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州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苏州火车站)
前往: 導覽搜尋

蘇州站,或稱蘇州火車站,位於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北側、護城河沿岸的蘇站路,為上海局集團直屬站,是一座有着百餘年歷史的現代化大型鐵路車站。

蘇州站最早為京滬鐵路車站,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建成並投入使用。2010年7月1日,新火車站北站房及北廣場隨着滬寧城際高速鐵路的建成開始使用;2013年2月5日,南廣場建成並投入使用[1]。據估計,至2030年日發送旅客將達8.13萬人,為改造之前的2.47倍:20。新火車站從建築規模和每日客流量上來看都是特大型客運站。新站建築面積(不含附屬建築及廣場、通道等)達到15.7萬平方米,其中主站房面積近8.6萬平方米;而站場規模從改造前的的3月台6站台面6軌,擴大到改造後的7月台12站台面16軌。改造對鐵軌功能按列車種類進行了區分,不再混用而互相干擾,其中普通列車占用4月台7站台9軌,滬寧城際列車占用3月台5站台7軌。

建築規模

建築設計

蘇州站站房建築面積為54000平方米,採用線上高架候車結構,包括南北兩個站房和高架站房,並在北站房設置站前高架和落客平台。為了實現旅客不出站就可完成與軌道交通公交車出租車等交通工具的便捷換乘,蘇州站在設計上體現了「以人為本,以流為主」的理念。

蘇州站候車廳架空設在16條鐵路線上方,乘客乘坐扶梯便可「空降」到站台,站台上沒有一根柱子,特殊情況下汽車可直接開到站台上。內部設計運用了一系列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大量使用聲屏障、吸聲材料用以降低噪音,室內空調熱源採用地熱,應用自動售檢票系統。

整體布局

蘇州站採用汽車客流上進下出、步行客流平進下出、地鐵客流下進下出的進出站方式。站房主體為地上兩層、地下一層,地下二三層則為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和4號線蘇州火車站站點,兩線呈T型布局,以便與國鐵互相換乘。社會車輛、公交車、出租車可在蘇州站實現換乘。

蘇州站的高架層高8.70米,候車大廳內部高度為15米,南北站房相連,普通列車旅客與城際列車旅客使用同一個的候車區。候車區分為中央通道、等候式候車區和通過式候車區。候車大廳的室內景觀體現了蘇州小橋流水的特色。蘇州站的候車區分為上下兩層,一層的A1、A2候車區供下行上海方向始發列車使用,連接12站台;二層是南京方向、非始發上海方向的城際列車和普速列車候車區。其中B3檢票口位於站房西北側,供非始發上海方向的城際列車使用;位於站房東北側的B4檢票口供往南京方向的城際列車使用;位於站房南側的B9、B10檢票口普速列車以及途徑京滬鐵路的既有線動車組列車使用;此外,站房西南側還設有B12檢票口,平日一般不使用。

蘇州站的站台層設有12座站台面,其中1-7站台是普速列車站台,8-12站台是城際列車站台。北站房廣廳室內高度達三層,而南站房廣廳依託廣場設計成面朝蘇州古城的半開放式結構。本層由基本車站台候車室、售票廳、貴賓候車室、行包房和其他車站管理用房。站台上無站台柱雨棚覆蓋所有站台,旅客在站台上無需打傘。

蘇州站的地下出站層位於地下11.55米,站房中心線上設置的商業服務用房連接南北廣場的下沉空間。此通道左右各有一條出站通道,其中一條在淡季時可用作快速進站通道。中央地下通廊可通往下層的地鐵的進站口,還可前往南北地下停車場

站台線路

截至2013年3月,蘇州站設7台16線,所有站台都是高站台,與D字頭、城市地鐵的上車模式一樣。其中,京滬鐵路普通列車占用4台9線,滬寧城際鐵路[2]列車占用3台7線。

運營情況

蘇州站的車站售票窗口、自助售票機全部開通支付寶微信掃碼支付,在售票處、進站口、服務台等地張貼余票查詢二維碼,進一步提升旅客自助服務的便捷程度。

視頻

蘇州站 相關視頻

中國最美火車站!古典設計與現代建築的碰撞,造出最美蘇州站
和諧號動車D2206次編號CRH3A-3090,抵達蘇州站,頭燈太亮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