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膿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膿皰(pustule)指皮膚上的一個局限性的隆起,內含有膿液。因膿液的顏色不同,呈黃色或黃綠色。膿液是機體組織炎症過程中形成的濃稠或稀薄的滲出物,其中包含變性、壞死的白細胞、可含有或不含有細菌、壞死組織碎片和滲出的組織液。[1]

症狀起因

  1. 細菌感染:常見的病原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正常人皮膚由於角質層的保護、適宜的酸鹼度和濕度,對於細菌感染具有天然的抵抗力。皮膚的化膿性感染除與細菌的毒力大小有關外,尚與環境和宿主的某些因素有關。夏天氣候炎熱,皮膚多汗,有利於細菌繁殖和入侵,故膿皰瘡多見於夏季。兒童較成人易受感染,暴露部位多於覆蓋部位,多毛部位容易發生毛囊性膿皰瘡,患有其他皮膚病或因搔抓、燙洗也易引起繼發性感染。糖尿病、慢性腎炎、惡性腫瘤或其他消耗性疾病患者以及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劑者,均可降低宿主抵抗力,較易招致細菌感染。[2]
  2. 非感染性膿皰性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明了。隱翅蟲皮炎系因毒性刺激引起;膿皰性細菌疹與病灶有關;皰疹樣膿皰瘡常發生於妊娠期。

常見疾病

糖尿病慢性腎炎惡性腫瘤隱翅蟲皮炎系膿皰性細菌疹皰疹樣膿皰瘡等。

診斷

細菌性感染應注意患者生活環境、氣候條件,有無其他皮膚病及內臟疾病。其他如初發部位、發展方式、有無全身症狀及粘膜病變,對診斷也有幫助。[3]

鑑別診斷

細菌性膿皰

為常見的化膿性皮膚病,有接觸傳染史,常於夏、球季在兒童中流行,農村中尤為常見。致病菌絕大多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極少數為鏈球菌或兩者混合感染。

葡萄球菌性膿皰瘡

初為散在的紅斑,很快發展為膿皰,大小猶如黃豆蠶豆,皰液混濁,皰底部有黃色稠厚的膿球沉積。皰壁先為緊張,1-2d即鬆弛,易於破裂,周圍紅暈輕微,數日後皰液乾涸,形成薄痂。有的膿皰中央先癒合結痂,邊緣擴展,形成環狀。膿液外溢或搔抓而自身接種,向周圍其他部位傳播。好發於暴露部位。有輕度瘙癢及疼痛,一般無全身症狀。

新生兒膿皰瘡

由凝固酶陽性、噬菌體Ⅱ組71型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主要見於新生兒。傳染性強,易在產科嬰兒室或哺乳室內流行。起病急驟,初在正常皮膚上或紅斑基底上突然發生大皰膿皰,皰壁薄,易形成糜爛面,病變發展迅速,可於1-2d內波及大面積皮膚,粘膜也可受累。患兒可有高熱、驚厥等嚴重中毒症狀,或伴有敗血症及內臟感染,病情兇險。有人認為其重症型即為新生兒剝脫性皮炎。[4]

鏈球菌性膿皰瘡

膿皰迅速破裂,結成蜜黃色厚痂,周圍炎症明顯,四周不斷有新皰出現,常並發淋巴結炎。重症患者每有發熱、白細胞數升高和全身不適。

毛囊性膿皰瘡

為毛囊皮脂腺開口處的表淺性膿皰,綠豆大小,黃白色,圓頂,皰周有紅暈,中心貫穿毛髮,皰壁脆而易破,流出粘稠膿液,隨後結痂而愈。好發於四肢及頭皮,有輕度瘙癢或灼熱感。應與膿皰性痱子鑑別,後者發生在炎熱的夏季,常與其他型痱子合併存在,膿皰與毛囊無關,主要發生在皺褶處。

深膿皰瘡(臁瘡)

見於營養不良或久病體弱患者,病原菌以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為主。少數可與金黃色葡葡球菌混合感染。與膿皰瘡不同之處為膿皰較深,中心壞死,形成黑褐色痂,嚴重時形成蠣殼狀厚痂,痂下積膿、潰瘍。癒合較慢,疼痛明顯,伴有局部淋巴結腫。

無菌性膿皰

連續性肢端皮炎

常先有肢端外傷或甲溝炎,隨後在其周圍發生成群無菌性膿皰,逐步向上蔓延,波及手掌及其他各指,膿皰可發生於甲下,造成指甲脫落。膿皰癒合後,又可在原處發生新的膿皰,如此反覆發生,造成瘢痕及手指殘毀畸形,粘膜也常受累,常伴溝狀舌。相當長時間內皮疹可限於一側,以後波及對側,亦可向上蔓延到達腕部或泛發全身。病程遷延,病因尚不完全明了,外傷及感染叮促使本病發生。

膿皰性銀屑病

系特殊形態的銀屑病。根據皮疹表現可分為兩型:

掌跖膿皰型

僅限於掌跖部,反覆發生成群膿皰,從針頭到米粒大小,數日後乾涸、結痂脫屑。累及甲床時,造成指甲破壞。膿液細菌培養陰性。

泛發性膿皰型

可發生於尋常性銀屑病的某一時期,或一開始即為膿皰型。初為大片炎性紅斑基底上出現密集的針頭到綠豆大的膿皰,可以融合,膿皰乾涸後形成鱗屑。損害可此起彼伏,累及全身皮膚,甲床也可以發生小膿皰,造成指甲脫落,局部有疼痛及燒灼感,常伴有寒熱等全身症狀。

皰疹樣膿皰病

本病病因尚不明了,可能與內分泌紊亂、中毒及感染有關。膿皰的形態及發生情況與泛發性膿皰性銀屑病無法區別,伴有較重的全身症狀,但本病絕大多數發於婦女妊娠期,有的分娩後即緩解消退。膿皰性銀屑病則可能有銀屑病的病史或伴有尋常型銀屑病損害,對氨蝶呤及甲氨蝶呤的效果較好,為兩者的鑑別要點。

角層下膿皰病

是一種不明原因的慢性皮膚病,損害為成群的表淺膿皰,發作甚快,1~2d內即消退。膿皰呈環狀或匍行狀排列,好發於、腋下等處,好發於中年女性,無全身症狀,有輕度癢感或燒灼感。

隱翅蟲皮炎

隱翅蟲是一種毒性昆蟲,夏季繁殖,晝伏夜出。當成蟲停留於皮膚時,如果有意無意中損傷蟲體,即釋出毒素,於數小時至1~2d出現紫紅色基底上成群粟粒大的膿皰,呈帶狀或環狀分布,中央有紫黑色區域疼痛明顯,面積廣泛者可引起淋巴結腫大及發熱。損害上沾染的毒素可以接觸傳播。本病多見於夏季,有昆蟲接觸史,不難診斷。

檢查

  1. 體格檢查:注意膿皰的大小、形態、深淺、緊張度、周圍有無紅暈、膿液的顏色及稠度、有無分層現象、成群或散在分布、痂的厚薄、愈後有無瘢痕。注意有無其他損害、粘膜病變及內臟疾病。
  2. 其他檢查:細菌培養及活組織檢查有助於診斷。

治療

  1. 病情嚴重者應予以全身治療,治療時首選青黴素。
  2. 輕者可外塗龍膽紫溶液,莫匹羅星軟膏或環丙沙星軟膏。

預防措施

  1. 普及衛生教育,尤其對託兒所、幼兒園的保育員、教養員,以防本病流行。
  2. 隔離消毒,防止接觸傳染。
  3. 注意皮膚清潔,及時治療各處皮膚損傷。
  4. 宜早治療,早隔離。如有濕疹蟲咬皮炎瘙癢性皮膚病,應早期積極治療,切忌搔抓。
  5. 注意清潔衛生,經常修剪指甲,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

膿皰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1. 少油膩。皮膚油脂分泌過多是引發膿皰的原因之一,使用對於高脂肪類食品要儘量少食用。例如豬油、奶油、黃油、肥肉等高脂肪類食物。
  2. 少腥食少發物。腥發食物也能引起過敏從而導致膿皰病情加重,這類食物包括魚、蝦、蟹及貝等類海產品,另外肉類中的屬熱性的食品也是發物,要忌口,如羊肉、狗肉等。
  3. 少高糖食品。糖量的代謝和膿皰的產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人體在攝入高糖食品後,機體的新陳代謝變強,皮膚油脂分泌增多,痤瘡"層出不窮",所以應少食用高糖食物。
  4. 據醫學科研人員發現,吃海帶較多的青少年人群中,患有膿皰的人很少,究其原因,乃與海帶中含有較高的的鋅元素有關。鋅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它不僅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而且還可參與皮膚的正常代謝,使上皮細胞正常分化,減輕毛囊皮脂腺導管口的角化,有利於皮脂腺分泌物排出。所以,青少年經常適量地食用海帶,有助於預防膿皰的發生。

膿皰病飲食

注意事項

少飲烈性酒;不吃霉爛變質食物,少食醃製食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韭菜花椒辣椒桂皮等。忌油煎、燒烤等熱性食物。

視頻

水泡?膿皰?黃水瘡?居然是新生兒膿包瘡在作怪!

視頻

膿皰瘡的鑑別診斷有哪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