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

莫懷戚 - 重慶師範學院副教授

莫懷戚,1951年6月3日生於重慶,2014年7月24日逝世,筆名周平安、章大明。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作家協會副主席。

中文名稱:莫懷戚

外文名稱:無

別名:周平安、章大明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重慶

出生日期:1951年6月3日

逝世日期:2014年7月27日期

職業:作家、重慶師範大學教授

畢業院校:四川大學中文系

主要成就:曾獲"四川文學"獎 1994年獲全國莊重文文學獎

代表作品:《大律師現實錄》[1] 《經典關係》《莫懷戚中短篇小說選》《白沙碼頭》《散步》等

曾任重慶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目錄

人物生平

莫懷戚,1951年生於重慶,當過知青、士兵(中國人民解放軍)、摩托車手和小提琴演奏員。經歷複雜、意志堅強、隨和、豁達、原則性強。1982年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曾任重慶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從事文學創作二十餘年,能勝任多種體裁,但擅長寫小說,1994年獲全國莊重文文學獎,散文《散步》和《家園落日》被選在了中學語文課文之中。視寫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作品有長篇小說《經典關係》、系列小說集《大律師現實錄》、短篇小說《孿生中提琴》、中篇小說《透支時代》、中篇小說《陪都舊事》、中篇小說《花樣年月》、中篇小說《六弦的大聖堂》、中篇小說《詩禮人家》、中篇小說《隱身代理》等一系列小說。2008年又成就了一部新的長篇小說《白沙碼頭》,中國作家協會對其評價很高,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合清從挖掘重慶文化、積極將重慶打造為"西部人文高地"的層面肯定了莫懷戚《白沙碼頭》所取得的成就。研討會上大家主要就莫懷戚《白沙碼頭》里的人文精神、審美傾向和其中所體現的"重慶性格"做了簡短的交流,並對"莫懷戚現象"和"莫懷戚價值"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剖析。其中有人給予了莫懷戚及其作品很高的評論,稱他是一位"寫人性的高手"(發言者特別指出此處的"人性"是指介於社會人性和抽象人性之間的"人性"),認為這本書多少占據了當今中國思想的"精神制高點"。同時,也有人對《白沙碼頭》的結構、敘述方式,甚至人物命名上提出了中肯的意見,並在"莫懷戚價值是否被低估了"的問題上也提出了疑問。

1966年初中畢業,1969年上山下鄉,作為知青插隊於四川內江農村,1972年參加工作,歷任重慶電影公司職員,重慶川劇院樂隊隊員,第三軍醫大學新聞幹事,

1978年莫懷戚以"老三屆"身份考入四川大學,1982年中文系畢業。重慶師範學院中文系教師,教授。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莫懷戚秉承重慶人關注本地小人物的傳統,一直注重於都市生活的開掘,尤其是對都市男女的庸常生活的欲望與騷動的持續開掘與表現,一直是他創作的興奮點。早期的偵探推理小說如《大律師現實錄》

《經典關係》是一道"重慶大餐",諸多的人在組成的關係網中纏啊繞啊……他們的關係又不是僅止於情愛,還有報恩……莫懷戚因而被稱為"說話深刻得讓人臉紅,行文透徹得讓人心驚。」

莫懷戚先生於2014年7月27日下午15點45分,因病在家中不幸去世 。


作品影響

1994年獲全國莊重文文學獎,散文《散步》被選入人教版中學語文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六課和六年級上冊第十課。散文《家園落日》也曾選在中學語文課文之中。 短篇小說《孿生中提琴》入選"2010年當代中國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短篇小說。

藝術特色

1980年莫懷戚在大學時開始文學創作,現已從事文學創作三十餘年。他的創作以小說見長,也擅長散文,但不善於寫詩。他的作品很注意發掘生活中的情趣,頗富人情味,我們從《散步》中可以領悟這一特色

莫懷戚的散文精美,玲瓏剔透、秀美雋永、蘊藉豐富,如《散步》於尺水興波,在波谷與波峰上折射出親情人性的亮麗之光;於輕描淡寫之中顯出蘊籍含蓄雋永的詩意;於娓娓道來里展示曉暢素雅的美的語言。


重要作品

他的中篇小說《詩禮人家》曾獲"四川文學獎"。代表作是小說《透支時代》、《陪都就事 》,《 散 步 》,《花樣年月》。作品集有《莫懷戚中短篇小說選集》。

其作品《散步》還被選入國家蘇教版初中二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六課,魯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以及滬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

大律師現實錄

小說記錄了一個自稱大律師的奇人(本是中學教師)依靠自己豐富的知識和機智,將生活中一些法律管涉之外的社會問題層層剝開,如汽車司機戲耍路人、匿名恐嚇電話、棄嬰收養、金錢婚姻等問題,揭示了當代社會人們複雜的內心世界。在作品中,涉及到大量中外學術理論,包括哲學、醫學、心理學、精神學、刑偵學、法醫學、社會學、遺傳學、倫理學、佛學等等,可見作者之博聞強志。作品描寫入情入理,且頗富人情味,可讀性很強,在當代推理小說中可謂上品。

主要課文:散步

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人物評價

莫懷戚曾是《當代》雜誌最看重的重慶作家,在2008年2月刊載其長篇小說《白沙碼頭》時,推薦詞曾這樣寫道:看中國這位特立獨行作家特立獨行的才華,看重慶這座長江碼頭最麻辣的人生……

作家黃濟人表示,莫懷戚是個思維方式很特別的作家,作品貼近生活、關注現實。

"讀他的作品,好像和一個有趣的朋友擺龍門陣,你聽他嘮叨着,胡亂地說東道西的時候,忽然就看見他彈了一下煙灰,啜了口茶,或者是偷偷向你壞笑着擠了一下眼睛。"《星星》詩刊主編、詩人梁平說,莫懷戚的作品注意發掘生活中的情趣,文字從容不迫,張弛有度,可以讓讀者輕鬆地放下戒備。

"在全國範圍來看,他的文學價值其實被低估了。"作家吳景婭說,莫懷戚的散文《散步》和《家園落日》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曾有不少人邀請他到全國演講,但淡泊名利的他欣然拒絕了名聲大噪的機會。

作家王繼,曾與莫懷戚、李鋼並稱為「重慶文壇三劍客"。在他看來,莫懷戚是重慶最早進入市場化寫作的作家,所寫作品從來不故作高雅,而是通俗易懂、市民化。"我認為他是一個地域作家,他的方言寫作讓重慶的地域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續,讓讀者窺見重慶文化的基因,這也是他與眾不同和獨一無二的特點。

參考資料

  1. 大律師現實錄 , 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