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公一號大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公一號大墓

 

 

 

中文名

秦公一號大墓

目錄

簡介

大墓簡介

簡介

秦公一號大墓位於今陝西省鳳翔縣南指揮村,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最大古墓。該墓有186具殉人,其中三層台上環槨室置殉人166具,填土中埋人牲20具。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實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最珍貴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達180多個,字體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據其上文字推斷墓主人為秦景公。

大墓簡介

秦公大墓

秦都雍城遺址位於鳳翔縣城南雍水河北岸平地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曾在此建都長293年,秦王政(秦始皇)成年加冕也在雍城內的大鄭宮舉行。現已探明遺址內有新、舊兩城相連南北長達兩公里,東西約一至兩公里。考古工作者在這裡進行了大量工作,發掘出土了許多珍貴文物。在雍城遺址之南的南指揮鎮有秦公陵園,共發現43座規模較大的墓葬,其中的秦公大墓是我國目前已發掘的最大的土壙墓。 秦公大墓是整個秦公陵園中最早發現、唯一發掘的最大墓葬,故稱秦公一號大墓,位於關中平原西部,陝西鳳翔境內,位於雍水河西面的三畤原。

大墓平面呈「中」字型,全長300米,面積5334平方米。有東西墓道和墓室。發掘後的秦公一號大墓,占據了中國考古學史上五個之最:是迄今中國發掘最大的先秦墓葬;墓內186具殉人是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實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最珍貴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達180多個,字體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據其上文字推斷墓主人為秦景公。

如今的墓址旁建有秦公大墓遺址博物館,是我國首家農民創辦的博物館。

秦君槨室

槨室內有柏木槨具一套(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也分主副,都是用柏木枋(方柱形木材)壘砌而成的長方形木屋,之間有門相通。主槨室中部的地下,還有一個60厘米見方的「腰坑」,內有小動物骨骼,這是周秦墓葬中常見的一種葬俗。長14.4米、寬高各5.6米的主槨是安放秦公遺體之處,四壁及槨底均為雙層柏木枋,槨蓋則是三層,中部有一道單層枋木壘砌的隔牆,將主槨分為前後兩室,這種布局應該是仿照墓主生前居所「前朝後寢」的樣式,這簡直是個小宮殿!只看整套槨具的用料就足以令人驚嘆:這些規整的枋木均由柏木材心做成,每根的橫截面都是邊長21厘米的正方形,兩端中心有21厘米長的榫頭,重逾300公斤,長度分為5.6米和7.3米兩種。為了防止地下水沿着木料結節滲入造成腐朽,槨木原有的結節都被挖出,然後用鉛、錫和白鐵合金澆注封護。在金屬澆注過程中既沒有燒壞木質,又澆注得很平整,說明當時把握合金配比和澆注火候的技術已很成熟。在槨室周圍和上方填有木炭,外圍再填青膏泥,這些保護層可以防止水分和氧氣進入以保護槨室--而槨木的木質至今保存完好,這完全可稱得上是個奇蹟。

始皇祖先

1974年,陝西春旱嚴重,驪山腳下許多村民被迫打井抗旱。井底,有人忽然挖到一個奇怪的陶土人頭。當時他們誰都不會想到,這個陶土人頭引出的,是巨大的秦俑方陣。秦兵馬俑就這樣意外地被發現了。這一個個形態各異的人俑都是武士打扮,這些武士守護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強悍的秦帝國的締造者——秦始皇嬴政。在此之前,人們對這位始皇帝和秦朝的了解,大多僅限於史料記載。兵馬俑的發現,使人們有更多的資源,去勾勒這個王朝大致的輪廓。

隨之而來的問題困擾着考古學界,這個帝國從何而來,他們先祖的遺存又在哪裡?[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