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艾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艾火可灸治許多病。先點好麻油燈,取艾莖一條,沾油燒燃,在瘡腫上方徐徐照射,有效。如治風濕痛,則取艾葉加少許硫磺,用紙包成捻子,沾油點燃,在患處照射。

功效主治  :灸治百病。若灸諸風冷疾,加人硫磺末少許,尤其好。李時珍說:凡用艾火灸治,宜甩陽燧和火珠映照,以取太陽真火。陽燧即火鏡,用銅鑄成,呈凹面,對着太陽承接熱星。其次為鑽槐木取火。若急用又沒有準備,可用麻油燈或蠟燭火,把艾莖點燃,滋潤所要灸治的瘡,直至不痛為止 。

主治: 灸百病。若灸諸風冷疾,入硫黃末少許,尤良(李時珍)。[1]

李時珍曰: 凡灸艾火者,宜用陽燧、火珠承日,取太陽真火。其次則鑽槐取火,為良。若急卒難備,即用真麻油燈,或蠟燭火,以艾莖燒點於炷,滋潤灸瘡,至愈不痛也。 其戛金、擊石、鑽燧入木之火,皆不可用。邵子云:火無體,因物以為體,金石之火,烈於草木之火,是矣。八木者,松火,難瘥;柏火,傷神多汗;桑火,傷肌肉;柘火,傷氣脈;棗火,傷內吐血;橘火,傷營衛經絡;榆火,傷骨失志;,竹火,傷筋損目也。《南齊書》載武帝時,有沙門從北齊赤火來,其火赤於常火而小,雲以療疾,貴賤爭取之,灸至七炷,多得其驗。吳興楊道慶虛疾二十年,灸之即瘥。咸稱為聖火,詔禁之不止。不知此火,何物之火也。

艾灸

簡稱灸療或灸法,是用艾葉製成的艾條,艾柱,產生的艾熱刺激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艾灸作用機制與針灸有相近之處,並與針灸有相輔相成的治療作用。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效果顯著等諸多優點。

艾灸的分類

直接灸: 古代的艾炷灸法多為直接灸,直接灸又叫着膚灸、明灸,是將艾炷直接放置穴位皮膚上來施灸的一種方法。直接灸因施灸目的和對皮膚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為無瘢痕灸、發泡灸和瘢痕灸三種。

無瘢痕灸: 施灸以溫熨為度,不致起泡,不遺留瘢痕。多用小艾炷。臨床適用於虛寒病的輕症。(對昏厥、小兒及感覺麻痹的患者應小心,防止發泡或灼傷皮膚。

發泡灸: 臨床上發泡灸多用小艾炷,對皮膚的灼燙程度較輕。

當病人感到皮膚發燙後再繼續灸3-5秒鐘,此時施灸部位皮膚可出現黃斑,且有汗出,隔1-2小時後就會發泡。發泡灸適用於一般慢性虛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暈、慢性腹瀉、皮膚疣等。(施術者要控制艾灸的時間。

瘢痕灸: 瘢痕灸又稱化膿灸。用黃豆或棗核大小的艾炷,直接置於穴位上施灸,局部組織經燙傷後化膿、結痂,痂脫落後留有永久性的瘢痕,故名瘢痕灸。此灸法適用於哮喘、肺癆、癲癇、潰瘍病、慢性胃腸病、瘰癧和發育障礙等症,對高血壓病患者,有預防中風的作用。常人施此灸法,能改善體質,增強機體抵抗力,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施術者要徵得患者同意。)

間接灸: 間接灸又稱隔物灸、間隔灸,是利用其他物品將艾炷與皮膚隔開施灸的一種方法。間接灸法可避免灸傷皮膚而致化膿,且火力溫和,患者易於接受,臨床上較直接灸更為常用。間接灸法種類繁多,廣泛應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間接灸法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附子灸等。

隔姜灸: 利用薑片做隔物而施灸。生薑辛溫無毒,生髮宣散,調和營衛,祛寒發表,通經活絡的功效。適用於一切虛寒病症,尤其對嘔吐、腹痛、泄瀉、風寒濕痹等症,療效可靠。(施術者應常掀起薑片查看,防止因患者感覺遲鈍而造成起泡)

隔蒜灸: 利用蒜做間隔物而施灸的一種灸法。大蒜辛溫喜散,有消腫化結,拔毒止痛之功。臨床上適用於治療癰、疽、未潰瘡癤、無名腫毒、肺癆、腹中積塊、蛇蠍毒蟲所傷等症。

隔鹽灸: 隔鹽灸是用鹽作隔墊物而施灸的一種方法。此法只用於臍窩,他處禁用,故又稱神闕灸。食鹽咸寒,入胃、腎、大小腸經,有涌吐、清火、涼血、解毒之功。此法有回陽、救逆、固脫之用,適用於急性腹痛、吐瀉、痢疾、四肢厥冷、淋病、脫證。

隔附子灸: 是用附子作間隔物施灸的一種方法。附子辛熱有毒,可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附子與艾火併用,適宜治療各種陽虛病症。

艾條灸: 艾條灸又稱艾卷灸,是將艾條點燃後在施灸部位(穴位)進行熏灸的方法。艾條灸分為手持灸和艾灸器灸兩種方法。手持灸又分為溫和灸、迴旋灸和雀啄灸三種。

溫和灸: 施灸者左手中、食二指放於被灸穴位兩側,以感知患者皮膚受熱程度;此法溫通經脈、散寒祛邪,多用於灸治慢性病,臨床運用最為廣泛。

迴旋灸: 將點燃的艾條,旋於施灸部位上,距離皮膚3cm,平行往復左右移動或反覆旋轉,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至於灼痛;一般可灸20-30分鐘;適用於風濕痹證、神經性麻痹及廣泛性皮膚病等。

雀啄灸: 艾條燃着的一端對準穴位,上下移動,鳥雀啄米樣施灸,一般可灸5分鐘左右。多用於灸治急性病、昏厥急救、兒童疾患等;此法熱力較強,注意避免燙傷皮膚。

艾灸盒的使用方法,施灸時,把溫艾灸盒安放於平坦的應灸部位,將點燃的艾卷對準穴位置於鐵紗上,蓋上盒蓋。艾盒蓋打開的大小程度可根據溫度調節。每次施灸時間在15-30分鐘。可以一次灸附近的多穴,在針刺穴,再次施灸。適用於常見病症:痛經、腰痛、腹瀉等病症。

艾灸的作用

溫經散寒,促進人體氣血的運行. 正常的生命活動依賴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血在經脈中流動,完全靠「氣」的推送,因此氣行血才能暢。可是,很多原因都可能影響氣血的運行,例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說明寒熱對氣血運行有影響。氣寒血澀,血液運行緩慢容易凝結而生病,對此就可採用艾灸的方法,溫經散寒,保持血液運行正常。《靈樞·刺節真邪》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火調就是艾灸。因此,艾灸法用於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十分有效。

行氣通絡,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人體各部分都分布着經絡,經絡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是聯接內外,調節肌體正常運行的關鍵。因為「六淫」的侵襲,人體局部容易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或一系列功能障礙。艾灸相應的穴位,就可起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功能的作用,起到增強人體抗病的作用。

扶陽固脫,挽救垂危, 陽氣是人體健康的根本,人的壽命也跟陽氣是否健旺有關。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甚至元氣虛陷,脈微欲脫,這時就可用艾灸法救治。宋代的《針灸資生經》里說:「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可見出現嘔吐、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危重病患,用大艾炷灸關元、神闕等穴可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起到最好的作用。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都可用艾灸法治療。

昇陽舉陷,恢復機體的正常功能, 陽氣虛弱不固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崩漏、久泄久痢、滑胎等症,《靈樞·經脈》說「陷下則灸之」,因此氣虛下陷,臟器下垂等症可用艾灸療法。脾胃學說創始人李東垣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惟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復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因此,艾灸不僅可以益氣溫陽,昇陽舉陷,安胎固經,還可治療衛陽不固、腠理疏鬆等症,如脫肛、陰挺、久泄等病。

拔毒泄熱,調節機體功能,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艾灸主要治療寒證,不少醫家都提出熱證禁灸,但也有一些醫家贊同熱證用艾灸,如《黃帝內經》里提到用艾灸治療癰疽,唐代《千金要方》里指出艾灸法有宣洩臟腑實熱的作用,如「小腸熱滿,灸陰都,隨年壯」「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等。《醫學入門》闡明熱證用灸的機制是「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因此,艾灸法只要使用得當,既能散寒,又能清熱,對機體有雙向調節的作用。

防病保健,防病於未然, 中醫學一直非常重視預防疾病,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等思想,艾灸在治療疾病之外,就有預防疾病和保健養生的作用,是傳統的防病保健方法之一。民間俗話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絕,一切災病息」,意思是艾灸足三里穴可起到健身的作用。唐代《千金要方》里說「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癧溫瘧毒氣不能着人」,可見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針灸大成》里則有灸足三里預防中風的記載。艾灸可溫陽補虛,常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氣盛壯,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人體就健康;命門是人體真火的所在,為人之根本,常灸可保陽氣充足;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的所在,艾灸可使精血充足,從而提升人體的免疫力,達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