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翠藍眼蛺蝶

學 名 :Junonia orithya,是蛺蝶科下的一種蝴蝶。

又 名 : 孔雀青蛺蝶、藍地蝶、孔雀紋青挾蝶、青擬蛺蝶。

分布地理 : 分布於非洲、阿拉伯半島、南亞、中國大陸南部、日本南端、東南亞、中南半島、新幾內亞及澳洲等地。 臺灣分布 : 本島低、中海拔地區。離島龜山島、綠島、蘭嶼、澎湖、金門與馬祖地區也有記錄。

目錄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總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科: 蛺蝶科 Nymphalidae

屬: 眼蛺蝶屬 Junonia

種: 青眼蛺蝶 J. orithya

形態特徵

當翠藍眼蛺蝶合上翅膀時,牠淡褐色的翅膀腹面看來平平無奇。然而當牠張開翅膀,後翅的金屬藍色和明顯的紅色眼斑便會立刻吸引遊人的目光。[1]

翅展50—60mm。

中型蛺蝶。觸角泛白。軀體背側黑褐色,腹側黃白色。前翅前緣弧形,外緣於M1脈末端突出。後翅外緣波狀。翅背面底色黑褐色,沿外緣有白色線紋。前翅於M1及CuA1室有一眼狀紋。中室端及中室內有一橙色細帶。翅面外側有白帶,形狀Y或V字形。後翅M1及CuA1室有一眼狀紋。

雄蝶於後翅有具金屬光澤的藍色紋,雌蝶缺乏金屬光澤且色彩變異大。腹面底色淺黃褐色,眼紋位置與背面同。翅紋複雜,前翅近基部有三道橙色短條,翅面中央有暗色線,於前翅黑色,於後翅褐色。前翅白紋如翅背面。後翅外側有波狀線,翅基有數只鏤空紋。緣毛暗褐色與白色相間。 [2]

雄雌差異

雌深褐色,前翅中室內2橙色棒帶和2室的眼紋明顯;後翅大部為深褐色。眼狀斑比雄蝶大而醒目。本種季節型明顯。

雄前翅面基半部深藍色,有黑絨光澤,中室內有2條不明顯橙色棒帶,2室眼紋不明顯;後翅 面除後緣為褐色外,大部分呈寶藍色光澤。[3]

秋型

前翅反面色深,後翅多為深灰褐色,斑紋模糊。

夏型

灰褐色,前翅黑色眼紋明顯,基都有3條橙色橫帶;後翅眼紋不明顯,紅褐色波狀斑駁分佈其間。

=冬型

顏色較深暗,軀體背側黑褐色,眼紋明顯;後翅大部為深褐色。

棲地

此蝶多見於低山地帶的路旁及荒蕪的草地。

棲息在明亮的常綠闊葉林林緣、荒地、草地、海岸林、公園、校園。一年多代。

多近地面快速低飛,訪花性強。幼蟲取食爵床科爵床、車前草科車前草以及馬鞭草科的鴨舌癀等植物葉片。

幼蟲以水蓑衣屬、金魚草等植物為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