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臺東製糖
圖片來自欣傳媒

臺東製糖 全名:臺東製糖株式會社[1] [2] ,為台灣日治時期位於臺東廳的糖業公司。

目錄

簡介

臺東製糖,成立於1913年,其曾為台東地區的第二大會社,僅次於臺灣銀行台東出張所,也是台東地區的第一家糖廠[3]

臺東製糖1943年併入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其主要糖廠為卑南工場,戰後作為台灣糖業公司台東糖廠

台東糖廠的興衰見證臺東開拓發展的歷史,從日治時代的製糖株式會社到現在的臺東糖廠、鳳梨工廠,因為環境變遷而於1996年停閉,並於2004年通過發展成為東糖原創工廠,除了增加許多地景公共裝置藝術,也邀請許多工藝坊進駐,成為臺東文創發展的重要據點之一。

歷史沿革

臺灣總督府的糖業獎勵與移民政策下,臺東製糖株式會社以Template:LjTemplate:LjTemplate:Lj為發起人,於1913年2月成立,社長為石川昌次;從事製糖、移民開墾與鐵道事業。

新式製糖分蜜工場「卑南工場」於1914年底動工,1916年1月開始製糖作業。在移民事業方面,於1916、1917年招募了來自日本內地的農民(多數來自新潟縣長野縣),並安置在臺東廳的鹿野村池上村旭村鹿寮村等四處內地人移民村;且同時在同位於臺東廳的大原、月野、德公班和萬安部落招來台灣西部的本島人移民,使用兩臺由美國進口的拖拉機進行大規模荒蕪地開墾作業,以增加製糖原料的生產[4]

1917年合併野田經營的「野田製糖場卑南工場」,收購「新鄉製糖合資會社裡壠工場」等兩處改良糖廍,並亦另在新開園設置改良糖廍,陸續擴張製糖事業[5]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造成的經濟不景氣,且1919年8月的暴風雨使製糖工場部分損壞,甘蔗原料減產,卑南溪呂家溪等河川帶的河水暴漲造成農耕地荒廢、鐵橋流失、道路損毀等災情,加上台東地方的人口稀少,大部分蔗農為原住民,臺東製糖認為甘蔗生產指導不易,以及交通不便等因素導致臺東製糖的製糖事業並不順利。

臺東製糖於1921年10月決定減資,將一半的資金另設立「台東拓殖株式會社」,專門經營移民、開墾和鐵道事業。

1923年,其鐵道由台灣總督府收買,轉由鐵道部經營[4]

隨著製糖事業逐漸穩定,臺東製糖於1937年5月再將台東拓殖株式會社合併[6]

1939年,廢除里壠工場與新開園工場[3]

1943年,其卑南工場被明治製糖株式會社收購,改稱臺東製糖所。

1946年由國民政府接管,改稱臺糖公司臺東糖廠,1957年附設鳳梨工廠,奠定東部鳳梨事業之基礎。1996年因環境變遷而停閉。

2004年,臺糖尋求轉型,將台東糖廠定位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2007年以「東糖原創工廠」招攬工藝及表演團體進駐,並將停車場改造為露天舞台,將原建築改建成為工作坊,目前已有許多工藝團體進駐。

除了許多具有特色的工作坊之外,園區週邊也有許多創意地景鐵雕藝術裝飾,結合當地藝術與人文特色,原來的防空洞也保留原貌進行修復。目前台東糖廠為台東山海鐵馬道上的景點之一,是一個兼具歷史與文化氛圍的特色景點。

工場位置

參考資料

  1. 台東糖廠,台東觀光旅遊網
  2. 臺東製糖株式會社,開放博物館
  3. 3.0 3.1 台灣東部第一座糖廠:台東糖廠. 台糖東訊. 2009-10. 
  4. 4.0 4.1 大園市藏. 臺東製糖會社の東部開拓史. 日本殖民地批判社. 1936-012-19. 
  5. 熊野城造. 臺東製糖株式會社. 事業界と內容批判社. 1930-02-13. 
  6. 台東製糖株式會社. 民眾事報. 193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