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衡東縣第一中學

衡東縣第一中學(全景圖)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衡東縣第一中學(Hengdong NO.1 High School)簡稱衡東一中,學校是湖南省級重點中學,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學校創始於1940年,前身分別為國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國師附中)和湖南省立第十二中學,1950年兩所學校合併,定名為湖南省立衡山中學。1952年,在全國中學校名調整中,學校更名為衡山第二中學;1960年,又更名為衡山第一中學。1966年,更名為湖南省衡東縣第一中學,校名沿用。1971年,從衡山縣兩路口遷至衡東縣洣水鎮兔子岩。

截至2010年,學校占地面積300畝,48個教學班,教職工253人,在校學生3000餘人。[1]

目錄

歷史沿革

1940年,國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建立。1942年,湖南省立第十二中學建立。1950年,國立師範學院附中和湖南省立十二中合併,定名為省立衡山中學。

1960年,衡山縣析置南嶽鎮等地為南嶽縣,位於南嶽的衡山一中(今岳雲中學)更名為南嶽一中,我校更名為衡山第一中學。1966年,衡山縣析置湘江以東地區成立衡東縣,衡山縣全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改為衡東縣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我校成建制劃歸衡東,改為湖南省衡東縣第一中學。1971年,衡東新縣城初具規模,我校從衡山縣兩路口遷至衡東縣洣水鎮兔子岩。

1978年,學校被批定為衡陽市屬重點中學。1998年,學校掛牌湖南省級重點中學。2004年,湖南省級重點中學易名為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國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簡稱國師附中),1940年4月創立,校址先為湖南省安化縣藍田(今婁底市漣源市),1944年6月遷至漵浦縣(今懷化市漵浦縣),1946年8月遷至衡山縣南嶽大廟(今衡陽市南嶽區)。學校附屬於國立師範學院(簡稱國立師院或國師)(1938-1953)。國立師範學院直屬於國民政府教育部,國立師範學院在變遷中成為湖南師範大學。知名校友:前湖南省政府省長劉正等

湖南省立第十二中學(簡稱省立十二中),1942年6月創立,校址先為湖南省衡山縣南嶽周家祠,因嫌狹小旋即遷至南嶽大廟東廊(今衡陽市南嶽區),1944年6月遷至東安縣(今永州市東安縣),又即刻遷往城步縣西岩市(今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西岩鎮),1944年8月再遷沅陵縣原國立商學院沅陵分院舊校址(今懷化市沅陵縣)。1946年2月遷回衡山縣南嶽大廟東廊,8月將校舍讓與國師附中,建設永久校址於縣城兩路口。知名校友: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夫人勞安等

截至2010年1月,學校占地面積300畝,4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000餘人。

硬件設施

截至2010年1月,學校有一棟教學大樓和一棟圖書館、科技樓、學生公寓、校園網絡教學平台等建築,400米標準田徑場、多功能體育館、游泳池等運動設施。

師資力量

截至2010年1月,學校有教職工253人,有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67人,全國和湖南省級優秀教師19人,湖南省市學科研究會理事和學科帶頭人21人。

高考成績

2015年,學校一本上線人數214人,二本以上上線人數577人(文科91人,理科486人),學校二本上線率為61%,高分段600分以上33人。理科有1名同學以662分榮獲全縣理科第一名,文科有1名同學以608分榮獲全縣文科第一名。

2014年,學校高考上線人數突破600人,理科有1名同學以659分榮獲理科全縣第一名,二本以上上線633人,文科五個班二本上線160餘人。

2013年,理科有1名同學以612分榮獲全縣理科第一名,文科有1名同學以611分榮獲全縣文科第一名。一本上線232人,二本以上上線595人,600分以上共計6人。理科有10名學生進入衡東縣前10名,文科有8名學生進入衡東縣前10名。

2012年。學校一本上線156人,二本以上上線人數425人,總分600分以上共計12人。理科有5名學生進入全縣前10名,文科有8名學生進入全縣前10名。有1名同學以613分榮獲全縣文科狀元,有2名同學分別榮獲文科、理科第二名。

2011年,本科上線共計801人,一本上線87人,二本以上437人,600分以上共計30人,理科有5名學生進入衡東縣前10名,文科有6名學生進入衡東縣前10名。

競賽成績

2011年,衡東縣第一中學榮獲全縣中小學籃球賽高中男子組第一名,高中女子組第二名。

2003年,康慧中與隊友同學在全國第五屆城運會上曾勇奪4×400米接力賽金牌。

視頻

衡東縣第一中學 相關視頻

你好!衡東-衡東宣傳片
衡東縣:小縣城的「隱形冠軍」

參考文獻