋率32.2%;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3萬畝,產量1.8萬噸,主要品種有葡萄、蘋果、梨。

2011年,社棠鎮有小型農業機械700台,名優特農產品有"下曲葡萄",農民人均純收入3373元。

工業'

社棠鎮工業以鑄造、機械加工、紡織、電子產品生產為主;工業企業38家,職工9264人;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28.6億元,比上年增長8%,工業增加值14.4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1%。

2018年,社棠鎮有工業企業19個。

商業

2011年末,社棠鎮有商業網點1200個,職工23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3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7億元,比上年增長14.1%。

2018年,社棠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4]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1996年,社棠鎮建成鎮有線電視站,有甘肅、江蘇等60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8065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9%。

2011年末,社棠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7個,各類圖書室15個,藏書30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84人;市、區級文物保護單傳3處。

2011年末,社棠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3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7%。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社棠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170人,專任教師30人;小學9所,在校學生2940人,專任教師22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學生1028人,專任教師6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40萬元,比上年增長19%;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比例為24%,比上年增長1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社棠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2個;病床154張,固定資產總值36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16人,其中執業醫師27人,執業助理醫師30人,註冊護士33人,每千人擁有專業衛生人員3.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3萬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7323人,參合率97%。

社會保障

2011年,社棠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95戶,人數1919人,支出386.9萬元,比上年增長12.5%;醫療救助134人次,支出67.8萬元,比上年增長1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11戶,人數3570人,支出347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1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8.2萬元,比上年增長11%。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社棠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個,征訂報紙3.9萬份,期刊0.8萬冊,業務收入100萬元;電信服務網點5個;固定電話用戶60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76%;移動電話用戶1.4萬部,移動電話普及率43.4%;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700萬元。[5]

交通

社棠鎮境內有鐵路隴海、天平線過境,全長5千米;2011年末,二級公路3條,總長14千米;鄉級通暢公路29條,總長22.6千米;鄉級通達公路43條,總長123千米。

2011年末,社棠鎮鎮區道路總長度34千米,橋樑6座,總長度230米;鎮區開通公共汽車線路1條,每天發車14趟,日客運量達300多人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