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克薩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克薩哈(?—1667年),納喇氏,清朝大臣。滿洲正白旗人。歷官議政大臣,巴牙喇纛章京,領侍衛內大臣,加太子太保。順治七年(1650年),告攝政王多爾袞圖謀不軌,多爾袞十被追黜。後率軍鎮湖南,屢敗劉文秀軍於岳州、武昌、常德。

康熙初年,受遺詔為輔政四大臣之一。與鰲拜不合,常不得志。康熙帝六年,被鰲拜及大學士班布爾善誣以不欲歸政,列二十四罪。康熙六年(1667年)被殺(處絞)。康熙八年,鼇拜敗,詔以蘇克薩哈雖有罪,不至誅滅子孫,此皆鼇拜挾仇所致,命復官及世爵,以其幼子蘇常壽襲[1]

生平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世祖福臨謝世。8歲的三阿哥玄燁登基,一年後改元康熙。世祖遺詔命上三旗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佐理政務。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擒拿鰲拜,玄燁正式親政,凡八年零五個月,史稱「四輔政時期」。

內部鬥爭

四輔政大臣皆為勛舊,可謂功銘鐘鼎。索尼,赫舍里氏,滿洲「著姓」,正黃旗人。其父碩色巴克什,叔父為大學士希福。他兼通「滿漢蒙古文字」,在文館辦事,歷任頭等侍衛、吏部啟心郎,因屢建戰功,累進一等伯,任內大臣,兼議政大臣、內務府總管。

蘇克薩哈,其父為額駙蘇納。他初授牛錄額真,世祖時擢為議政大臣,訐告多爾袞有功,又晉內大臣。

遏必隆,紐祐祿氏,鑲黃旗人。其父為清開國功勳五大臣之一額亦都,母為和碩公主。初授牛錄章京世職,襲一等公,擢為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

鰲拜,瓜爾佳氏,滿洲「著姓」,鑲黃旗人。為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初授巴牙喇壯達,因驍勇善戰,授三等梅勒章京,賜號「巴圖魯」,晉三等昂邦章京,又升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

四輔臣之間相互關係如何?《清史稿·蘇克薩哈傳》作了概括:「時索尼為四朝舊臣,遏必隆、鰲拜皆以公爵先蘇克薩哈為內大臣,鰲拜尤功多,意氣凌轢,人多憚之。蘇克薩哈以額駙子入侍禁廷,承恩眷,班行亞索尼,與鰲拜有姻連,而論事輒齟齬,寖以成隙。」這段記載為分析四大臣在輔政中糾紛及鰲拜的擅政專權提供了線索。

八年中,四輔臣間的爭鬥日益激化,主要是鰲拜與蘇克薩哈為壘相抗,問題集中在鑲黃旗與正白旗圈換土地上。康熙五年正月,鰲拜執意更換旗地,在社會上激起了軒然大波。蘇克薩哈力阻,大學士、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疏言不可為。鰲拜惱羞成怒,利用職權將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下獄議罪。玄燁特召輔臣詢問。鰲拜請將蘇納海等置重典,索尼、遏必隆不能爭,獨蘇克薩哈緘默不語。玄燁故不允其請。而鰲拜卻矯昭,將三人誅殺棄市。

死局已定

鰲拜也時常講述蘇克薩哈壞話,在資格最老的大臣索尼旁挑撥離間,因此很多人不想相信大臣蘇克薩哈,因此鰲拜也日益驕恣,漸漸日增排擠蘇克薩哈,又老臣索尼在康熙六年(1667)6月多病死亡,因此鰲拜的行徑更加狂妄和肆無忌憚。遏必隆因此也凡事附和鰲拜。蘇克薩哈威望尚淺「心非鰲拜所為而不能力爭」。在四輔臣的訌斗中,鮮明地形成兩黃旗對一白旗,三比一的局面。這亦是鰲拜敢於背叛「誓詞」,獨攬朝政的重要緣由。蘇克薩哈勢孤力單,怏怏不快,康熙六年,乞請駐守先帝福臨的孝陵。鰲拜藉機羅織蘇克薩哈二十四大罪狀,擬將蘇克薩哈與長子查克旦磔死,餘下子孫處斬,籍沒家產。玄燁洞見鰲拜等素怨蘇克薩哈,積以成仇,而不准奏。鰲拜攘臂上前,強奏累日,再次矯旨,剪除蘇克薩哈,為他全面擅權掃清道路。應當指出,鰲拜與蘇克薩哈為兒女姻親,他們之間這場殊死的較量,決非個人之間恩怨,而是長期以來滿洲八旗之間的抗爭在新的形勢下的暴露。多爾袞在位時,扶植兩白旗,壓制兩黃旗。「於駐防滄州兩白旗兵丁,則給餉不絕,於駐河間兩黃旗兵丁,則屢請不發餉」。順治五年,遏必隆兄子侍衛科普索「訐其與白旗諸王有隙」,設兵護門。同年三月,貝子屯齊等訐告兩黃旗大臣謀立豪格,濟爾哈朗「知爾不舉」。諸種矛盾與衝突促使鰲拜當權後執意圈換旗地,壓抑蘇克薩哈,打擊正白旗,抬高兩黃旗的地位。這就是鰲拜與蘇克薩哈長期爭鬥不已的實質。

視頻

蘇克薩哈自願辭官,幫助皇上拿到親政大權

文獻

  1. 《清史稿·卷二百四十九·列傳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