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約瑟夫·張伯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約瑟夫·張伯倫

中文名: 約瑟夫·張伯倫

外文名: The Rt Hon Joseph Chamberlain

別 名: 約瑟夫·張伯倫 閣下

國 籍: 英國

出生日期: 1836年7月8日

逝世日期: 1914年7月2日

職 業: 著名企業家、政治家、演說家

主要成就: 建立伯明翰大學 殖民地大臣 對外貿易大臣 反對黨領袖 伯明翰市長

出生地: 倫敦

信 仰: 一神教

主要子女: 內維爾·張伯倫、奧斯丁·張伯倫

英國政治家,曾任伯明翰市市長(1873~1876),因對「愛爾蘭自治」政策與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內閣意見不合而辭職(1886)。1895~1903年任殖民大臣,推行擴張政策,力圖加強控制各自治領的經濟,倡議實行帝國特惠制,1906年大選中在重新當選伯明翰市長。1900~1914年,出任在其本人不懈努力下建成的英國第一所「紅磚大學」——伯明翰大學校長職務。[1]


人物簡介

約瑟夫·張伯倫(1836年7月8日—1914年7月2日)英國著名企業家、政治家、演說家。曾任對外貿易大臣、殖民大臣。著名的激進帝國主義者,在其數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他始終像個政治鼓動員一向滿懷激情,儘管他最終沒有當上首相,卻幾次問鼎英國的最高權力。他將帝國主義和愛國主義結合起來,主張所有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後裔都應該團結成一個國家。他以旺盛的精力和智力來管理龐大的帝國,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最後輝煌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他為了實現目標不斷地追求個人權力,甚至不惜造成英國歷史上最大的政治分裂,是一位備受爭議的人物。他是英國財政大臣奧斯丁·張伯倫和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的父親。1900—1914年,出任在其本人不懈努力下建成的英國第一所「紅磚大學」---伯明翰大學校長職務。


工人企業家

1836年約瑟夫·張伯倫出生於英國倫敦,其父親(也叫約瑟夫)是一名成功的鞋匠。學生時代的張伯倫法語和數學成績優異,但由於家庭的原因,16歲時張伯倫主動輟學去自家的工廠上班。18歲時,到伯明翰加入其叔父的螺釘生意,此後事業越做越大,成為着名的螺釘生產商,其產品占據英格蘭三分之二的市場,並出口至美國、歐洲、印度、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此外,生活中的張伯倫信奉一神教,擅長法語,喜歡辯論,經常參加辯論協會的活動。關心時事,思想激進,在英國還沒有建立國民教育體系的年代,他曾在伯明翰的主日學校任教,是一位樂於貼近下層群眾的資本家。


伯明翰市長

由於本身思想激進,加之伯明翰激進的政治氛圍,19世紀60年代,張伯倫成為了一名激進的自由黨人。1866年英國下議院改革,張伯倫成為伯明翰的市議員。此後,他積極參與推動英國的教育改革運動,1869年他組織成立了全國教育改革聯盟,並在伯明翰舉行了第一次代表大會。隨着教育改革的推進,張伯倫在政治上也聲望日隆。但真正使他在英國政壇上名聲大振的則是他在伯明翰進行的市政改革。


1873年,張伯倫競選成為伯明翰市長。此後幾年,張伯倫大興市政建設,改善伯明翰的道路、照明,解決下層人民的生活問題,建立市屬企業擴大就業。將一個髒亂差的重工業城市變成了英國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張伯倫的改革在自由放任思想一統天下的年代,開創了政府干預經濟、建設福利社會的實踐,雖然他沒有把這些做法上升為理論,但無疑,他的思想與50年後的凱恩斯有着相通之處。因此,他被稱為當時全國激進運動的旗手。


從1874年開始,張伯倫從自己的企業退休,成為一名職業政治家,並競選下議院議員,開始走向全國政治的大舞台。憑藉優秀的演說才能,張伯倫組織了自由黨競選聯合會,成為自由黨在大選中的重要力量。於是,1880年大選勝利後,張伯倫被邀至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Gladstone)的自由黨內閣任對外貿易大臣。


在十九世紀末列強並起的時代,對內進行貿易保護,扶持工商業發展,對外進行殖民擴張已經成為時代主流。而英國政治家們卻仍固守大英帝國獨霸世界時的自由主義政策。自由主義政策建立在英國工業領先世界的前提之下,然而此時第二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德意的統一、法國、美國的崛起,都對英國形成了有力挑戰。再執行自由貿易的政策無異於是引狼入室。張伯倫是工業家出身,對當時的國際形勢是十分清楚的,然而大多數自由黨人卻反應遲鈍。並且在內閣中將張伯倫排除在帝國政策的決策之外。但儘管如此,由于思想激進,張伯倫仍然被自由主義的領袖人物約翰·布萊特稱為格拉斯頓內閣中唯一的沙文主義者。


伯明翰大學校長

1892年,在張伯倫的努力下,成立於1825年的伯明翰醫學院(Birmingham Medical School)與成立於1875年的梅森科學學院(Mason Science College)宣布合併,經過不斷改革和擴充,於1900年終於成為具今日規模的伯明翰大學。梅森科學學院的轉讓,成就了新的英國伯明翰大學,這是一個新的開始。梅森科學學院的主席奧利弗洛奇和英國伯明翰大學第一任校長張伯倫,共同作為新英國伯明翰大學的第一負責人。新伯明翰大學中有一部分教職員工,是梅森科學學院留下來的遺產。


1900年3月24日,伯明翰大學被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授予皇家特許狀,這主要是由於張伯倫校長對辦校的不懈熱情。1900年7月,Calthorpe 家庭為伯明翰大學提供二十五英畝(約10公頃)的土地,然而這片土地上還有Bournbrook家一方的財產。


同年,伯明翰大學向法院提出的法案,使得皇家憲章在1900年5月31日生效。因此,伯明翰大學正式成為了英國歷史上第一所「紅磚大學 」。


帝國政治家

1886年,格拉斯頓為了在大選中爭取愛爾蘭人的選票,滿足了愛爾蘭民族主義者的要求,將愛爾蘭自治法案提交議會。堅定維護英國統一的張伯倫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辭去外貿大臣職務,帶領支持他的激進黨員另組自由黨聯合派,並與保守黨結盟反對格拉斯頓,終於迫使格拉斯頓下台。由張伯倫帶領他的激進黨(自由黨聯合派)與索耳茲伯里侯爵羅伯特·蓋斯科因-塞西爾的保守黨組成聯合政府。


此後十年,張伯倫以鼓吹帝國擴張聞名,成為英國着名的新帝國主義者。他認為一個國家的實力最終決定於這個國家的人口和幅員。自由帝國的政策再繼續下去,英國將回歸到與英倫三島的面積相稱的國際地位上去。要維持英國的大國地位,必須建立一個聯繫緊密、堅強有力的大英帝國實體。張伯倫帝國思想的核心和他政治生涯的最高理想就是要建立一個「帝國聯邦」,用聯邦的形式使大英帝國聯結成一個真正的、統一的國家。這並不只是國家組成形式的改變,而是治國理念的轉變。大一統的帝國必然要求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強有力的政府,這與自由放任和「最小政府」的理論是截然對立的,也與英國「貴族的自由」的傳統不符,但卻是群雄爭霸的「帝國時代」的需要。


1895年,索爾茲伯里侯爵第三次執政,正式邀請張伯倫入閣。為實現其統一帝國的理想,張伯倫就任殖民大臣。為建立一個真正的帝國,張伯倫付出了巨大努力。1897年,英國舉行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慶典。各個殖民地的代表齊集倫敦,張伯倫乘機召開第二次殖民地會議。會上他正式提出建立帝國議會的意見,要求改變帝國成員的這種薄弱的聯繫,將帝國變成英國和各自治領合夥辦的「企業」,大家共同分享管理帝國的權力。然而,各殖民地更安於自由的現狀,真正響應張伯倫號召的幾乎沒有。


但張伯倫並未放棄,此後他轉而鼓吹帝國關稅同盟,想在經濟上先統一帝國,為政治統一打下基礎。然而,大多數英國政治家仍固守自由貿易政策傳統,張伯倫的主張遭到激烈反對。於是,1903年,張伯倫辭去殖民大臣職務,帶領支持者組織起「關稅改革同盟」,掀起聲勢浩大的關稅改革運動,此舉不但使得保守黨分裂,更是造成了英國自17世紀的內戰以來最大的議會分裂。


1906年大選的結果宣告了張伯倫的失敗和自由主義在英國的回歸。但大選一結束,70歲高齡的張伯倫就開始四處演講,為下次大選競選首相做準備。最後,一次意外受傷使這位固執的老頭終因健康原因退出了政治舞台。三十年來被他攪得天翻地覆的英國政壇終於得到了暫時的平靜。


深遠的影響

在以妥協著稱的英國政壇上,張伯倫可算是最另類的一個。他從政之初,英國是傳統的自由黨(英國自由黨)與保守黨競爭的格局。經過他的一番「奮鬥」,自由黨已經不復存在,保守黨也不再是以前的保守黨。他雖然在最後的競選中失敗,但後來其子內維爾·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卻成了保守黨首相,而二戰時的保守黨着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也深受其影響。


而在整個大英帝國範圍內,張伯倫的影響更是深遠。一方面,他在追求帝國聯邦的道路上所留下的殖民地會議制度,宣揚的帝國共同利益、責任,愛國主義觀念等等,成為了帝國走向瓦解時維繫英聯邦的紐帶,幫助英國渡過了二次世界大戰的危機,其影響一直延續至今。可以說,沒有約瑟夫·張伯倫就沒有英聯邦。而另一方面,他為建立帝國議會,給自治領與英國平起平坐的地位,甚至支持和幫助澳大利亞成立聯邦等做法卻反而大大加強了自治領的離心力。為了將南非變為他組建帝國的模範自治領,他大力支持第二次布爾戰爭。這場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對最小的共和國的戰爭從1899年打到1902年,整個帝國在張伯倫鼓吹的愛國主義精神刺激下第一次聯合起來作戰。戰爭的過程確實讓人看到了張伯倫所說的帝國的含義,即共同的責任和利益引導出的並肩戰鬥的力量,然而這場實力懸殊的戰爭持續了3年的結果卻 反倒證明了帝國的外強中乾。國際上的空前孤立也讓英國人懷疑帝國的必要性。這一切是導致自由主義回潮,帝國政策最終失去人心的直接原因。它使得英國在自由黨退出歷史舞台後,自由貿易政策得以苟延殘喘到20世紀三十年代,而那時連大英帝國都已經不存在了。


張伯倫是英國維多利亞後期最引人注目的政治明星,也是最具爭議性的人物。


參考來源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