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蔡延慶,字仲遠,北宋萊州膠水人,蔡齊之侄。早年考中進士,歷任明州通判、京東路提點刑獄、開封府推官等職。宋神宗即位不久,升任河中府知府,旋又升為秦鳳等路都轉運使。「秦鳳等路」是北宋毗鄰西夏的邊防重地,「都轉運使」掌管一「路」的財政經濟兼糾察大權。 [1] 宋神宗用王安石變法,一改北宋對遼、夏所取的屈辱妥協方針。經過充分準備後,宋朝於熙寧六年(1073年)對西夏及其附庸吐蕃木徵集團發動了熙河之戰,收復國土二千餘里,奪回了名城河州。

蔡延慶
逝世 1090年(61-62歲)
國籍 北宋萊州膠水
職業 北宋官吏

宋軍主帥是王韶,總負軍需供應之責的是蔡延慶。蔡延慶不僅有經辦軍需之大功,還表現了優秀的軍事才能。當激戰正酣,王韶率軍深入河州城下時,曾一度被木征軍切斷了糧道。

面對危急形勢,蔡延慶挺身而出,毅然宣稱:「軍事本來非我份內之事,而現在主帥遇險,若不即速救援,將壞了國家大事!」他置「擅自調兵」的罪名於不顧,斷然發兵驅走了木征軍,從而保證了主力攻取河州的成功。

熙河戰後,王韶因事進京,即由蔡延慶兼攝軍權。熙寧七年(1074年)元宵節前,吐蕃以大軍潛伏熙州城北門外山中,派十九人入城詐降,想在元宵之夜舉火內應。

蔡延慶識破並察明了-,斷然將詐降者翦除,迫使敵軍連夜潰逃。因熙河之戰功績突出,蔡延慶升任成都府知府兼兵馬都鈐轄,成為鎮守川西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

在處理茂州少數民族與宋朝的糾紛時,他力戒下屬,不准武力鎮壓。竟以此而遭讒毀,降為渭州知州。渭州與西夏接壤,他善於處理複雜的邊境爭端,保持了邊境的相對安寧。後又歷任開封府知府等不少兼管文武的地方官。六十二歲時卒於吏部侍郎任上。 [2]

目錄

文獻來源

  1. 蔡延慶古詩文網
  2. 蔡延慶詞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