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胡士泰Stern Hu),(1963年 - ),原籍天津,天生聰穎。 1979年16歲的他,以優異的高考成績,進入北大,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

1997年獲澳大利亞國籍,成為澳大利亞籍華人Stern Hu。

2018年7月從中國長海青浦監獄出獄。現居住於澳大利

曾任澳大利亞鐵礦石企業力拓公司上海首席代表、力拓中國區哈默斯利鐵礦業務總經理。

目錄

早期經歷

80年代曾在中信集團工作過一段時間,90年代初,第一批出國潮席捲中國,胡士泰也搭上了這趟留學潮,前去澳大利亞留學。憑著刻苦和努力,胡士泰畢業後順利進入了澳大利亞的哈莫斯利鐵礦工作。不久力拓礦產收購哈默斯利鐵礦後,胡士泰成了力拓的一員。他是一個肯努力的人,很快,胡士泰就迎來了晉生的機會。力拓以「瞭解中國的風土人情」外派胡士泰任中國區貿易代表。這原本是件好事,他的存在,可以促進中澳雙方在貿易上更深層的夥伴關係。

善長衣袖

他充分利用了自己是華人的優勢,他了解中國人。先交朋友,再做生意,一切就會更加順利。抵達中國之後,在力拓集團一向以勤奮著稱的胡士泰遍訪各個鋼廠,結識一切能夠結識到的人脈,請他們去高檔飯店聚會、喝酒、吃飯。無論是首鋼、寶鋼這樣的大廠,還是一些小城市不知名的鋼廠,它們的高管都成為了胡士泰的座上賓。再加上其高情商的特點,交了不少朋友,無論是大鋼廠企業的老總,還是小鋼廠的負責人,都成了他的「親如自家兄弟的好朋友」。而當胡士泰不經意間問到中方企業的內部經營狀況,諸如原料庫存的週轉天數、進口礦的平均成本、噸鋼單位毛利、生鐵單位消耗等堪稱絕密的產業數據時,這些親如自家兄弟的朋友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一位與其打了八、九年交道的鋼廠負責人評價胡士泰說:「胡士泰是一個比較容易相處的人。尤其是隨着礦業市場這幾年的紅火,力拓公司層面很多時候在市場上的表現十分強勢。雖然他也代表礦山利益,但客觀地說,在市場交易過程中還是起到了很大的緩衝作用,胡士泰也聽得進客戶們所提的要求和意見。」


鐵礦石談判,狂宰中國7000億

2003年,隨著中國內需工業的蓬勃發展,對鐵礦的需求變得非常巨大。同年中國和世界三大礦企—澳洲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進行價格談判的第一年。當時,中國希望爭取到相對合理的價格,確保最基本的價格。世界三大礦山(來源:騰訊新聞)

時任中鋼協秘書長的羅冰生眼中,談判的另一方尤其是力拓集團,卻讓人感到「詭異」:他們不僅清楚中方庫存量,還對談判底線了如指掌,每次談判都像一個精準的狙擊手,槍槍命中靶心,從不失手。羅冰生哪裡知道,這一切全是胡士泰的「功勞」。

在胡士泰多年的精心籌劃和周旋之下,中國所有鋼企的絕密數據,全部都落入在力拓集團的極密檔案裡。在談判桌上,中方就像一個手無寸鐵被宰的羊。在接二連三的談判失敗後,中國不得不承受了進口鐵礦石價格的瘋漲。

有數據統計,自2003年以來,三大礦山接連四年把鐵礦石價格抬高了18.6%、71.5%、19%和9.5%。更糟糕的是,在爆發金融危機的2008年,三大礦山更對中國「痛下殺手」。當年的粉礦價格上漲了79.88%,塊礦價格上漲了96.5%,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漲幅紀錄。

漲漲漲,讓這背後的三大礦山賺得盆滿鉢滿,可與此同時卻也造成了中國鋼企白白多出7000億的巨額損失,而這相當於「澳洲10%的GDP」。

鋃鐺入獄

中國並不傻。鐵礦石持續不斷的不正常上漲早就引起了他們的警覺,這幾乎出於一種防禦的本能——中方斷定,一定有人潛伏在中方內部,靠著竊取商業機密來獲利。

2009年7月5日,上海警方突擊檢查了力拓集團上海辦事處的辦公室,而檢查結果則讓所有人震驚。在所有電子文件中,中國境內數十家鋼企的採購計劃、原料庫存、生產安排等數據都無比清晰。以至於帶頭此次行動的警方負責人面色陰沈地表示——對中國鋼鐵生產的瞭解程度,中國工信部恐怕還不如澳洲力拓公司!

2009年7月7日,力拓回應媒體證實,該四名員工已被拘留,並接受問詢,但公司不清楚拘留原因。被拘四人包括胡士泰(Stern Hu),為澳大利亞籍人士,其被被公安部門帶走的同時,還帶走了其個人的電腦。胡士泰本人為力拓鐵礦石談判組成員,力拓上海的首席代表。在緊鑼密鼓的調查後,胡士泰暴露出了真實的面相。

澳洲總理親自要人

被拘留的四名員工同為力拓集團在中國鐵礦石銷售團隊成員。除胡士泰(Stern Hu)持有澳大利亞護照以外,其他三人均持有中國護照。澳大利亞駐中國使領館正在緊急處理此事。力拓發表聲明稱,公司願意全力配合中國有關部門計劃進行的任何調查,希望就所發生的事情獲得澄清。

澳大利亞國內的反應卻十分強烈。畢竟,胡士泰是澳洲公民,也的確為澳洲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時的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親自出面與中方交涉,希望我國慎重考慮,謹慎處理。

然而,當7000億人民幣的國家財富付之流水,中方又怎能放過這個竊取機密的商業間諜?

2010年3月29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判處被告人胡士泰有期徒刑十年,[1]

並處沒收財產和罰金人民幣100萬元。

2010年5月17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公開宣判,駁回被告人的上訴,維持一審判決。胡士泰鋃鐺入獄。

胡士泰的出獄,引發了中澳雙方無數爭議

2018年,年過半百的胡士泰減刑出獄,由幾名澳大利亞同事開車接走,據澳洲媒體報道,他將回到澳大利亞與妻兒團聚。[2]

而胡士泰的出獄,也引發了中澳雙方無數爭議。在澳洲媒體的報道中,[貿易英雄(trade hero)」這樣的字眼比比皆是,也許在他們心中,身為澳洲公民的胡士泰是被判刑過重],雖然胡士泰的案子已經作古,但力拓「間諜門」只是冰山一角。

胡士泰獲釋之際,正值新的國家安全立法令澳中關係更加緊張之時。當澳洲重新審視如何處理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關係時,他可以充當一個有力的歷史符號,證明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風險。 [3]紐約時報中文網:中國法院經常被批評為缺乏正當程序和透明度,在法庭上,胡士泰最終承認曾經接受賄賂,作為向中國鋼鐵廠提供鐵礦石交易的一部分。他在2010年被判刑,但該審判令人們質疑中國司法制度,以及它是否被用作產業政策的工具,中國政府對這種指控予以否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