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粳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粳稻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學名:粳稻

拉丁學名:Oryza sativa subsp. Keng

別 稱:和尚稻

界:植物界

科:禾本科

屬:稻屬

分布區域:我國有24個省區種植

粳稻(jīng dào),xm Oryza sativa subsp. japonica Kato,稻的一種(Oryza saliva subsp keng),莖杆較矮,葉子較窄,深綠色,米粒短而粗,其米粒不粘。粳稻籽粒闊而短,較厚,呈橢圓形或卵圓形。籽粒強度大,耐壓性能好,加工時不易產生碎米,出米率較高,米飯脹性較小 。 與釉稻相比,分櫱直立,葉色較深無毛。植株較矮,質地較硬,葉片較短,與莖間角度較小,花序主軸較長,小穗數增多,密集,穗重,稃毛較長而密,粒形變卵圓而較短寬。 主產我國黃河流域、北部和東北部;在南方則分布於海拔1800米以上,較耐冷寒,是為中緯度和較高海拔地區發展形成的亞種。 粳稻(「粳」,拼音:jing,注音:ㄐㄧㄥ 或 ㄍㄥ,音同「晶 或 耕」)粳稻是水稻的一個品種。粳稻需要日照時間短,但生長期長,比較耐寒,米質粘性強,米粒短圓,蛋白質含量較高,口味好。粳稻碾出的米叫「粳米」,有的地方把「粳米」稱作「大米」,其實粳米只是大米(稻米)的一個品種。 [1]

粳稻簡介

粳稻是水稻的一個品種。粳稻需要日照時間短,但生長期長,比較耐寒,米質粘性強,米粒短圓,蛋白質含量較高,口味好。粳稻碾出的米叫「粳米」,有的地方把「粳米」稱作「大米」,其實粳米只是大米(稻米)的一個品種。主產我國黃河流域、北部和東北部;在南方則分布於海拔1800米以上,較耐冷寒,是為中緯度和較高海拔地區發展形成的亞種。

粳稻粳稻起源

粳稻 田螺山遺址稻作遺存研究成果:粳稻(Jīng dào)起源在中國。

2004開始發掘的餘姚田螺山遺址,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合作進行的《餘姚田螺山遺址的自然遺存綜合研究》研究課題,取得了重要學術成果。其中「從長江下游小穗軸基盤看稻的馴化進程和馴化速度」這一研究成果已在3月20日出版的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發布。

研究結論認為,田螺山先民已經利用濕地種水稻,並且隨着時間推移,栽培稻群體中的馴化稻的比例上升,原始野生習性減弱,稻穀產量增加。研究成果還認為田螺山遺址出土的栽培稻並不是最原始的栽培稻,長江下游地區的栽培歷史還可以進一步上溯,早期栽培稻是採集經濟的補充;亞洲栽培稻有兩個起源中心,粳稻起源在中國,秈稻起源在印度,東南亞水稻是由長江流域傳播過去的。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2011年5月2日報道:一些基因組研究人員在一篇通過大規模基因重測序來追溯數千年進化史的研究論文中斷言,稻起源於中國。刊登在最新一期《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的這一研究成果表明,栽培稻可能早在將近9000年前就已在中國長江流域出現。早先的研究認為,栽培稻可能有兩個源頭———中國和印度。

亞洲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它也是一種品種非常多的作物,在全世界有數以萬計的品種。稻的兩大亞種是粳稻和秈稻,包含了世界上大多數的品種。因為稻的品種是如此之多,以至其起源一直是科學辯論的話題。一種理論,即單一起源理論,認為粳稻和秈稻是經由同一源頭從野生稻栽培而來。另一種理論,即多起源理論,認為這兩種主要的亞種是在亞洲的不同地區分別栽培而來的。多起源理論近年來被廣泛接受,因為生物學家在粳稻與秈稻間觀察到了重大的基因差異,而且,中國和印度的數個研究稻品種之間進化關係的項目支持了這種觀點。

在刊登於《國家科學院學報》的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使用早先公布的一些數據集(其中一些曾被用於支持粳稻和秈稻起源不同這種論點)重新評估了栽培稻的進化史或者說是種系發生史。然而,在使用更為現代化的計算機算法後,研究人員斷言,這兩個亞種起源相同,因為它們之間的基因關係比它們與在印度或中國發現的任何野生稻品種之間的基因關係都更為密切。

該論文的作者還通過對采自眾多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種的某些特定染色體上的630個基因片段進行重測序,研究了栽培稻的種系發生史。使用新的模型設計技術,他們的研究成果表明,基因序列數據與單一起源理論更相符。這些研究人員還使用稻基因的「分子鐘」研究了稻的進化時間。他們確認,栽培稻起源於大約8200年前,而粳稻和秈稻的分化是在大約3900年前。他們指出,這些分子的鑑定年代與考古研究結果相一致。考古學家在過去1 0年中發現有證據表明,大約8000到9000年前,在長江流域人類開始栽培稻,而在印度的恆河流域,人們大約於4000年前開始栽培稻。

粳稻產品分類

粳稻根據其播種期、生長期和成熟期的不同,又可分為早粳稻、中粳稻和晚粳稻三類。一般早稻的生長期為90~120天,中稻為120~150天,晚稻為150~170天。它們的播種期和收穫季節,由於各個地區氣候條件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差異。

秈稻的性狀比較接近於其祖先野生稻,所以有學者認為秈稻為基本型,粳稻為變異型。秈稻適宜於在低緯度、 低海拔濕熱地區種植,穀粒易脫落,較耐濕、耐熱、耐強 光,但不耐寒;粳稻則較適於高緯度或低緯度的高海拔種植,穀粒不易脫落,較耐寒、耐弱光,但不耐高溫,所以長 江中下游雙季稻區的後季以及黃河以北一般採用粳稻品種。

在糧食業務上主要根據稻穀的性質和粒形鑑別,一般秈米粘性較差、粒型長而窄;粳稻米性粘、米粒短而圓。秈米與粳米蒸飯的粘度不同主要因為其澱粉組成不同,澱粉有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之分,支鏈澱粉富於粘性,蒸煮後能完 全糊化成粘稠的糊狀,而直鏈澱粉只能形成粘度較低的糊狀。 秈米含有較多的直鏈澱粉,所以粘性小於粳米,糯米幾乎含有100%的支鏈澱粉,粘度很大,尤以粳糯(大糯)為甚。

如果從糯、粘來區分,則我國90%的水稻面積是粘稻,糯稻只占全部水稻面積的10%左右。糯稻是由枯稻發生單基 因突變而來,並且僅在穀粒的質地、粘度上有所差異。 隨着作物遺傳育種工作的進展,目前人們已通過秈稻與粳稻雜交從而製造出了不少介於秈、粳之間的中間型品種, 所以僅用秈型和粳型劃分目前的水稻品種是有困難的。

粳稻生產現狀

我國常年水稻種植面積為2860~3000萬 公頃,其中粳稻為730萬 公頃,約占總面積的25.5%。截止2007年1月,我國有24個省區種植粳稻,但種植面積分布極不平衡。以2005年為例,種植面積最大的江蘇省已達到189.6萬 公頃,最小的湖南省只有1066 公頃。超過10萬 公頃 的省區有10個,但超過20萬 公頃 的省區僅有7個,包括東北三省、江蘇、浙江、雲南和安徽。7省區植面積總和為630萬 公頃 ,占全國粳稻總面積的86.3%:產量為4489.6萬 t,占全國粳稻總產量的86.5%。在這7個粳稻主產省區中,東北三省和江蘇的種植面積分別為314萬公頃 和189.6萬 公頃,分別占全國粳稻總面積的43.0%和25.9%。產量分別為2118.9萬 t 和1567.5萬 t,占全國粳稻總產量的40.1%和30.2%。東北三省和江蘇的粳稻種植面積合計為503.6萬公頃,約占全國粳稻總面積的69%;產量為3686.4萬 t,占全國粳稻總產量的71.1%。由於近年國內粳米市場東北大米的價格持續走高,稻農種稻積極性空前高漲,水稻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據初步統計,2006年東北稻區水稻種植面積已超過335萬公頃。

作為我國重要粳稻主產區,東北地區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其中粳稻種植面積占全國的46%、產量達到50%以上。2011年,我國東北三省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達到7408萬畝和3427萬噸,較去年分別增加11.47%和15.67%。

粳稻栽培技術

栽培上應圍繞「增加栽插密度,前期促早發;中期健株壯稈。促進大穗形成;後期養根保葉,提高結實率」的高產栽培策略進行合理調控。10優18分櫱力中等,強調秧田期培育多櫱壯秧,通過稀落谷,達到移栽時單株帶壯櫱3至4個。淨秧板落谷量,旱育秧不超過50千克/667平方米,濕潤育秧和水育秧不超過40千克/667平方米,秧齡不超過35天。

秧田底肥一般施磷酸二銨12.5千克/667平方米,尿素7.5千克/667平方米,硫酸鉀5.0千克/667平方米,硫酸鋅1.5千克/667平方米。注意防治病蟲草害。在壯秧的前提下,秧齡以30至35天為宜,移栽時淺插、勻栽。在中高肥力條件下,株行距13.3厘米×25厘米,每穴栽2至3株,栽足1.8至2.0萬穴/667平方米,基本苗8至10萬/667平方米左右。瘦田、遲栽田宜適當密植栽插密度可增至2.2萬穴/667平方米。10優18根深葉茂,吸收能力強,無效生長少,養分和光合產物浪費少,肥料利用率高。肥水運籌宜採取「前促、中控、後略補」原則,氮、磷、鉀肥配合使用,並注意施用鋅肥。

施肥量視稻田肥力和產量指標而定,700千克/667平方米以上的田塊要求每667平方米施氮15至20千克、五氧化二磷8至10千克、氧化鉀15至20千克。相當於667平方米用尿素35至45千克,含磷量16%的鈣鎂磷肥45至50千克或磷酸二銨15至20千克、硫酸鉀15至20千克。

在施肥方式上,底肥如以有機肥為主,用量不少於1800千克/667平方米;以化肥為主,化肥施用量占全生育期氮肥30%、磷肥100%、鉀肥70%;分櫱肥主要是氮肥,在移栽後7至10天,畝施氮肥占全生育期用量的50%;穗肥在分櫱夠苗、曬田復水後施用,畝施氮肥占全生育期用量的15%、鉀肥25%;粒肥在抽穗後施用,施用時要視苗、天氣酌情施用,群體葉色、葉色褪淡、天氣多晴好的施粒肥,反之不施。一般粒肥施氮、鉀肥占總量的5%,也可進行葉面噴施,用營養型的葉面肥在抽穗揚花期進行葉面噴霧。

前期採用淺水灌溉(回青期),水稻插秧後,由於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較弱,遇到高溫、風大,葉片的蒸騰作用比較大。因此,插秧後應保持3至5厘米的水層。水稻返青後,採取間歇灌溉,即一次灌淺水,待自然落干,等到腳窩有水、田面無水時再灌一次水,如此循環。水稻分櫱夠苗後,擱田控制無效分櫱的生長,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達到長根壯稈、抗倒伏等作用。擱田的操作:對禾苗長勢過旺、較早出現鬱閉、葉下披、排水不良的低洼田塊,要排水重擱,擱田程度為田面發白、田面開細裂、表面見白根、葉色褪淡挺直,控制無效分櫱生長,促進根系發達,壯稈。對生長勢弱、灌水困難、漏水的田塊,要採取輕露。孕穗期以濕潤為主,保持田面有水層,抽穗期保持田間有淺水;灌漿期稻田乾乾濕濕,以增強土壤通透性,養好老稻,收穫前7天左右斷水,忌落水過早,以防早衰,影響米質和降低結實率。

播前用浸種靈浸種防治惡苗病及干尖線蟲;秧田期重點抓好稻薊馬、稻水象甲和稻飛虱等害蟲防治及除草工作,一般用稻樂豐+吡蟲啉和毒死蜱+住保+金吡各防治害蟲一次;根據病蟲害預報及時做好大田病蟲害防治。栽後7天內用草克星+丁草胺適時進行化學除草,用殺蟲雙、吡蟲啉、稻樂豐、氧化樂果等殺蟲劑重點做好第1代和第2代二化螟、大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害蟲的防治工作;在孕穗前、始穗期及齊穗期分別用井岡黴素防治紋枯病。

隨着種植制度的改變及氮肥用量的不斷增加,水稻稻曲病發生面積及危害程度逐漸加重,因此,加強稻曲病防治對於10優18穩產、高產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化學防治主要是在水稻破口前5至7天噴施殺菌劑。第一種為銅製劑,銅製劑在稻曲病防治應用最早的,其中DT的防效可達80%至96%,但該產品易發生藥害,使用時應掌握好藥量並注意噴施方式;第二種為抗菌素類,30%愛苗EC15至20毫升/667平方米對水稻稻曲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對水稻生長不僅無藥害,而且有顯着的促進水稻生長和防早衰的作用;微生物農藥「紋曲寧」水劑(2.5%井100億活芽孢/毫升枯草芽孢桿菌)對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平均為72.1%至83.6%;5%井岡黴素500倍液在破口前5至7天噴施,防治效果也可達80%以上。

參考來源

  1. 粳稻,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