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莫斯科中山大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莫斯科中山大學(英語:Sun Yat-sen University in Moscow ),是由前蘇聯出資創辦的中國學校,莫斯科中山大學俄文全稱「中國勞動者孫逸仙大學」,是聯共中央在孫中山去世後為紀念他而開辦的,目的是為中國培養革命人才。當時正是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俄國顧問鮑羅庭於1925年10月7日,在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第66次會議上正式宣布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建立。

學校簡介

在波瀾壯闊的中國現代史上,對其影響最大的「洋學府」恐怕要數莫斯科中山大學了。這所由俄國人出資創辦,並冠以中華民國「國父」[1]孫中山之名的異國學校在上個世紀20年代後期聚集了一大批中國青年之精英,中國政界要員也在這裡頻頻亮相,從這裡走出的驕子,陸續成為國共兩大政黨的風雲人物,曾任國共兩黨要職的王明 、博古、張聞天、鄧小平和蔣經國就是從這個學校里走出來的[2]

發展簡史

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一大」上,孫中山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3]三大政策。在蘇聯的援助下,孫中山對國民党進行了改造,吸納了大量中國共產黨人,徹底改變了他屢戰屢敗的歷史,並很快地在廣州站穩腳根。正是中國民主革命需要他的時候,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卻於1925年3月在北京不幸與世長辭。

為了紀念這位對中國革命和中蘇友好關係的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偉大人物,該校取名為「中國勞動者孫中山大學」,簡稱為「中山大學」,並派精明強幹的老布爾什維克理論家卡爾·拉狄克[4]負責籌備。

大學校址

中山大學校址設在莫斯科沃爾洪卡大街16號,就在世界著名的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1930年改為「列寧宮」)的對面。這座樓房很有規模,全樓共約100個房間,設有餐廳、圖書館、教室、學習室、辦公室和學生宿舍。後來由於學生增多,只好暫時把宿舍當作教室,不久又在彼得洛夫卡大街建了新的學生宿舍。

1925年10月7日,在廣州的蘇聯顧問鮑羅廷在國民黨中央政治局會議第66次會議上正式宣布建立中山大學。根據他的建議,國民黨成立了由譚延闓古應芬汪精衛組成的選拔委員會,鮑羅廷任委員會顧問,並開始在廣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地選拔學生。由於廣州是當時全國的革命中心,在委員會選拔的首批340名學生中,有180人來自廣州,50名來自上海,50名來自京津地區。還有20名學生由鮑羅廷特別推薦,大多數是國民黨要人的子弟,免予考試。廣州選拔的學生,90%是國民黨員,上海和京津地區選拔的學生,則多數是共產黨員。當年與維經斯基一起來華推動創立中國共產黨的楊明齋,在上海負責接待和安排中國學生赴莫斯科的工作,並在1925年11月,親自帶領第二批學生去中山大學。到學校後,他留了下來,在學校的總務部門工作[5]

錄選方法

廣州學生選拔考試的程序

1.先到國民黨中央辦公廳填寫一張報名卡。

2.再由國民黨中常會指定高級官員(包括譚延闓等)來甄別他們是否合格。

3.合格者在廣東大學參加筆試,考題是作一篇題為《什麼是國民革命》的論文。

4.筆試之後,公布初試錄取名單,最後進行口試。

5.口試由國民黨高級官員主試,着重時事政治知識。經過這樣3次篩選,最後只有1/10的報考人被錄取。

校園特色

莫斯科中山大學成立於1925年10月,地點在莫斯科沃爾洪卡大街16號。校園裡有一座三層樓的小別墅,還有花園、籃球場、排球場、溜冰場。這座古建築是十月革命前一個俄國貴族的官邸,屋頂浮雕華美,室內吊燈堂皇,每一間房屋都高大敞亮,一個大廳已改成禮堂,整座宅院已改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學校。

教學方式

學制設定

莫斯科中大學制二年,中國學生來到這裡的重要任務是學習。學生首先要學習俄語。第一學年,俄語學習時間特別長,每天為4課時。其他課程為:政治經濟學、歷史、現代世界觀、俄國革命理論與實踐、民族與殖民地問題。第二學年的課程為中國革命運動史、世界通史、馬克思主義哲學、列寧主義原理、經濟地理等。中山大學還有一門重要課程就是軍事訓練,該課程每周一天,主要內容為步兵操典、射擊、武器維修等。

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法是教授先授課(用俄文講,有中文翻譯),然後學生提問、教授解答、自由討論和辯論,最後由教授作總結。

中山大學基本單位為小組,1926年初約340多人,編成11個小組。到了1927年初,學生達600餘人。由於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學校為文化程度差的學生設了預科班,進行初級教育。對俄語程度高的學生設有翻譯速成班,張聞天楊尚昆便是速成班的學生。

中山大學名義上是為國民黨而辦的,所以中大的管理者有蘇聯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1926年夏,邵力子來到莫斯科,代表國民党進駐中山大學負責監理工作,成為中大的理事會成員。這期間,國民黨要人宋慶齡馮玉祥胡漢民等紛紛來到中山大學演講。

斯大林是創辦中山大學的倡議人。

共產國際決定:中共六大在莫斯科舉行,並從中山大學抽調了部分俄語功底好的學生擔任大會籌備組工作,如李培芝王若飛夫人)、孟慶樹王明妻子)、杜作祥陳昌浩妻子)、瞿景白瞿秋白弟弟)、秦曼雲等人都參加了大會籌備組材料翻譯工作。大會材料都是中山大學教授依據共產國際和斯大林的指示擬寫的,幾位中大學生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翻譯的材料都是中共六大的決議和文件。六大之後,新當選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主席向忠發等領導人根據中大學生的要求,到中大演講並回答學生的提問。當然向忠發是全力支持斯大林的,他把托洛茨基批了一頓以後,揚言要把中大的托派學生統統開除。

六屆一中全會後,共產國際為培養更多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幹部,決定在莫斯科中大增辦一個特別班,輪訓中共黨內高級幹部,我黨早期著名活動家林伯渠徐特立吳玉章何叔衡葉劍英等便是這個特別班的學員[6]

歷屆校長

中山大學從1925年創辦到1930年關門的5年時間裡,先後有過二位各顯神通的校長。

拉狄克

第一任校長拉狄克波蘭人,早年在波蘭、德國俄國從事革命活動,後成為第三國際著名的領導人之一。1923年,德國共產主義運動受挫,拉狄克退出國際共運的領導圈,開始了宣傳教育生涯,後成為一個令人傾倒、才華橫溢的學者。他能講好幾個國家的語言,對中國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非常關心,每天都要到學生宿舍、食堂看一看,與學生聊聊天。他講授的《中國革命運動史》是中山大學最叫座的一門課,只有這門課才能把不同班級的學生吸納到一個教室里來。

米夫

中山大學的第二任校長米夫,是土地革命時期我黨「王明路線」的後台老板[7]。1921年,20歲的米夫擔任共產國際遠東局中國課課長,從而接觸到中國革命運動。中山大學一成立他就擔任該校副校長。他胸中墨水不多,但頗有心計,整人有一套,搞宗派更是行家裡手。拉狄克一下台,他就填補了空缺。米夫地位的驟升得機會於斯大林托洛茨基的政治鬥爭,米夫看準風向,支持了斯大林因而獲得斯大林的器重,斯大林也把米夫視為中國通,在許多涉及到中國革命的文件、指示都徵求米夫的意見,這對於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來說,確是受寵若驚。1927年,中國大革命失敗以後,米夫再次提升,他以中山大學校長的身份兼任共產國際遠東局局長。米夫是個心思很長的人,他開始不滿足蹲在共產國際大樓和中山大學校園,他要到中國來發揮更大的「作用」。

早在1927年4月,米夫在他任副校長期間,就攜帶中大他最寵愛的學生王明到武漢,代表共產國際參加了中共五大,從而在中共黨內樹起了一定的形象。1928年,斯大林委託他負責組織中共在莫斯科召開的六大,這使他的權力更加膨脹,他有權提議中共中央總書記人選和政治局組成人員名單。

1930年底,中山大學關門後,米夫又代表共產國際到上海參加中共六屆四中全會。在他一手操縱下,王明一步登天,進入中央政治局並擔任中央書記處書記,從而開始了「王明路線」時期。然而米夫自己萬萬沒有想到,他在中國的計劃竟化成泡影,中國革命幾乎被他推到懸崖的邊緣。米夫青雲直上而一落千丈,最終也被斯大林視為托洛茨基分子而遭清洗。

視頻

莫斯科大學相關視頻

1957年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學對中國留學生髮表演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