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菲戰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菲律宾起义)
前往: 導覽搜尋

美菲戰爭,也稱為菲律賓獨立或菲律賓起義(1899-1902)戰爭,由最初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並成立菲律賓第一共和國,轉變成對抗美國兼併菲律賓的新殖民戰爭。這場戰爭發生在菲律賓革命和美國西班牙開戰之後,是菲律賓獨立鬥爭的一系列衝突之一。

1898年8月14日,美軍占領馬尼拉成立軍事政府,美國總統授權軍事總督掌握行政立法司法大權。1899年2月4日,美國和菲律賓共和軍之間爆發戰鬥,並迅速升級到1899年的馬尼拉戰役。1899年6月2日,菲律賓第一共和國正式對美宣戰。這場戰爭在1902年7月4日正式結束。

然而,卡蒂普南組織的成員繼續與美軍戰鬥。馬卡里奧·薩凱將軍也在其中,他是一位資深的卡蒂普南成員並曾經擔任塔加拉共和國的總統。塔加拉共和國是在總統阿基諾被捕後,於1902年宣告成立的。其他的團體,包括摩洛族人和普拉漢信徒,始終保持敵對狀態直到他們在1913年6月15日於巴格薩克山戰役中失敗。

這場戰爭和美國的占領改變了菲律賓的文化景觀,大約有34,000-1,000,000人員傷亡,作為國教的菲律賓天主教脫離了政府體制(國家政教分離),同時引進英語作為政府和一些企業的主要語言。1901年3月2日通過〈斯彭納修正案〉(Spooner Amendment),結束軍事政府統治,殖民地權力由總統轉移至國會授權,同年7月4日總統任命民事總督,開始民事統治。1916年,美國給予菲律賓自主權並承諾最終成立自治政府,該承諾最終於1934年兌現。1946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承認菲律賓獨立並通過了《馬尼拉條約[1]

命名

這場戰爭在菲律賓語被稱為「Digmaang Pilipino-Amerikano」,意即「菲律賓-美國戰爭」。在美國,則已知有了各種各樣的名稱,包括「菲律賓叛亂」、「菲律賓-美國戰爭」、「菲律賓戰爭」及「菲律賓革命」。1999年,美國國會圖書館使用「菲律賓-美國戰爭」作為參考資料的分類用語。

有關美軍於20世紀初期在民答那峨島的作戰行動,有時被單獨稱為「摩洛戰爭」或「摩洛-美國戰爭」[2]

視頻

美菲戰爭 相關視頻

菲律賓戰役中,13萬美菲聯軍為何打不過數萬日軍
一部被忽視的美菲戰爭電影激烈、火爆、殘酷、震撼,重磅推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